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春耕生产,农资先行。春耕备耕期间,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切实维护全省农牧民群众合法权益。
迅速安排部署。一是印发《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化肥稳价保质工作的通知》,从价格、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舆情防范等4个方面,要求全省各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增强做好化肥等农资稳价保质工作。二是研究制定《青海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将农用肥料、农用薄膜、农用机械等涉及农资产品安全的产品纳入重点监管。三是印发《2025年青海省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计划》,计划共抽查157批次,其中农用肥料146批次、农用薄膜6批次、农用机械5批次。
强化监督检查。一是赴青海云天化、湟中正丰农资等三家化肥生产销售公司开展2025年度春耕及全年化肥稳价保质督导检查,目前,由于尿素产能过剩、出口受限,价格持续走低,磷酸二铵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二是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生产销售台账等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认真核对化肥产品外包装标识、生产厂家日期、有效成分含量、执行标准等关键信息,确保化肥产品“来路清、去向明、可追溯”。三是从化肥生产销售环节明码标价行为入手,排查企业账目、出入库记录、交易凭证等财务信息,严查是否存在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督促经营者严格执行价格政策,让农民能够获得准确的产品信息,切实维护农资市场价格秩序稳定。春耕期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4人次,检查重点化肥生产企业8家、经营企业254家(户),现场整改明码标价不规范等问题13个,帮助农资生产企业调修并检定合格汽车衡1台、检定电子天平和台秤共8台。
强化整改落实。一是指导化肥经营主体签订《农资市场经营行为行政约谈书》100余份、《2025年农资稳价保质承诺书》26份,同时将检查中发现的2批次不合格的有机肥料,第一时间移交至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二是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节点深入农村开展农资质量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农民群众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举办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下一步,青海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持续开展涉农物资市场监督检查,严把农资质量关口,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让农民用上“放心肥”,为该省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