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资讯>>智能安全>>
被智能设备监视下的你除了恐惧还需知道这些
2019-01-18 15:34:1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通讯员张雪)近日,智能设备带来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再次被推到大众的面前。让人吃惊的是,最新的报道显示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智能设备都在或多或少地窥探着我们的生活,泄漏着我们的隐私。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除了对智能设备心生恐惧和选择逃避还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从智能手机普及之初,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就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让人倍感无奈的是,到了现在智能扫地机,智能门锁,智能电视等等这些智能设备都深入我们生活的时候,隐私安全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日前,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研发的智能门铃被爆出公司员工允许观看用户门铃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据悉这款智能门铃上带有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与门铃连接。当有人按门铃时,用户就可以通过摄像头看见门外的人,并与他们对话。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被广泛使用的智能门铃竟成了泄漏用户信息和生活的罪魁祸首,该公司的工程师无需征得同意便可以看到这些未经处理的影像,甚至还在公司服务器上共享这些未加密视频,严重泄漏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在美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门铃泄漏用户隐私只是智能设备的冰山一角,这样的问题存在于各种智能设备之中。

据了解,智能电视如果植入病毒,就能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远程控制家里的扫地机器人,黑客就能随时看到家中情况;智能手机被破解加密程序,很容易就获取个人信息。同时,用户在购买这些设备的时候,并不能准确判断产品的安全性,即使裸机和系统显示安全,但是也无法抵抗住黑客的袭击。如此看来,身为用户的我们仿佛已经赤裸裸地暴露在这所谓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

针对这种情况,行业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路由器在家庭智能设备中的地位在日渐增强,作为入口,他们的安全性将涉及家中的更多设备。在传统的网络家庭环境中,路由器仅仅是一个网络接入设备,但在IoT时代,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接入网络,而这些设备与网络相连的入口都是路由器。

所以应避免智能设备暴露在公网之上,锁定家中使用的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器对智能设备进行端口映射,让智能设备使用冷门端口。

其次,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关闭智能设备的相机功能,因为大部分隐私泄漏是通过视频影像等资料的,这是不法分子窃听或偷窥的最简单有效方式。

此前,拥有智能摄像头的设备被评为了“最不安全的智能设备”,原因在于智能摄像机就像眼睛,广泛应用于家庭、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其漏洞一旦被利用,便可能引发重大安全风险。据悉,五分之一的摄像头存在漏洞,包括远程弱口令漏洞、预置后门漏洞和敏感信息泄露漏洞等。

第三,现在的人们为了生活更加便利,很倾向用语音指令来操控智能设备,这就避免了黑客通过语音操控智能设备实现访问和购买等功能。

第四,在智能设备上安装安全软件和补丁软件,定期清理自己存储的不必要的信息,形成一道隐私保护墙。

虽然上述建议并不能完全让用户做到高枕无忧,但是至少在源头上切断了隐私窥探者的信息获取。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各种智能设备层出不穷,而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算法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进而得出个性化的习惯,所以我们要想推进智能社会的发展,将个人数据暴露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信息暴露并不是完全,而是应该通过加密技术和脱敏技术后的数据。这种数据安全解密和加密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很成熟的技术,那么为何到智能设备上就不能适用了呢?

在记者看来,智能设备种类繁多,而且产品类型千差万别。作为集中爆发的产品,许多行业的硬件标准都没有完善好,所以涉及到这种较为顶层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相关部门的标准和规范可能相对滞后。

不过好在,随着人们对隐私越来越重视,智能设备的隐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相信在产业界各方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努力下,用户购买的智能设备的安全性会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 李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