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访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勇薪
2013-02-26 09:20: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代工企业向洋品牌学到了什么

——访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勇薪

    文/菅保珠

    “尽管欧洲是全球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但是,饭还是要吃的,所以,我们的厨具一直卖得不错,没受什么大的影响。”年轻的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勇薪自豪地说。

    这家位于浙江永康市经济开发区的高新企业,经过30年风雨成长,从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了今天全球最大最专业的压铸铝锅制造商。

    通过与著名的杜邦公司合作(OEM),生产贴牌厨具,使他们的产品多年来一直占据欧洲同类产品70%的市场份额,2011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出口又增长了46%。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重视质量与不断创新。

    企业简史:重质量和研发受杜邦关注

    永康做“五金”产品是有传统的,其中就包括早期的“补锅”生意,也就是说,永康人与锅产品打交道是有历史渊源的。而30年前,胡程韶,也就是胡能薪的父亲,突发奇想,“修 锅不如造锅”。为此,他创建了一家专业生产铝合金的家庭小作坊:二、三名工人和一个小小的溶铝炉。这就是中信厨具的前身,也是无数“中国制造”的前身。

    到1996年,中信厨具公司专业生产压铸铝锭,员工已达到80多人,产值过一亿元,成为了永康市的百强企业和纳税大户。

    2002年,研发成功了较高档的厨具产品——铸铝不粘锅系列产品,该产品附加值和成品率在业内受到了消费者广泛青睐。

    2003年被美国杜邦公司授权特许制造商。

    2010年,中信厨具有限公司搬进了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万平方米,拥有500多名员工。拥有30多名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先后开发出300多个款式品种的产品,获得80多项专利技术证书。现在中信锅具流水线每道工序的设备都具备了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在欧债危机肆虐下,中信厨具为何还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与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科技提质量等举措密不可分。仅在近两年,中信厨具就投入1.2亿元,建起国内领先的年产1500万只铸铝、锻压铝不粘锅生产线,全部投产后,产能可提高4倍,而今年正是产能大幅释放的时候。同时,中信厨具多年来一直坚持专注实业、做精做专,“中信”品牌已逐渐深入人心,得到了不少国外客商的信赖。

    与国际品牌合作强化本土企业的质量意识

    胡勇薪今年不到30岁,算是80后一代中的“富二代”。这家企业是其父一手创建的。象很多“富二代”一样,胡勇薪也曾出国留洋——他曾在新西兰专门学习过国际贸易。之后,他又花时间在欧洲等地进行游历和考察,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消费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他今后管理一家出口加工外贸企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刚刚接待了一批来自西班牙的客人。他们是西班牙厨具行业中的顶尖企业,是欧洲同行中的第一品牌。胡勇薪说,合作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如果成功签约,从2013年起,中信厨具的生产量将增加40%。

    “小产品也有大市场”,胡勇薪说,这是犹太人的生意经,也成了现代欧洲人的经营思想。产品小,不是简易粗陋的代名词,精益求精是无止境的。中信厨具这些年来专做欧洲的高端市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实话实说,也是杜邦公司严格要求的直接结果。他介绍说,为杜邦公司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贴牌生产,容不得你半点马虎,产品一经上市,就会有专门的市场检验员在各地进行随机考察,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这一批同类型产品必须全部退出市场,然后对生产企业进行严厉惩罚,如果再犯,将毫不留情地终止合作。胡勇薪说,目前东南亚和中东一些同家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一旦我们被终止合作,这些国家人工低的竞争优势将会使我们失去订单。所以,与国际品牌合作,质量意识必须十分清醒。

