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云南省楚雄州市场监管局构建“前置指导、审慎监管、长效帮扶、队伍淬炼”四维协同机制,推动执法服务质效提升,近三年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长64%,群众执法满意度达99%。
聚力“三个先行”,筑牢合规经营防线。把普法融入执法过程,开展“执法监督+普法下基层”“三进经营主体”等活动,覆盖1万余户经营主体。创新“主题服务月”沉浸式普法,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合规指导制度,让指导跑在风险前。落实“局长坐诊接诉”、现场办公等工作机制,解决企业诉求715件。开展“春雨惠企”行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8亿元,帮助经营主体获贷1.45亿元。以教育警示防范风险,构建短信预警、行政约谈、风险提示函、典型案例通报“四级预警”体系,实现轻微违规行为“教育纠偏”。建立行业“红黑榜”制度,发布典型案例60余期,曝光违法案例400余件,形成有力震慑。
融合“刚柔并济”,创新审慎监管模式。率先推行包容审慎“减免责”五张清单,覆盖100项监管事项,实施“首违不罚”和“减轻处罚”案件560件。制定全面落实包容审慎信用监管18条措施,设“容错期”助660家企业整改达标。开展“铁拳”行动查办案件6318件,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实行“零容忍”,重大案件曝光率100%。优化裁量基准,统一执法尺度,实现“同案同罚”。
深化“闭环管理”,厚植健康发展沃土。把案后回访作为深化服务型执法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回访工作,对受罚企业开展“康复式”问诊,完善执法闭环。推行“两书同达”、容缺受理、“承诺制”修复等6项举措,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服务,助力3812户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构建“四级信用”体系,8.5万户企业实现分类管理,提升监管精准度。
淬炼“硬核本领”,锻造高效服务队伍。通过“市监夜校+法治讲堂+实训基地”培训体系,实施执法人员全员轮训108场次3200余人,让执法队伍在持续学习中蓄能充电。常态化评查案卷,连续三年实现零复议诉讼、零执法追责。创新行风监督网络,设立110名行风监督员、50个行风观测点,设置基层意见簿收集群众反馈,推动全系统行风持续优化,经营主体和群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断提升。(来源:云南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