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成绩! 看看江西九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得怎么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1-11-23 15:40:58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个目标,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10件实事完成情况“亮晒”如下:

1.事项名称: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一)工作目标: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建设及农产品认证,支持帮助知名农产品申报江西名牌,实现商标品牌兴农富农。

(二)具体措施:1.大力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深入落实《九江市地理标志商标培育申报三年行动方案》,召开全市地理标志商标培育申报工作推进会,并对地理标志商标申报主体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2.做好江西名牌申报。支持帮助5个以上知名农产品申报江西名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育、协调工作,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及品牌创建意识;3.加强农产品认证。组织认证专家深入产地宣讲政策、传授技术,主动与农业农村局联系,指导鼓励符合认证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组织)申报有机、绿色、富硒等认证。

(三)责任领导:周升航

(四)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1.认真落实《九江市地理标志商标培育申报三年行动方案》文件要求,4月15日,组织召开全市地理标志商标培育申报工作推进会,对48家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协助43家庐山云雾茶生产企业获得新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帮助5家企业向市场监管总局申报“瑞昌吴茱萸”、“九江米市”、“新合豆条”、“武宁板笋”、“米粮铺柑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庐山云雾茶及图”地理标志商标获驰名商标扩大保护。2.目前全市已有94个产品通过2021年江西名牌产品第一轮公示,其中农副产品15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3.先后组织认证专家深入修水、都昌等农业大县宣讲政策、传授技术,指导帮助22家企业获有机产品认证、23家企业获绿色食品认证、5家企业获富硒产品认证。全面唱响了九江市农产品品牌,提高了九江农产品知名度,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事项名称:探索建立免罚清单制度

(一)工作目标:对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让企业感受“有温度的执法”,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二)具体措施: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九江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于行政处罚的意见(试行)》;2.全面落实《九江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于行政处罚的意见(试行)》,推行柔性执法,包容执法,营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三)责任领导:郭  白

(四)完成时限:2021年5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1.制定出台了《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实施意见(试行)》规定;2.全面施行《九江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实施意见(试行)》,共对16家企业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有4家企业向九江市市场监管局赠送了锦旗,企业群众对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教育指导力度,共对46家企业开展了案后教育,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了企业规范发展长远发展。

3.事项名称:推进“一照含证”改革

(一)工作目标:将“一照含证”改革事项清单中由市场监管部门许可的20个事项纳入“一照含证”改革范围,并强化“一照含证”营业执照的推广互认,真正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二)具体措施:1.出台具体工作方案,确保“一照含证”改革有序推进。2.加强指导,帮助各县(市、区)局解决推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一照含证”改革高效推进;3.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在“一照含证”平台办理业务,放大改革成效。

(三)责任领导:徐  文

(四)完成时限:2021年9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照含证”改革工作方案,及时组织邀请系统工程师进行线上答疑,点对点地帮助县区局解决“一照含证”难题,促进了该项改革高效有序推进。同时,积极向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推广“一照含证”,引导企业群众在“一照含证”平台办理业务,截至11月中旬,全市共发放“一照含证”营业执照11173份,进一步扩大了“准入即准营”的范围,激发了市场活力。

4.事项名称:开展“守护夕阳红——医疗、药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

(一)工作目标:实现相关经营场所虚假违法广告禁绝、传统媒体相关虚假违法广告持续减少、互联网相关违法广告有效遏制,为老年人打造更为放心、更为安心、更为舒心的消费生活环境,守护青少年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

(二)具体措施:1.加强医疗、医疗美容、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专项广告监测,及时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线索;2.加强行政指导。组织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有关媒体、广告经营企业进行自查,清理相关违法广告;并针对监测监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市场主体及媒体媒介提出要求,进行行政指导;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广告监测基础上,对重点企业及重要线索进行重点检查核查,查处一批有影响的违法广告案件,并曝光典型案例,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有效震慑不法市场主体。

(三)责任领导:许  骋

(四)完成时限:2021年10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截至目前,线上监测“守护夕阳红广告”1544条,“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广告1966条次,印制防范特殊食品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和宣传手册5500份,开展科普活动16场次,实地检查医疗机构及药品经营企业623家、教育培训机构1265家次,召开行政指导会13次,行政约谈9次,责令整改99家,立案11起,责令拆除违反“双减”规定的户外教育培训广告牌86处。

5.事项名称:推动实现全市液化气钢瓶信息化监管

(一)工作目标:有效杜绝非法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等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具体措施:1.组织各气站建设气瓶溯源追溯系统;2.组织各气站对加气枪进行智能化改造;3.组织气站对气瓶进行二维码赋码,并录入气瓶溯源管理系统;4.督促气站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气瓶充装信息采集。

(三)责任领导:户海生

(四)完成时限:2021年7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全市气瓶信息化平台已正式建成运行,全市所有气站(共120家)均已完成信息化改造,安装、改造了智能化气枪(带扫码的电子充装秤)262台;建成了气瓶溯源管理系统,为92.3万只气瓶安装了二维码,并将这些气瓶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气瓶溯源管理系统,从而建立了完整的气瓶电子档案,为气瓶溯源追溯夯实了基础。在气瓶充装过程中,通过加气枪扫二维码并将二维码所含信息传输到气瓶溯源管理系统,气瓶溯源管理系统识别气瓶是否在安全有效期内,在有效期的,加气枪的联锁装置开启,加气枪自动充气;不在有效期的,加气枪的联锁装置关闭,加气枪无法充气。有效杜绝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等违法行为,确保了群众用气安全。

