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佛山"北大门",烂尾多年的时代广场如何复活仍是个问题。陈荣炎/摄
●广州建业大厦一场大火,让烂尾楼重回人们视线●佛山烂尾楼不多,解决之路却很长
●业内支招:需靠政府牵头打开“死结”
每个楼盘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喜或悲。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兴起,佛山一些单位和个人纷纷涉足房地产领域,由于盲目开发,市场定位不准,资金链断裂,加之一些债权、债务等矛盾纠纷,致使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俗称“烂尾楼”。
如果不是日前广州建业大厦的一场大火,很多人已将它们遗忘。
时至今日,佛山很多著名烂尾楼已经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目前佛山现存烂尾楼已经屈指可数,但是,真正解决绝非易事。
它们都盼望着早日迎来春天。
“烂尾”生成
佛山烂尾楼不多,且在2000年后已基本没有新的出现。在佛山市人记忆中,这些烂尾楼大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至今停建时间长达十年以上。
按佛山楼市专家的说法,这些烂尾楼的形成,部分是受金融风暴和国家调控大环境影响。有受访专家认为,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局部过热,1998年前后遭遇亚洲金融风暴,部分烂尾项目便是当时的产物。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商盲目跟风也是造成项目烂尾的症因之一。专家指出,当时土地出让制度非常不严谨不规范,可能几百万元就能拿到很好的地,而一旦遇到银根紧缩,开发商就难以为继,资金链条断裂最终造成烂尾。还有一部分楼盘,因遭遇政策性调整,如国家规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不能参与房地产开发,导致部分项目缺乏后续注资。
转让尴尬
能否通过法院评估拍卖,将烂尾楼移交给新的东家,继而将其盘活?记者发现,即使法院出面,也面临不少问题。位于佛山火车站旁,堪称佛山最大的烂尾楼“佛山时代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据公开报道,烂尾多年后,佛山时代广场在2006年曾有一次转机。当时佛山泰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法院拍卖竞得,但时代广场所有者佛山华远公司,却以拍卖过程只有裕泰公司一家举牌为由,认为拍卖过程不合法拒交产权。后来虽经法院裁定拍卖过程合法,但佛山华远仍不认同裁决,不断上诉,导致法院执行空悬,双方陷入僵持。
记者昨日从华远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得到证实:该大楼目前仍在荒置中,未有解决方案。
禅城区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司法手段确实是解决烂尾楼问题的好途径,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首先是移交难,由于烂尾楼拍卖涉及到银行、开发商、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建筑工人等多方利益,法院需要多次协调,制定各方都满意的分配方案。拍卖的价格如果达不到预期,上述各方不肯撤离或移交材料,买收人就无法接收。第二是办证难。一方面开发商、建筑商图纸或其他材料缺失,缺乏相关材料,买收人就很难办理产权移交手续。第三,国土房管部门对烂尾楼办理产权手续的配合程度不够,补交材料、补交款项等手续繁琐,折腾来折腾去,费时费力。
“买收人竞拍烂尾楼面临很多风险、耗费很多精力,担心移交不了、办不了证等,另外要担心接收烂尾楼能否盘活。因此每次竞拍都是看的人多,最后参与竞拍的很少。”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烂尾楼办证难问题,法院和国土房管部门一直都在协调,法院认为,只要确认新的买收人买下那栋烂尾楼,国土房管部门就可以直接跟新的买收人对接沟通,减少办证的各项成本。
“由于双方理解不同,(烂尾楼)办证难问题仍未解决。”该负责人坦言。
“复活”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烂尾楼成功“复活”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佛山地标式的摩天大楼恒安瑞士酒店、顺德城央景峰便是其中的典型。
聪明的开发商在蓬勃的楼市经济中找到机会。几年前,路过普澜一路的市民抬头不难看到一个空荡荡的建筑框架。如今,这座最高17层的大楼变身逸彩美寓住宅楼,晚上灯火通明,毗邻电影院和佛山祖庙的地理优势,让这里的单身公寓租金高于同类许多。
