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飘出本草香 | 普及中医药文化,同仁堂科技公司助力青少年成长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4-06-21 17:37:21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近日,在北京市青年宫二层教室里,阵阵药香飘来,老师与孩子们稚嫩的答问之声此起彼伏。6月12日至17日,2024年“北京印记 传承经典”活动在这里开展。

image.png

来自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多所学校的千余名小同学参加了“百草探秘”活动环节。在该环节中,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公司”)派出了数名专业讲师,为同学们介绍讲解中医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深厚底蕴、中医香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医代茶饮的茶疗奥秘等内容。课堂上,孩子们还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亲身体验了中药材辨别、代茶饮制作、香囊制作、手工搓丸等中医药实践活动。

边识中药边做香囊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夏日里的北京市青年宫,飘出阵阵中药药香,活泼灵动的孩子们闪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积极地与来自同仁堂科技公司的专业讲师互动。“我问问大家,哪个是苍术?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燥湿,就是能让身体里的湿气干得快一点。哪个是艾叶?大家是不是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没少看到艾叶?艾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对!可以防蚊子,泡脚。艾叶散寒的作用特别好。”

活动现场,项目特聘专家、知名老中医秦伯未和孔伯华再传弟子杨奇君大夫带领同学们辨识了多种中草药及其药性药理。“这是广藿香,夏天祛暑去湿的;这是白芷,是治疗鼻炎、通窍的好药。大家闻闻味道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会儿就把这些药材用起来。”

“香囊又称荷包、香袋、花囊。佩戴带有芳香开窍中药的香囊,可以清香、驱虫。”随后,杨奇君大夫为孩子们介绍了香囊的有关知识。紧接着,来自北京同仁堂的专业讲师们通过称药、碾药、配方等数道工序,教孩子们认识中医的戥秤、药臼等,并使用这些工具,带孩子们巧手做香囊,亲手制作出一个个“驱蚊”的中草药香囊。

中医药文化知识丰富多彩

在活动现场,来自同仁堂科技公司的专业讲师们还为孩子们讲授了中医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材辨别、中药剂型概述与丸剂制作、茶文化及代茶饮的发展历史、节气养生等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医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孔令君师傅还带领孩子们体验了手工搓丸。

image.png

“我今天学习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还知道了黄帝、炎帝、扁鹊、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我觉得收获特别大!”来自北京市光明小学的一位同学表示。“我认识了制作中药的搓条板、搓丸板,还学会了用戥子称药!”来自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的一位同学说。而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的几位同学则聚在一起,争相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医药香囊,并表示要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

(责任编辑: 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