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消协发布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3-03 16:19:57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陆明 通讯员张维明)日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消协发布十大消费维权案例。

“四包”约定不当让人大跌眼镜

消费者王女士购买眼镜,商家另承诺一年内若单眼近视增长50度(含50度)可免费换新。质保期内孩子的近视度数增加75度,王女士找到商家要求更换眼镜,商家却改口称只能半年内换新。新北消协魏村分会调查发现,商家销售时曾承诺,除了常规的“三包”服务,还特别提供一项额外的“四包”服务——一年内若单眼近视度数增长超过50度(含50度),可以享受免费换新服务。这一承诺不仅在商家的口头宣传中有所体现,王女士还保存了相关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经过消协沟通调解。最终,商家同意补偿1000元,王女士表示认可。

不看年龄看身高消协调解终退款

投诉人李先生的孩子在一家电动车店购买一辆国标电动车,花费2600元。李先生,商家向没有家长陪同的未成年人销售大额商品,要求退货退款遭拒。新北消协新桥分会工作人员调查发现,李先生的孩子刚满13周岁,是一名初中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商家表示,销售过程中见孩子身高较高,讲话比较成熟,且能熟练使用支付宝,便默认是一名成年人,未进一步核实年龄。经过新桥分会工作人员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以及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就退货退款达成一致。

卖盲盒切勿盲出边

周女士9岁的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一商店多次现金购买盲盒卡片,消费累计超过2000元。周女士认为商家在售卖盲盒时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不当行为,请求商家退还部分费用。商家辩称,盲盒卡片每包售价9.9元,孩子每次购买几包,消费仅几十元,并非一次性大额消费。他们坚称在销售过程中已履行告知义务,强调收藏意义,并认为孩子自愿购买,不存在诱导或强迫行为。商家还认为,由于卡片已被拆封,包装破损,无法进行二次销售,因此拒绝退卡。新北消协薛家分会进行耐心解释和法律分析,商家最终同意周女士将未拆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盲盒带回店内退款。

低价诱惑不可信泡水事实引深省

20多岁的周先生通过某抖音主播引荐,在懂车帝APP(二手车交易平台)看中一辆特斯拉Model3,当时售价13万。周先生交完3000元定金,线下看车后,一次性付清购车款。当他到汽修店贴膜时,被告知是泡水车。周先生找商家讨要说法。没想到商家直接承认泡水事实,同意以10.7万元回收该车。白白损失2万多元,周先生拨通新北消协求助。

周先生回忆称,当时双方签订完合同后,为了过户,合同原件都给了商家,他没有拍照留存,而且他细看过条款,清楚地记着签署合同时没有泡水车字样,他怀疑商家是后期在合同中添加的。消协人员翻开当时双方签订的购车合同,合同最后的备注一栏手写了三行字,在后半段中间写道:此车无重大事故,无火烧,有泡水,乙方认可、无异议。这段话出现在中间,没有明显的添加痕迹,但也无法排除签完后商家整句话补充的可能。

双方均未能提供进一步的有力证据,使事件真相难以还原。考虑周先生购车后仅一周便提出退车,车辆使用时间短暂,且没有明显磨损或损坏,消协人员从维护商家声誉和促进和谐消费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双方以理性和宽容的态度来解决分歧,防止矛盾升级。最后经过几番调解, 商家同意在10.7万元的基础上再退还1.5万元,周先生表示满意。

1200元买了一克金!一招教你避坑

消费者蔡女士在某黄金珠宝店购买一只貔貅,花费7000元。回家后却发现标签上仅有价格,没有克重,自行测重后发现每克金价近1200元,是当天金价的两倍。蔡女士以标注不全、误导消费为由,联系商家要求退货退款,遭拒。蔡女士反映,当时销售一直在宣传该款“一口价”黄金的款式和工艺,因此在购买时也没有询问具体克重,认为“一口价”黄金的克重应该与按克计价的黄金克重相差不大,因此冲动之下完成交易。商家解释,“一口价”黄金饰品本就不以传统克重为单位计价,而是由金店直接定价销售,本店已经在出售商品上标出了总价,至于克重并不在必须标注的范围内。

最终,经消协工作人员明法析理,商家同意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更换成按克重计价的商品。蔡女士表示十分满意。

