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检百科>>消费常识>>>>
针织内衣的安全性能指标是怎么规定的
2014-12-05 14:21:18 中国质量新闻网

  目前我国涉及到针织内衣的相关标准主要有10个,包括《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消费者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5296.4-2012、《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9、《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FZ/T01053-2007、《针织保暖内衣 絮片类》FZ/T73016-2000、《针织塑身内衣弹力型》FZ/T73019-2010、《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FZ/T73019.2-2004、《针织保暖内衣》FZ/T73022-2012、《化纤针织内衣》FZ/T73024-2006和《针织彩棉内衣》FZ/T73035-2010。


  其中《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涉及产品检测项目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异味等检测项目。该标准是我国纺织产品的主要检测及监督标准。

  《消费者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也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它是消费者了解和选择产品的一个有效渠道,也是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的指南。产品的生产者应提供产品规格、性能、使用方法等方面必要信息的载体,采用吊牌、标签、包装说明、使用说明书等形式,以指导消费者正确选购和使用,这是生产和经销者应尽的责任。标识是生产者对消费者质量承诺的标志。

  上述这些标准在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等方面对针织内衣的产品质量进行了严密要求。

  (1)甲醛含量

  GB18401-2C10按婴幼儿用品(A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C类)分类后分别进行了限量:A类成20mg/kg,B类簇75mg/kg, C类簇300mg/kg0

  (2) pH值

  GB 18401-2010规定婴幼儿产品pH值在4. 0-7.5内,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0-8.5内,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 0-9. 0内,超出范围均为不合格。

  (3)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染料分子结构中凡是含有偶氮基的统称为偶氮染料,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广泛应用于多种天然和化学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中。部分偶氮染料经还原会释放出法规指定的致癌芳香胺类而被禁用。

  在GB18401-2010中规定禁用了24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与国际接轨,最高限量值为20mg/kg,严于欧盟禁用染料规定纺织品致癌芳香胺浓度低于30mg/kg的要求。

  (4)色牢度

  色牢度是纺织品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水洗、摩擦、水浸、汗渍、唾液等)作用下的坚牢程度。色牢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穿着美观和身体健康。一般应达到GB18401-2010的B类指标要求,婴幼儿产品则应达到A类要求。

  (5)异味

  针织内衣不允许嗅到GB 18401-2010中规定的异味。

  (6)纤维成分含量

  纤维成分含量指纺织材料的纤维种类及各种类的比例,如棉、化纤等,是决定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偏差为标称含量的5%。

  (7)水洗尺寸变化率

  水洗尺寸变化率是将针织内衣试样在规定水温和时间下洗涤,测量洗后的尺寸变化。标准中规定横向和直向水洗尺寸变化率分别表示。

  (8)顶破强度

  顶破强度是针织内衣试样单位面积在力的作用下,承受的最大的强力,反映出产品的耐穿性能。一般针织内衣密度稀疏,纱线强力较差都会使产品强力下降。

  (9)保温率

  保暖内衣的保温率能反映产品的保暖性能,保暖率越高,保暖性能就越好。

  选编自《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读本》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