6.事项名称:加强眼镜制配场所计量器具检定检测及眼镜质量监管

(一)工作目标:做到全市眼镜制配场所计量器具检定检测全覆盖,助力青少年视力保护。

(二)具体措施:1.5-6月对中心城区及学校周边眼镜制配场所在用计量器具开展检定、校准工作;2.7-8月对各县(市、区)眼镜制配场所在用计量器具开展检定、校准工作;3.加大对学生用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三)责任领导:许  骋

(四)完成时限:2021年8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市全部(288家)眼镜制配场所的954件计量强检器具的周期检定,合格率达99.8%;共抽查眼镜71批次,其中不合格7批次,均依法查处。全市眼镜抽样批次比2020年增加1.3倍,眼镜质量合格率比2020年提升18个百分点,为保护青少年视力起到了良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7.事项名称: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力度

(一)工作目标:让知识产权变现,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做到知识产权融资政策宣传基本覆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3.5亿元。

(二)具体措施:1.召开质押融资工作交流会,通过各种形式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2.邀请金融专家深入企业指导,对有需求的企业实行一对一的知识产权融资帮扶;3.加大推进力度。跟进、提醒企业质押到期及时办理续贷手续;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质押贷款评估补助以及贴息补助;4.加强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对接,推进企业商标质押登记只跑一次。

(三)责任领导:徐  文

(四)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1.举办全市金融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参会人数达80余人次;举办巡回培训班达14场,培训人数达700余人次;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即拥有知识产权的590余家企业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基本覆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市4个县区分别开展企业质押贷款座谈会专项对接活动,参加座谈人数达90人次。2.组织金融专家下基层服务,服务重点需求企业12家。3.跟进提醒全市2020年专利质押融资到期企业续签36家;组织企业申报2020年江西省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成本补贴专项,并落实2020年一、二季度省局专利质押融资贴息项目18项,贷款贴息金额累计125.4515万元,惠及企业15家。4.全面实现企业办理商标质押登记只需跑一次,指导帮助办理商标质押登记4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项目达44项,累计金额5.14亿元,专利质押登记数量和金额均居全省设区市第一。

8.事项名称:推行执业药师在线打卡

(一)工作目标:加强药店执业药师在岗履职监管,规范药品销售服务行为,提升群众用药安全保障能力。

(二)具体措施:1.利用“江西执业药师”APP对全市执业药师进行定位打卡,要求各零售药店执业药师每月打卡次数不少于20个工作日,每个月对打卡情况进行统计并通报;2.利用飞行检查等手段加强对零售药店的监督检查,对执业药师在岗履职不到位的企业要求责令整改或变更执业药师;3.对拒不改正的违法违规药店依法查处。

(三)责任领导:刘  斌

(四)完成时限:2021年6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今年起依托“江西执业药师”APP对零售药店执业药师进行实时定位打卡,每月都对各地打卡情况进行了通报。据统计,10月份全市共1202名执业药师通过APP进行了注册,1086名进行了打卡,其中打卡20天以上的有893名,占82.2%。通过推行执业药师打卡,促使执业药师在岗履职,有效提升了药品销售服务水平;2021年6月至8月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飞行检查,选取投诉举报问题多、执业药师打卡率低的药店进行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共检查药店9家,责令改正5家,当场处罚1家,立案查处3家,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均在网上进行了公开,有力地规范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为群众安全用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9.事项名称:推动“减费降税”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工作目标:组织开展涉企收费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二)具体措施:1.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扎实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涉企违规收费行为查处力度,推动各项降费政策落到实处;2.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问题,强化监管,督促各公用事业单位落实减费政策要求;3.开展商业银行领域乱收费行为专项检查。

(三)责任领导:吴仁江

(四)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共检查行政审批中介机构21家,联合民政部门检查了行业协会43家,共查办各类涉企违规收费案件21件,责令退还金额748.57万元,罚没金额844.52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48.57万元。走访供电、供水、供气、移动通信等企业177户,搜集整理案件线索265条,已移交各县区局和市执法稽查局查处,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之中。配合省局开展商业银行违规收费行为调查,查处违规收费金额达430余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3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10.事项名称:创建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一)工作目标:创建2个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具体措施:1.加强对有关县(市)创建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的指导,帮助有关县(市)进一步理解掌握创建标准,督促其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2.发挥市食安办食品安全政府“抓手”作用,报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把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组织市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对全市食品安全有关重点工作加强部署推进,开展督导督查;3.结合日常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如,针对基层食品监管人员、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开展应急管理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

(三)责任领导:刘小毛

(四)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五)完成情况:1.已指导彭泽县、瑞昌市、修水县和共青城市4个县(市)成功创建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2.结合食品安全半年督查工作,以及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创建调研“回头看”等工作,共开展2次督查指导,不断巩固深化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创建成果。3.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对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人员、学校食品安全分管负责人500余人进行了培训,进一步压实了责任,提高了监管能力,促进了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供稿: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 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