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层层把关控制关键点
2006-06-28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几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液体洗涤剂曾组织过多次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pH值超过标准限定的范围、去污力达不到标准要求等。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如何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本文拟对主要影响因素作些探讨。

投料方式


   液体洗涤剂中常常用到LAS(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去除油污作用)和AES(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去除油污作用),由于AES较难溶解,可以在LAS溶液中加入增溶成分(如甲苯磺酸钠、尼纳尔),再投入AES。如果配制液体洗涤剂用水未经离子交换处理,则应加入耦合剂,先投入耐硬水的表面活性剂,后投入不耐硬水的,否则,产品搁置不久,即产生浑浊沉淀。
   液体洗涤剂中常常使用70%含量的浆状AES,投料较困难。预加热不仅不能增加其流动性,而且长期加热还会导致AES分解。10℃以后70%AES的黏度对于温度的依赖关系不大。如果采用常用的冲蒸气稀释法,会使AES陷入黏度激增区而成为凝胶。处理AES有以下一些规律:
    1.把AES慢慢加入水中,而不能加水来溶解AES,否则会成为黏度非常大的凝胶。
    2.由于AES的高温容易分解,操作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0℃。
   3.对于含AES的配方,总活性物如果超过28%,应先将其他表面活性剂、增溶剂等加到40℃的水中,搅拌到物料完全溶解后再加AES。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静态混合器,即先用绞肉机式的切割方式将70%的AES切割成很小的块,而后用水流送至静态混合器,与水及其他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低黏度的产品,该法可用于连续化生产。

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使用


   现代液体洗涤剂,已经有洗涤和调理作用并重,尽量将多种功能集中于一种产品的趋势,如柔软洗衣液等。这就要求选择一种具有调理作用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具有代表作用的是阳离子聚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大都是固体粉末或颗粒,它们虽然溶于水,但溶解速度很慢,造成能量消耗大,设备利用率低。某些天然产品还会在此期间变质。传统的制造工艺是长期浸泡或加热浸泡。最近提出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的快速溶解法,即在高分子粉末中加入适量甘油,它能快速渗透使粉末溶解,在甘油存在下,将高分子物质加入水相,室温搅拌15分钟,即可彻底溶解;如若加热,则溶解更快。加入其他助溶剂亦可收到相同的效果。

黏度的控制


   液体洗涤剂都应该有适当的黏度。为满足这一要求,除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等主要组分外,一般都要使用专门调整黏度的组分——增稠剂。
    1.增稠剂的选择 大部分液体洗涤剂配方中,都加有烷基醇酰胺,它不但可以控制产品的黏度,还兼有发泡和稳泡作用,它是液体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活性成分。对于一些乳化产品,可以加入亲水性高分子物质,天然的或合成的都可以使用,不但可以作为增稠剂,还是很好的乳化剂,但是同时应考虑与其他组分的相溶性。为了提高产品的黏度,尽量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活性物成分。另外,需注意增稠剂的储存稳定性。比如在弱碱液中不宜采用易碱性水解的聚乙二醇二硬脂酸脂作为增稠剂。而增稠AES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酯磺酸钠,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去除油污的作用)时,过量的二乙醇胺会导致琥珀酸脂的水解。
    2.增稠工艺  调整液体洗涤剂的黏度是产品制备中的一项主要工艺。根据产品标准要求,确定活性物的含量,选择一些有利于增稠的活性物。首先应考虑到的是脂肪酸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要选择一些烷基醇酰胺。对于透明型产品,加入胶质,有机增厚剂或无机盐类,控制产品的黏度和乳浊点应同时考虑。控制乳浊点首先要选用浊点较高的活性物或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大的活性物。用氯化物、氯化铵前后调节产品黏度是很方便的,加入量为1%至4%,边加边搅拌,不能过多。乳化型产品的增稠比透明产品增稠更容易一些。最常用的增稠剂是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一些天然胶逐步被合成产品代替。

pH值的调节


   在配制液体洗涤剂时,大部分活性物呈碱性。一些重垢型液体洗涤剂是高碱性的,而轻垢型碱性较低,个别产品如高档洗发香波、沐浴液及其他一些产品,要求具有酸性。因此,在液体洗涤剂配制工艺中,调整pH值带有共性。
   pH值调节剂一般称为缓冲剂,主要是一些酸和酸性盐,如硼酸钠、柠檬酸、磷酸和磷酸氢二钠等。选择原则主要是成本和产品性能。
   各种缓冲剂大多在洗涤剂配制后期加入。将各主要成分按工艺条件混配后,作为液体洗涤剂的基料,测定其pH值,估计缓冲剂加入量,然后投入,搅拌均匀,再测pH值。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时再补加,就这样逐步逼近,直到满意为止。对于一定容量的设备或加料量,测定pH值后可以凭经验估算缓冲剂用量,制成表格指导生产。另外,产品配制后立即测定pH并不完全真实,长期储存后产品pH值将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在控制生产时都应考虑到。
   总之,液体洗涤剂产品质量强调生产现场管理,确定以上几个质量控制点和关键工艺,层层把关。严格按配比和顺序投料,计量要准确,温度、搅拌条件和时间等工艺操作要严格,中间取样检测要及时、准确。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不进入生产过程,或者调整配方,保证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