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检测检验>>
小麦(WHEAT)
2004-05-26 00:00:00 www.aqsiq.gov.cn

1.概述:

小麦属禾本科小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是世界上栽培最古老、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原产地在中亚和西亚。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尤其在北方地区是食用最广的细粮作物。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小麦蛋白质中含有人类生活必须的氨基酸。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它与水稻、玉米和薯类,同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麦麸是优良的精饲料,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原料,也能作饲料。

2.产销情况:

小麦的类型和品种繁多,适应性强,因此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小麦在世界上分布也很广,如热带地方生产小麦的国家有印度、阿拉伯、菲律宾、秘鲁和巴西等国。最北分布到69°28′,在苏联北极圈的维尔霍杨斯克也有栽培。但是世界小麦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67°(挪威和芬兰)和南纬45°(阿根廷)之间,尤以北半球最多。

每个年度世界小麦的总产量约为5亿吨,以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和苏联的产量较多。其中美国年产量为4930万吨,加拿大1570万吨,澳大利亚1450万吨,阿根廷780万吨。

每个年度,国际市场上小麦贸易量约为1亿吨,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欧盟等,其中美国年出口量3900万吨,加拿大1350万吨,澳大利亚1070万吨,阿根廷350万吨。小麦进口国家遍及世界各大洲,主要有日本、英国、中国、苏联、巴西、德国、印度、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国。

3.形态与色泽:

麦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在种子学上称为种子,一般通称为小麦。麦粒有四个基本特征,即颜色、质地、形状和大小,再附加一些次要的规律性特征,如小麦的腹沟、胚、茸毛等。

颜色:麦粒的皮色有红、白之分,红皮的叫红麦,白皮的叫白麦。由于品种和所受环境影响的不同,红色又有浅红、红褐和暗红色。白色的又有乳白色和黄白色之分。

质地:可分为硬质小麦、半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形状:麦粒外形,从背面看,由近圆形到细长形,但一般为卵圆形,长卵和椭圆形。

大小:麦粒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律,如波兰小麦细长,印度矮生小麦则短圆。硬粒小麦比普通小麦要大得多,冬小麦一般比春小麦粒形大。

4.构造:

小麦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1)皮层:皮层由果皮与种皮组成,皮层把胚乳和胚整个包在里面,有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

(2)胚乳:胚乳外层是一层糊粉层细胞,其内主要是淀粉和蛋白质细胞。胚乳由于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又分为角质和粉质两种。角质胚乳含蛋白质较多。麦粒横断面透明而坚硬称为硬质小麦,粉质胚乳组织疏松呈粉白色,不透明称为软质小麦。

(3)胚:胚由胚根、胚茎、胚芽、胚叶(即子叶)等部分组成。

小麦籽粒的皮层、糊粉层、胚乳、胚分别占8%~9%、6%~7%、80%~82%、2.5~3.5%。

.分类:

(1)按粒形分类:根据小麦籽粒形态和经济上的主要特征分为两大类:

1)裸粒小麦特征:穗轴坚韧,当麦穗成熟时,不分散成单独的小穗,用普通脱粒方法,籽粒很容易从颖内脱落;

2)带壳小麦的穗轴容易折断,当麦穗成熟时,很容易分解成单独的小穗,用一般的脱粒方法,籽粒不易脱落,第一次脱粒所得到的不是籽粒,而是完整的小穗,要使籽粒脱落,必须再进行剥壳。

属于第一类的有7个小麦种,它们是:普通(软粒)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波兰小麦、圆锥小麦、波斯小麦和印度矮生小麦。其余的7种属于第二类。

(2)按播种期分类: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类。秋季播种田间越冬的称冬小麦;春季播种的称春小麦。我国生产以冬小麦为主,仅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因气温低而种春小麦,春小麦皮色较深,粒形较瘦长,腹沟深,茸毛长,蛋白质含量高。

(3)按皮色分类:有白皮麦、红皮麦和混合麦三类。白皮麦皮薄,粉色白、出粉率高。我国河南、山东、苏北、皖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多种植白皮小麦。红皮小麦皮厚,出粉率低,混合小麦是指同一批小麦中红皮小麦和白皮小麦互混,种皮红色和白色互混,硬质率达50%以上,为混合硬小麦;种皮红色和白色互混,软质率达50%以上(含50%)为混合软质小麦,统称花麦。

(4)按粒质分类:分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两类。玻璃质透明体占本粒1/2以上为硬质。不足1/2(包括1/2)的为软质。硬质小麦皮薄,出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筋力大。软质小麦皮厚,出粉率较低,蛋白质含量低,筋力小。

.质量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颁布的《出口小麦暂行标准》(1962年4月批准试行WMB18—60)中规定的品质条件是:外观正常;无异味恶臭。水分不超过14.0%。小麦等划分见表1—1—5。

表1—1—5小麦等级指标

级别

纯质%(最低)

杂质%(最高)

一级

98.60

0.4

二级

97.2

0.8

三级

95.8

1.2

四级

94.4

1.6

五级

93.00

2.0

(2)我国每年要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一部分小麦,进口的品种有红春小麦、硬红冬小麦、白小麦、软白春小麦、通用小麦、杜兰姆小麦等。在进口小麦合同中一般都规定水分、杂质、容重,有的还规定蛋白质等,详细规格可查阅合同。

.化学成分:

小麦的化学成分(干物质计)见表1—1—6。

.检验:

进口小麦合同中规定检验方法的,按合同执行;合同未规定检验方法的,按ZBB20001~20006—85、ZBB22023~22024-90进行检验,凡进口小麦应执行GB2715-81、GB14935-94、GB4788-94、GB5127-98标准并按操作规程做急性毒性动物实验。小麦系法定检验商品,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否则不准销售、使用。

对小麦品质检验的项目一般有水分、容重、杂质、损伤粒、蛋白质(粗)等。所采用的常规检验方法是:

(1)水分检验:是以98~100℃真空恒重烘箱法为基准法,130℃/60min烘箱法为常用法,进行测定。

(2)容重检验:是从原始样品中分取1000g试样,以61/71型1L排气式容重器进行测定。

(3)杂质检验:是以合同中规定的规格筛具进行筛选和手拣的方法,拣出小麦以外的物质,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4)损伤粒检验:是从原始样品中分取一定数量的试样,根据颗粒的致损的原因和受损程度对损伤进行鉴别归属,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5)蛋白质(粗)检验:是以凯氏法为基准法;加硒快速消化改进凯氏法为常用法进行测定。

9.包装及储运:进口小麦全部为散装,粮船靠码头卸入立筒仓或直接卸入散粮专用车后运往各地仓库储存。小麦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安全卫生和分类、分等、分批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表1—1—6小麦化学成分(以干物质计)

小麦部位

各部重量%

蛋白质%

脂肪%

糖份%

淀粉%

多缩戊糖%

纤维素%

灰分%

全麦粒

100

16.06

2.24

4.32

63.07

2.76

2.76

2.18

胚乳

81.6

12.91

0.68

3.54

78.92

2.76

2.76

0.46

糊粉层

6.54

53.16

8.16

6.82

0

75.44

75.44

13.93

种皮

8.93

10.53

7.46

2.59

0

51.43

23.73

4.78

种胚

3.34

37.63

15.04

25.12

0

9.74

0.46

6.32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