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市场监管局推行智慧监管赋能营商环境改善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4-08 14:34:23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市场监管局以实施智慧监管为抓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行“线上+线下”监管。海东市市场监管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充分利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全市32家燃气充装单位实施全覆盖监管,将9.33万只气瓶建档赋码并纳入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时动态监管;通过青海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风险预警功能,综合统计分析“在用未登记设备”“超一年安装告知未登记设备”“超三个月未检验”的设备,快速筛查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线下协同省特检院、甘肃特检院及中特特检院的专家对全市特种设备开展拉网式清查,并对线上排查出的停用、故障、超期未检的特种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共检查特种设备151台(套)。其中,停用特种设备21台,注销4台,督促使用单位报检设备3台,办理使用登记设备3台,核定检验检测信息设备14台,排查安全隐患12条(已完成整改2条,正在整改中10条)。

实施“智慧化+”监管。优化升级“安康河湟”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在全市366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均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在食品生产企业、餐饮单位等重点风险隐患点,安装监控装置,推行网上智能巡检、实时监控抓拍、在线督查整改的监管模式,接入监控1394路,累计抓拍预警事件9772件。完善“安康河湟”信息化监管平台功能模块,搭载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特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六个模块,同时在平台执法端实现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督导检查、风险分级、抽样检查、跟踪回访等功能模块和N项监管目录,即6+N监管形态。模块完善后,平台录入创建监管人员账号268个,企业从业人员5645人,导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础数据16558条,其中食品生产422条、餐饮环节4729条、流通领域9060条、药品医疗器械2010条、化妆品337条。截至目前,全系统执法人员已通过手机执法端完成日常监督检查964次,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上传落实主体责任信息37万条。

开展“互联网+”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充分运用“国家企业信用平台系统(青海)”监管平台,从全市纳入风险分级的27199家企业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取过程中,信用风险高的检查对象被抽中的概率和频次就高,反之就低,既有效杜绝重复监管,又最大限度避免监管盲区。针对广告违法行为,有效运用“青海省广告监测平台”监管平台,加大广告监测处置力度,累计监测传统媒体及互联网各类广告7974条,发现并处理违法广告6条次,违法广告处置率100%。加强网络市场交易监管,依托“青海省网络交易监管系统”监管平台,重点围绕节日期间网络交易经营者易出现的主体信息不公示、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商标侵权、格式条款违法、不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网络专项监测。通过线上巡查、技术监测、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网络经营主体的指导规范和监督管理,累计在线监测网店、网站、商品等信息1360条次,实地检查网店、网站经营者62家次,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提升合规经营意识。(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