同样的华丽蜕变发生在佛山印象城。这座与佛山地标电视塔对望的大型购物中心,它的前身少为人知:先是嘉信茂广场,后改为新一城,面积不过5000平方米。2011年底,深国投收购商场后面一座烂尾楼,并追加投资3亿元将两个项目打通,重新规划,升级扩建为10万平方米的印象城,在佛山首次引进H&M、优衣库等知名品牌,次年年中重新开业后,成为潮流购物好去处,繁忙时段的停车楼总是排到第五层。
尤其这两年以来,随着佛山城市升级行动计划的推进,商业气氛显然要比过去浓厚许多。季华中央商务带20多个商业项目的落地,为这座城市面貌带来飞跃式的蜕变,老城区活跃起来,很多旧商场经过重新升级改造,成为商业旺地。
初次坐车来到佛山的外地人不难发现,鸿运汽车站对面有一排低矮的商铺,与佛山城市面貌格格不入,这里原是一个烂尾了约20年的32层大厦项目。如今,这里也在改变:建筑工人正忙着施工,原来的商铺将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化的两层商铺,预计春节前完工。
■鸿运汽车站对面烂尾楼正在被改造。陈荣炎/摄
烂尾楼回报率可高达200%
■新快报记者 胡珊霞 陈荣炎 曾春花
在有些投资者看来,烂尾楼还是存在一定的盈利空间的。通常烂尾楼项目开发时间久,多在10年以上,最初拿地的价格远远低于现在几年,开发商可用较低的资金拿下,而获得后期较高的利润;另外,通过拍卖程序出让烂尾楼时,银行以及一些债权人急于收回资金,有的开发商用这些楼盘投资金额的1/2甚至1/3就可拍得,这也使得投资烂尾楼比投资新楼盘更有利可图。
另外,直接购买烂尾楼可以避开项目立项、土地出让与拆迁过程,周期较短,同时规避可能因拆迁而产生的法律风险。正常楼盘从开发到上市需要两三年,但接手烂尾楼不需要进行报建、打地基等前期工作,开发一般只需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回报率可能高达150%至200%。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的盘活烂尾楼方式太多,有政府统一收回再拍卖出去,广州甚至考虑过把烂尾楼改造成廉租房、找银行打包资产去上市等。而由政府主导、品牌开发商介入是最佳组合,成功率比较高。
【盘活经】
政府主导规划变身高端豪宅
兆银酒店,曾经是佛山首个筹备打造的“五星级酒店”,后来因资金链断裂而“烂尾”,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季华商圈的“高端豪宅”——星星华园国际,因其靠近地铁站,季华公园而炙手可热,现在已经全部完工,并且全部收楼。
“这个项目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缺乏后续资金而烂尾的。”星星华园国际营销总监柯志斌告诉记者,2006年,出于城市中心区域发展的需要,佛山政府对这块地重新规划并对周边连片打包,规划为大型商业综合体,随即对该片“烂尾楼”进行重新拍卖。“这块地虽然是烂尾,但在开发商眼里是块宝。当初很多人看中这个项目,只是我们公司谈的速度快一些。”柯志斌说,“从地理位置来说,烂尾项目都很有潜力。随着时间推移,10年前的原本很偏的地方也会变成城市中心地段。目前来看,项目收获的经济效益是毋庸置疑的。”
柯志斌认为,盘活烂尾项目,最主要靠政府主导。政府不出面,没法打开死结。烂尾项目一般都拥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比如银行与企业,业主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策的关系,关系复杂导致成了一个“死结”。而有政府参与,信任度会高。
品牌开发商收购项目咸鱼翻身
近几个月来被盘活的烂尾楼,都是被一些资金实力强的大企业所收购(或注资)。如保利地产、绿地集团都是房地产市场上的龙头老大。
今年7月24日,保利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控股南海里水烂尾楼班芙项目。据介绍,班芙项目位于南海区里水镇里水大道与佛山一环交会处西南位置,属原里水班芙小镇地段,占地919.35亩,已开发251亩。保利地产通过境外收购,间接成为了佛山市南海区景元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正式介入南海里水班芙温泉小镇项目。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烂尾,保利地产介入后,将尽快完善规划,启动该项目的开发建设。”保利华南副总经理张亮表示,地块内拥有山林、湖泊、山岗,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建成后将成为广佛中心区低密度生态社区的典范。