免费送鸡蛋小心“蛋”里有诈

新北消协收到7名银发族集体投诉,称销售人员以体验养生仪器、加热坐垫以及赠送鸡蛋为诱饵,鼓动多名老人在新北区一家酒店参加养生讲座。讲师巧言令色,忽悠大家花费2500元购买了一套昂贵的床上五件套。其中一位姓朱的老奶奶(化姓)回忆,当时销售人员鼓吹这个床上用品不仅能显著提升睡眠质量,还具有颈椎和腰椎保健的功效。朱奶奶睡眠不好,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买了一件五件套。回家后,老伴发现是普通床上用品,于是联系商家协商退款。讲座主办方离开了江苏省,且电话不接。

新北消协春江分会工作人员调查了解到,讲座实际主办方就是位于常州新北的经销商。沟通中,经销商负责人承认,为增加盈利,推销员可能过度强调产品优点,导致老年人理解上产生偏颇,并承诺今后在产品宣传中,会真实、全面地介绍商品信息。经过调解,商家同意在未使用的前提下,每套退款1500元,其中一套因只有1个枕头未使用,按照100元退款。截至发稿前,7名消费者共计退回9100元。消费者对此表示满意,并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七旬老人养生遇难题消协普法调解化纠纷

邹奶奶中风后,通过朋友介绍,在新北区一家健康管理中心购买了价值25800元的调理套餐。不过,邹奶奶在医院一次检查中被诊断出癌症,她不得不考虑退掉之前预定的调理套餐,以筹集治疗资金。商家却只愿意提供更换项目或者延长服务期限的解决方案。新北消协工作人员详细查阅邹奶奶购买的养生推拿服务记录,根据商家的单次收费标准,如果按照实际消费扣除已使用服务的费用,邹奶奶只能获得10000元的退款。消协人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解读相关法律,明法析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多次沟通调解,商家最终同意一次性退还邹奶奶16800元。

石斛不明标价价格刺客又来“暗箭伤人”?

李女士在土特产店购买了600多克中药材“铁皮石斛”,花费6468元。回家后,她发现,“之前老板说的是10元/根,一根起码有6克,怎么现在变成了10元/克?”李女士找到经营者询问,被告知铁皮石斛都按克数销售,且单价10元/克。李女士认为经营者最初未讲明计量单位,要求退款。经营者以明码标价且商品已经粉碎为由拒绝退款。

新北消协罗溪分会调查发现,“铁皮石斛”明码标价,写明“铁皮石斛”10元/克,只是价格数字被放大,计量单位写得很小,直接导致消费者在单价上产生重大误解。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普法教育,耐心组织双方调解,最终按照李女士意愿与经营者达成调解协议:李女士退回一半铁皮石斛,经营者返回货款3234元。

泰迪未如期“返灰”是蓄意欺诈还是无辜躺枪?

王先生在某宠物店购买了一只小型泰迪犬,原本期待变成一只灰泰迪。灰泰迪有一个独特的变化过程:幼犬时期毛发为黑色,但随着成长,毛发会逐渐转变为灰色,这一现象被称为“返灰”。然而,王先生购买的小狗已经8个月大,没有“返灰”迹象。事实上,灰泰迪的价格远高于黑泰迪,王先生认为店家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要求赔偿。店主解释称,在为王先生挑选灰泰迪时,所选的小狗的父母均为灰泰迪,且小狗的鼻子上已有返灰的迹象,这使得它未来毛发变灰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店主也承认,他们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小狗的毛发一定会变灰,因此他认为自己的店铺并没有故意进行欺诈。

新北消协西夏墅分会查阅资料了解到,灰泰迪是一种后天杂交品种,毛色变化不稳定。店家理应在销售时说明灰泰迪返灰失败的可能性,但店主并未如实相告。经过消协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和调解,店家同意向消费者补偿部分差价,消费者接受。

退货麻烦不断陌生拼单小心为上

70多岁的姚先生在运动品牌店与一陌生女士拼单,以359元的“优惠价”购买了一双黑色运动鞋,但未保留购物小票。后来,鞋子遇水褪色,姚先生认为有质量问题,要求商家退货退款。他出示微信转账记录,但因缺少购物小票,商家拒绝提供“三包”服务。

新北消协龙虎塘分会工作人员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商家同意换货,双方达成和解。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