    在向洋品牌学习中摸索自己的路

    胡勇薪在讲起厨具的时候,表现得十分专业和娴熟。但是他说,两年前刚“接班”的时候,他父亲宣布完对他的任命后,第二天就真的不来了。对这个80后来说,面对着一个有500多工人,年生产840多万件铸铝锅,年产值3亿多企业,他说“我好几天几乎都没睡觉,压力太大”。但还是挺过来了。现在,他不仅对企业内的情况了如指掌,更对各种产品从材料到设计,一件件如数家珍,而对国内外市场动向,对欧洲人的消费习惯,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他说,总结洋人的经验我们发现,除了认真把握产品质量,另一个就是不断创新。比如某款国际知名压力锅,上市后就有专门的“市场侦探”到处搜集消费者反馈信息,自己也会买两只回去亲自试用。这种习惯坚持了多年,从没有被欧洲的商场退过货。另一方面,他们在研发上也很用心,并且坚持每年都有新款问世,一方面迎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也让那些跟风模仿的小企业无能为力,因此,象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地位,也只有这样,一个企业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国际贸易的经验及与洋人打交道中的耳濡目染,使胡勇薪对产品质量特别是在产品创新上,意识特别强。他举例说,这三年来,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他耐心做的一件事,就是聘请了一位曾为奥迪Q5做设计的专家,为自己的企业设计各种“锅”,报酬是不仅付设计费,还要结合产品销售额“提成”——他承认这是“中国特色”。而所设计的产品,的确不一般,非常地人性化。比如有一款锅,锅把儿是能自动拆装的,拆下来一个,就变成了炒锅,还可以放进微波炉,在造型样式上还可直接端到餐桌上当餐具用,多功能且省工环保。

    转身做内销有信心有优势有时间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也是“贴牌”代工生产(OEM)大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没有自己的品牌,就必定受制于外资合作企业方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厨具行业可能特殊一些,但是,未雨绸缪,将来国际市场会如何?国外经济不景气,国内生产成本连年上升,许多外资企业都在或已经将企业或合作方转移到了东南亚甚至本国境内。这种形势和趋势,也引起了国内代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胡勇薪说,这种情况也在逼迫我们及早做出战略调整。他说,3年前他们就开始研究国内5年后、10年后的市场。直到今年6月份才开始大规模在国内进行参展,产品主攻酒店和西餐厅。他说,国内市场巨大,自己有做高端产品的优势,错过或忽视就十分可惜。但他认为不能急急忙忙“抢市场”,要做就要做出品牌来,而做品牌就需要一个稳健的建设过程。现在国内有的企业做市场总是很着急,急急忙忙“铺货”,但钱却回笼太慢,企业很快陷入被动。针对国内市场这种现实情况,他认为借助自己在“压铸锅”和“拉抻锅”等产品独特性优势,做国内市场一定要做到现款现货,这样才能有一个经营上的良性循环。而目前国内市场环境还不成熟,那就不急于转型到国内,欧洲市场和东南亚市场还有很大份额空间。当然,国际竞争也很激烈,比如这两年意大利成为强劲对手,但好在国际市场规则明确,只要产品质量好,并且不断创新,那么目前情况下,中信厨具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将仍会延续。

    “对于打开国内市场,对我们来说,有优势,并且还有时间。”胡勇薪这位年轻的“二代企业家”很自信。

    自信还来源于政府的全力支持

    “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销售同比增长46%,相当于增长了500多万美元,所以仅这项增长,我们就可以享受到20多万元的奖励。此外,我们还申报了浙江出口名牌,下半年确定后就可以拿到10万元的奖励。”谈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自信,胡勇薪不由得说起市政府出台的外贸扶持奖励政策,他介绍说,根据相关政策,中信厨具享受到了29万元的奖励,其中获得浙江名牌称号奖到20万元,专利产品实施奖有3万元,通过清洁生产验收可奖到6万元。”

    对于市政府关于外贸奖励政策的调整和新增,胡勇薪表示,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让企业主坚定了办实业的信心,他说当地政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真正务实的具体表现,这对真正办实业、工作在一线的企业主,是极大的精神鼓励,能让中国的实业在国际竞争中更有底气。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年12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