另一烂尾项目,里水镇沙涌居委会地段叠翠山庄商住地块,则于12月13日由广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底价9.71亿元夺得,宗地面积164509.8㎡,楼面价2360.95元/㎡。该地块位于广佛交界的金沙洲附近,附近沙涌公园、里水沙涌幼儿园、万润购物广场等,西面为展旗岗森林公园。在南海区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麦志光看来,这又是一块由政府主导处理,品牌开发商介入的成功复活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开发商因为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操作能力,接手烂尾项目的话,成功率会更高。
【观点】
佛山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骆仪克:
遵循市场规律就不会烂尾
佛山烂尾楼并不多,大概十年八年就已经解决、消化掉。烂尾楼是在转型期出现,是计划经济与住房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产物。现在已经是市场化时代,遵循市场的规律和实际,就不会出现烂尾楼。
现在政府出台很多手段避免烂尾出现,比如对预售的监管,收了钱只能专款专用,必须统一到建设部门的专项工程结算账户,不能动用,直到工程验收,所以再次出现烂尾的可能性比较小。
南海房协秘书长麦志光:
盘活烂尾楼,
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佛山烂尾楼已经非常少,屈指可数,基本为上世纪90年代,佛山曾经出现狂热的房地产开发,而1993年年中国家实行严格调控,造成相当多的项目没有后续资金,一直烂尾到现在。比如佛山国际商业中心大厦、南海广场附近烂尾楼均因此烂尾,而佛山火车站附近的时代广场,则因涉及重大案件而中断开发。而由于烂尾楼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个债权人关系,也有公司关闭,相关资料空白,随着时间推移,造成处理难度比较大。
盘活烂尾楼,更大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可以加速债权人的资金回笼,提高城市形象。烂尾项目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由政府、法院共同主导,加快处理。
星星华园国际营销总监柯志斌:
市场健康有赖政府加大监管
佛山近年出现的烂尾楼很多,包括兆银酒店、环球国际、ICC、逸彩美寓、南海广场斜对面(永陵大厦),均烂尾超过10年。烂尾楼多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多是由于政策、市场、公司自身原因,导致项目完不成,从而出现烂尾现象,而且由于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产权关系、债务关系、政策关系没理顺,从而烂尾时间比较长。
此外,以前国家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对开发企业,监控、预售制度不健全,导致没有经验的、行外的老板都想进入房地产,但在资本控制方面欠缺经验,容易导致资金断裂。
不仅佛山,整个中国都有这样现象。1998年出现一轮泡沫化之后,全国各地大批的烂尾项目出现。政府为了规避这方面的风险,对预售、自有资金监管力度加大,从而淘汰了一些企业,提高了房地产的准入门槛,市场也变得健康。
世联地产佛山总经理葛朴:
佛山摩登大楼不太可能烂尾
佛山烂尾楼很少。佛山房地产真正开始蓬勃发展是2006年、2007年,保利、万科地产进驻佛山,标志真正有外来开发商进入佛山,而且那时候开发的项目都很偏远,不涉及到城市中心。
佛山目前城市核心很多土地仍然以城中村形式表现,例如石石肯村,之前的东华里等,不太可能像广州那样出现摩登大楼烂尾的现象,佛山的城市化改造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佛山包括最核心的祖庙、汾江南、千灯湖金融高新区都还有别墅,容积率低,但广州CBD容积率很高,都是高楼大厦。这就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阶段、城市等级不一样,造成佛山目前没有太多烂尾楼出现。而且,烂尾楼多数表现形式是以写字楼为主,而佛山这几年建的高房子基本都是住宅,连季华路上的写字楼都屈指可数。
知多D
如何避免买到烂尾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佛山目前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健康,政府监管比较严格,烂尾现象基本绝迹,所以市民不用担心会买到烂尾楼。柯志斌说,主要是看开发商的实力和品牌,开发商实力强大,在资本控制方面比较有经验,项目烂尾的可能性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