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资讯>>质量舆情>>
智能语音之下,骚扰电话新格局
2019-01-09 15:59: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通讯员 罗玲艳)“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二三十个骚扰电话。”

“自从在58上发了求职简历过后,骚扰电话、诈骗电话、广告推销就没断过。”

“每天能接到一两个吧。还好有标记,能提醒我。”

......

骚扰电话是伴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爆发式增长,还得从智能语音的应用说起。那么,智能语音入局后,骚扰电话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是成本变低了:

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类似于“响一声”的诈骗电话、营销电话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电话营销由人工完成,其成本相对较高。尤其随着中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原本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出现了。

网上一查一大堆的智能语音电话,成本在几千到几万不等。有的功能比较简单,有的还自带海量客户信息数据库,有的甚至打完电话还能形成数据分析,而后自动归类归档。智能语音电话机器人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其工作效率,以言通智能电话机器人为例,他对外宣称的是一天能打2000个电话。这对一些需要大量电话销售的行业来说,可谓福音。

高效、低成本,智能语音迅速替代了高重复度和疲劳度的传统电话销售,因此,此前一度式微的骚扰电话再次迎来了转机。

其次骚扰电话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安先生的手机号至今已经用了20多年了,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兴起之时,也就是1G时代的手机用户,属于最早的一批。这个手机号可谓见证了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的发展史。伴随着移动通讯的出现和发展,除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之外,还有伴生着各种骚扰电话,诈骗电话。最早期的骚扰电话以sp企业提供内容服务,吸引移动用户打电话,以获取通讯费用的方式实现盈利,当时通话费用为1块钱一分钟,甚至更高,这在当时是一笔很高的消费。从1992年芬兰人发明了短信之后,短信骚扰也随之出现。而后逐渐演变成人工打电话,这期间,主要以诈骗为主,比如:中奖、被选为幸运观众、家人在医院急需用钱等。

从智能语音出现后,安先生接到的电话大多以商业推广为主,也有部分诈骗电话、恶意骚扰电话以及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一天能接到二三十个骚扰电话的曹女士也告诉记者,她接到的骚扰电话大多是关于银行贷款、保险推销、房产中介、家政服务之类的;而上58求职的罗女士接到的骚扰电话则大多以产品广告推销为主,其次是诈骗电话。

不难看出,智能语音出现后,商业营销类骚扰电话被当做广告营销模式而明显增多。

一起改变的是人们对这类骚扰电话的态度:

随着骚扰电话的泛滥,人们对骚扰电话的态度从集体负面情绪抵抗,发展到了理性对抗,甚至,也有人愿意从这类信息中获取信息。

知乎上有网友表示,当知道对方是骚扰电话的时候,第一时间心情是不美好的,很烦这种屡禁不止的骚扰电话;也有人表示,接到骚扰电话之后,会去调侃对方,以反骚;网友@王不累更是在微博上邀请网友发布#和我一起拒绝骚扰电话#,然后艾特运营商以及有关部门,以引起职能部门的注意,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安先生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现在的骚扰电话和传统意义的骚扰电话、骚扰信息还有所区别,很多广告推销、商业营销类的电话以及短信,尤其节前的促销活动信息,有时候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

曹女士在采访中也表示,并不烦这种电话,“不接就是了,无非浪费点电。”

也不全是积极态度,不堪其扰的罗女士便狠心更换了用了多年的,绑定了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的手机号。

骚扰电话高发的背后,还伴生着信息泄露的大问题:

区别于传统的骚扰电话,当下骚扰电话的高发的背后,是海量信息泄露的危险,不仅是电话号码的泄露甚至包括了家庭住址、银行卡信息、身份证信息等极重要的个人信息。

从曹女士接到的骚扰电话类型来看,对方显然是对曹女士有一定了解度的,房产销售、家政服务等显然都是提前预知了曹女士的经济能力下,有选择性播出的电话。而曹女士认为,暴露电话等个人信息的渠道,很可能是她常去的高尔夫球场。此外,她认为百度、美团、大众点评、快递公司,也可能是信息暴露的高发地。

 

(责任编辑: 李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