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财经>>综合时讯>>
小区自来水浑浊居民背水10年 公司称为锻炼身体
2011-11-14 13:51:27 搜狐

    清晨赶马车前往梨树区卖水的老人

    清晨赶往取水点取水的居民

    清晨赶牛车前往取水点取水的老人

    自来水浑浊成泥汤 鸡西3万人

    10年背水喝 公司经理:背水是市民在锻炼身体

   最近,有鸡西市民反映,他们所居住的鸡西市梨树区街里社区虽然家家都通自来水,但是却没人敢喝自来水。为了喝水,当地人只能买水喝或者每天来回奔波自己去找水喝,甚至取水、卖水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0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

    自来水浑浊不敢喝

   尹先生:整个梨树区啊,这水就像和泥洗完手的那样,浑浊呢!要洗白衣服吧,就变成黄的了。

   鸡西市梨树区西大街边的一处平房里,77岁的尹先生正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浑水发愁。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水已经流了好多年,在梨树从来没人敢喝。

    尹先生:不敢喝呀,不敢喝咱才买水呀。一桶水50斤,一桶就2块钱。

    记者:50斤能用多少天呢?

   尹先生:也就是一天吧,但咸盐可得少吃,你吃多了不得渴嘛,渴不就得喝水呀,尽量少喝水。

    记者:谁给你们引过来的水呀?

    尹先生:自来水公司。

    记者:收水费吗?

    尹先生:收,按人头收,一个头儿就两块五。

    记者:一个月两块五。

    尹先生:我们家是俩头儿吧,就是5块钱,不多。

    记者:不多?

   尹先生:为什么不多呢?喝这水吧就跑肚,跑肚你就得买土霉素,这不是开始要花钱了嘛,要是痢疾或者乱八七糟的,土霉素还不好使,就得多花两个。再花上这样的钱,这个水费也合三四十块钱。我就那么个意思,能喝着一口干净水,我就心满意足了,就这样吧。

    2

    取水卖水已成职业

   在梨树,运水工具有牛车、马车、三轮摩托车和货运卡车,白天,送水车辆穿行于街道之中,叫卖声,马蹄声时隐时现。

    记者:你这车装多少桶。

    司机:70来个。

    记者:70来桶什么时候能卖完?

    司机:半天吧。

   记者调查发现,在梨树街里社区,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普遍选择买水喝,生活拮据一点的大多选择自己去干净的水源地取水。记者走访了社区周边的三个取水点。从凌晨到深夜,来取水的居民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用书包背,有的用摩托车驮,还有的专门焊制了推水的独轮车。晚上九点记者采访了来取水的居民。

    记者:晚上还过来接水呀?

   居民:白天人太多,你接一桶水,在这儿排队将近一上午,你啥也不用干了,这晚上人少不耽误白天干活。

    记者:这个水干净吗?

    居民:我们也不知道干不干净,那也比自来水强呀,自来水没法吃。

    3

    “取水为锻炼身体”

   梨树区街里社区的居民告诉记者,社区有3万多户居民,这种家家淌着自来水,但家家买水喝的状况已经持续了10年。那么,这么长时间,当地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改善自来水的水质,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呢?面对记者的追问,鸡西市梨树区自来水公司经理高俊合先是解释说,不存在记者说的情况,背水是梨树市民在锻炼身体。

   高俊合:那是早上晨练,老头、老太太、小媳妇啥的,早晨四五点钟,五六点钟起来没事干背一小壶,上山背点水去呗,你说你半夜12点你非要锻炼身体,我能制止得了嘛?就是那5斤一小壶。

    记者:但是我看到很多人拿的都是50斤的桶呀?甚至用车推着去呀?

    高俊合:我跟你说,那都是锻炼身体,你相信我。

   之后,在记者的追问下,梨树区自来水公司经理高俊合承认是因为自来水水源地的上游存在污染。

    高俊合:一是上游污染,二是就是河道无限制地采砂,自然净化不行。

    记者:上游指的是哪里?

    高俊合:穆棱那块。

    记者:那一块归谁管呢?

    高俊合:归穆棱市管。

    记者:归穆棱市管,鸡西市不管?

    高俊合:对,咱这鸡西市你管不了人家,我们单位还没有执法权。

    鸡西市环保局:上游河水污染致梨树区自来水浑浊

   高俊合的这个说法,记者在鸡西市梨树区环保局副局长李卫军那里也得到了证实。李卫军说,他就上游河水污染问题曾致函牡丹江穆棱市有关部门,但没有结果。

    李卫军:现在那些个场子已经停了,但是沿河沟还能够看到遗留的排污迹象。

    记者: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老百姓饮水安全的问题,您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李卫军:这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问题。从上游到下游,各个部门参与这个行动,单靠一个环保部门去监管,单靠某一个部门去治理,很难起效。

   梨树区浑浊的自然水是不是上游污染的结果,为什么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当地居民饮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面对3万居民长达10年,每天因水奔波,为水苦恼问题,当地政府无疑应当承担着失职的责任。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