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
关于发布蚌埠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县、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相关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经筛选,选取了10个创新性强、成效突出且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案例,作为蚌埠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现予以发布,供各县区及各有关单位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时参考借鉴。
附件:蚌埠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
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18日
蚌埠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
序号 | 案例名称 | 案例摘要 |
1 | “一站式”破局 高新区质押融资赋能企业腾飞
| 蚌埠高新区以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契机,聚焦机制与模式创新,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四方协同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一方面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优质企业白名单推送及专项银企对接活动,精准挖掘企业“首贷”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效,推行质押融资“一站式”服务,组建专业团队主动上门服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同时,借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与培训,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的高效匹配。2024年,高新区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新增6.19亿元,同比增长61.4%,惠及35家中小微企业。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成功实现银企高效对接,加速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
2 | “三抓三定三跑”跑出五河质押融资加速度 | 五河县市场监管局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银企共赢,创新性地采用“三抓三定三跑”工作模式。“三抓”即主要领导牵头破局、分管领导一线督导、业务股室搭建桥梁;“三定”通过责任到人、任务定时、工作到位,保障质押融资流程高效、有序推进。“三跑”策略促使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协同主管部门打通质押登记流程。在这一模式下,2024年五河县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695亿元。该模式成功破解传统质押融资难题,盘活企业无形资产,为中小微企业开辟高效融资新路径。 |
3 | 徽商银行蚌埠分行打造知识产权金融闭环 驱动科创企业蝶变 | 徽商银行蚌埠分行把提升金融服务科技企业质效作为关键任务,以创新为引擎,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新模式,积极融入国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2024年,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充分发挥金融纽带作用,联合政府、园区和企业,以“政策解读+金融服务”为依托,开展19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活动,精准覆盖超200家企业。在产品创新上,2018年该行率先推出“专利权质押贷款”,解决科创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随着市场变化,引入担保机构,打造“银行+担保公司+专利权质押”风险共担模式并持续升级。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巧用政策量身定制方案,给予省级最高1000万元、国家级最高2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2024年,分行累计为蚌埠近100家企业投放贷款9.81亿元,贷款余额3.62亿元,助力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实现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推动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 |
4 | 农商行“智”撑红花食品 金融赋能科创远航
| 安徽红花食品有限公司扎根固镇经济开发区,自2010年成立便专注非发酵豆制品生产销售,公司拥有3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与2项科技成果。面对融资需求,蚌埠农商行积极响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与企业紧密对接。创新采用“技术属性+市场潜力+企业信用”三维评估模型,携手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与银行风控团队,精准量化企业知识产权组合价值,将质押率提升至60%,让贷款额度与企业技术实力精准匹配。在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时,农商行联合第三方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将质押登记时限从10天缩至3天,企业从申请到放款仅10个工作日,极大提升用款效率。同时,依托贴息政策为企业节省综合融资成本,打造“轻资产重智产”普惠金融新范式。 |
5 | 工行“智押”赋能丰原生物借金融之力腾飞
|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生物发酵领域的重点企业,集多项荣誉于一身。2024年,面对市场订单激增带来的流动资金短缺,且因传统抵押物匮乏,融资陷入困境。工商银行蚌埠禹会支行以企业核心专利为质押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同各方,创新融资模式。开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1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此外,通过财政贴息与银行利率优惠,将综合融资成本降至1.855%。丰原生物获4000万元贷款用于原材料采购与生产线改造,这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年产能提升30%,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节约融资成本40万元,财务结构优化。还带动蚌埠市生物科技产业链上下游5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授信超1亿元,成为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样板。 |
6 | 专利赋能 德诠新材料的腾飞引擎 | 安徽德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扎根蚌埠,专注于铜基高性能热导材料等前沿领域,具备年产8000吨铜基粉末材料的实力。公司拥有2项国际专利、14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一种单向导热特种铜管及其制备方法”还斩获省专利优秀奖。2024年,面对扩大生产线与深化研发的1000万元资金缺口,其雄厚的知识产权实力成为破局关键。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企业成功融资1500万元。资金快速注入后,企业产能跃升30%,新技术接连突破,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地位大幅提升,财务结构同步优化。生动诠释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解渴”,赋能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作用,凸显合理评估与灵活融资方案对企业腾飞的强大助推力。验证了知识产权组合融资对轻资产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 |
7 | “知本”变资本 中科大禹借质押融资强势崛起 | 安徽中科大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4年迎来关键发展契机。禹会区市场监管局精准发力,为企业梳理无形资产,开辟质押登记快速通道。东鹏资产评估公司以创新“技术价值+品牌价值”双重评估模型,促使中科大禹无形资产增值率达65%,获得质押融资500万元。成功融资后,中科大禹发展势头迅猛。研发加速突破,新型等离子灭菌装置研发周期缩短20%,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新增多家三甲医院合作,产品进入集采目录;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无形资产占比提升,产业协同升级,带动上下游12家配套企业发展,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中科大禹从“知本”迈向“资本”,实现腾飞发展的强劲助推器,凸显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创新对科技型企业的倍增效应。 |
8 | “知产”组合发力天麒面业突破融资壁垒 | 安徽省天麒面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扩建智能化生产线及研发功能性健康面食产品时,企业面临2000万元资金缺口。作为传统制造业,其固定资产抵押物不足,虽手握高价值知识产权,却受困于评估周期长、质押流程复杂的难题。企业在五河县市场监管局指导下通过“专利+商标组合质押”模式,将8项核心发明专利与“天麒”商标打包评估,成功获贷2000万元。新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提升30%,销售额增长25%,新增20个就业岗位。此案例还带动辖区5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融资超5000万元,充分展现出质押融资对企业发展的强大助力,凸显“政银企”协同及组合质押创新的关键价值。验证了知识产权组合运用对传统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 |
9 | 银企携手“智”援怀远汽配企业破融资困局 | 怀远县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拥有46家会员单位,在地区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怀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积极作为,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自2023年起,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并针对该协会举办专项银企对接会。2024年,举办2场面向汽车零部件企业协会的对接会,覆盖30余家会员企业。会后,与金融机构走访意向企业,解读奖补政策。成功助力4家企业完成4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余额突破1亿元。通过这一举措,有效为企业引来金融活水,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为怀远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
10 | 政银携手“知”启新程 克菱保健融资破局腾飞
| 安徽克菱保健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面对市场需求增长与自身发展规划,企业急需资金扩大生产、投入研发,却受限于不动产抵押物不足,传统融资渠道受阻。但企业长期深耕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手握多项核心专利与具有市场知名度的商标,为融资创新埋下伏笔。淮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通过搭建银企对接桥梁,提供政策指导,协助企业联系专业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科学估值,并全程跟进贷款申请、审批与质押登记流程,优化服务。2024年,克菱保健凭借多个专利和商标组合质押,成功获贷500万。这笔资金助力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扩大产能、加大研发,产品竞争力提升,销售额与利润实现突破,还新增了就业岗位,彰显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准滴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