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留神:汞超标化妆品害人不浅
2013-04-08 10:43: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液体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过量侵入可诱发汞中毒。而用在化妆品中,也能美白皮肤。如果其含量超标,则后果可怕。

    文/本刊记者 李颖

    2012年5月,河北邢台姑娘小洁(化名)在使用某款化妆品两个月后,出现入睡困难、身体肿、摔跤、肌肉颤等症状。在求医时,医院的检查结果表明,小洁当时体内汞含量超过正常人的7倍,其症状为汞中毒。随后,家人将小洁使用的早霜送到河北省质监局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早霜中汞含量超标636倍。此后,小洁先后4次住院,住院时间共计三个多月。同年10月29日,与小洁同样遭遇的受害者们向邢台市中华路派出所报案,目前正在等待派出所的调查结果。

    汞和化妆品的关系

    化妆品本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而近年来,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被点名的甚至不乏国际大牌。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曝光,“古韵”、“蓉贵妃”等品牌的一些美白祛斑化妆品汞含量超标6万倍,导致使用者汞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新闻一经报道,立即成为了网友关注热点,有的网友甚至发出感慨“晒黑就晒黑吧,再也不用美白产品了!”其实,只要消费者了解汞和化妆品的关系,便能避免使用汞超标的产品了。

    1.美白产品为何用汞?

    便宜、有效、快捷,若不是有毒,而汞堪称完美的美白剂。

    2.含汞的产品有何危害?

    a.汞剂会和脂肪结合形成黑色物质,所以速效美白后会出现更严重的斑;

    b.汞进入体内极难排出,形成积蓄性中毒,对人体的肝、肾、神经、骨骼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3.汞添加物是什么东西?

    汞的化合物很多,最易于添加到违禁化妆品中的是氯化氨基汞,白色无味,不会影响产品外观,而氧化汞则是红色,所以不像氯化氨基汞那么常用。

    4.所有的美白产品都必须含汞才能美白么?

    错,在美白产品中添加汞的是违禁行为。安全的美白成分有很多,如维生素C、B3,许多植物萃取成分,如甘草定、熊果苷、当归、川芎、茶多酚等。只是这些成分更贵,而且见效没有那么明显。

    实际上,正是消费者追求速效美白、祛斑的错估观念,给了这些违禁产品生产空间。

    5.如何避免含汞的产品呢?

    a.不要盲目的追求速效美白、祛斑产品;

    b.从相关部门的抽检结果看,批发市场、农村和小城镇的美容院、网购是违禁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由于汞是化妆品进入正轨流通渠道的必检项目,所以较知名品牌(正规渠道)可以不用担心,一些小城市中有专门卖假冒名牌的化妆品店则需要多加警惕。

    6.怎样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汞呢?

    a.取嫌疑产品涂于纸上,滴30%氯化亚锡和2滴苯胺,如果变黑灰则为严重超标。灵敏度:中;

    b.将嫌疑产品稀释,加入碘化钾饱和溶液,立即出现橙红色沉淀物,继续滴入,沉淀消失,则为严重超标。灵敏度:中;

    c.取嫌疑产品涂于滤纸上(滤纸上没有荧光剂),滴上DLZ-1的乙醇溶液,在验钞机紫外灯下可见明显蓝绿色荧光者超标。灵敏度达2mg/Kg(2PPM),灵敏度:高。

    保留票据以便维权

    记者调查采访了解到,使用汞超标的美白化妆品,已成为导致汞中毒的重要原因。医学专家指出,汞中毒除了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伤害,从而导致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之外,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女性在孕产过程中出现汞中毒,可对胎儿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化妆品侵权纠纷案件一旦发生,无论是向消协或者行政部门投诉,还是向法院起诉,都需要由消费者提供材料并举证。消费者如果不注意留存相关票据等证据,一旦遇到纠纷需要维权的时候,就会增加维权的难度。

    对此,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简化化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和起诉程序,另一方面针对化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侵权行为,应该借鉴《食品安全法》中假一赔十的规定,引入惩罚性赔偿条款,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1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