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药品监管工作部署,通过“机制优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靶向发力、智慧赋能”五项举措,全面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市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药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机制优化提升,夯实药品监管基础。周密部署,制定《2025年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检查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监管重点。阶段推进,通报工作进展,靠实监管责任,确保药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定期会商,分析研判药品监管安全形势,紧盯药品安全风险,提醒约谈,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重点督办,对照目标任务,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部门协同联动,拓展药品监管格局。“三医”协同,印发《兰州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工作规则》,联合对26家涉嫌非法渠道购进、销售药品的零售药店开展核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起。强化行刑衔接,联合公安机关对1起涉嫌销售假药案件开展调查,及时完成涉案物品查封扣押和假药认定,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
上下联动发力,延伸药品监管触角。建立健全省市县上下协同监管机制,在监督检查、案件查办、企业责任落实等方面形成监管合力,组织对95家既往经营右美沙芬等新列管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进行回头看,联合省药监局兰州执法检查局,对1家药品批发企业开展延伸检查。对全市17家药品连锁企业总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80余人开展集中约谈,督促县区局对单体药店开展集体约谈,规范药品经营管理。修订完善《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符合性检查标准》,下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管理提醒告诫书,联合县区局召开医疗机构约谈会,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
靶向精准施策,筑牢药品安全防护。深入开展“清源行动”“共治净网”等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医用氧、中药饮片、集采药械等品种监管,严查非法渠道购进、处方药违规销售、执业药师“挂证”、网络违法销售等行为,累计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3545家次,办结案件35起,查实执业药师“挂证”1起,移交司法机关2起。
智慧赋能监管,提升药品监管效能。探索运用甘肃省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推进药品“双随机”检查,规范药品行政执法检查。制定《兰州市药品经营使用环节信息化追溯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药品经营使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依托第三方追溯平台,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的方式,对疫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等重点品种开展检查,全面推进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