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门窗是重要的建筑外围护结构之一,它具有遮风挡雨、隔热、保温、隔声、采光、通风、防尘、防盗等功能,对建筑外立面和室内环境有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室环境的优劣及人们的身心健康。
建筑门窗行业的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居住、娱乐、消遣、公共建筑等需求大国,更是目前世界建筑门窗生产、使用第一大国。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门窗产品年产量约4亿平方米左右,其中塑料门窗占45%左右,铝合金门窗及其他门窗占55%左右。
目前我国门窗生产企业近万家,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集团化公司,设备先进,有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和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市场发展占绝对优势,承接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呈良性循环态势。第二类是中、小型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一定比例的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小型门窗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市场竞争力,所面对的是房地产业和装修业,其发展规模和企业的兴衰完全依赖建筑业。第三类是大街小巷的门窗加工点,仅有一台退役的焊机或者根本无任何设备,虽然质量差,但价格便宜,面对的是装修商、旧房改造及乡村地区,有很大的市场。因此我国门窗行业的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前的状况相似,市场竞争还未进入正常轨道,门窗质量还没有最终被消费者重视,致使门窗行业很难打造出品牌产品。
目前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小,管理工作薄弱,产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门窗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再加上产品雷同性强、资金所需较少等原因,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基本由农民工组成,没有经过严格技能培训,人员素质偏低,质量意识淡薄,不熟悉产品标准。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产品标准,不具备检验手段,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技术管理人才,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阻碍了门窗产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2.无序竞争给劣质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大部分门窗企业都是根据市场与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选用不同材料,生产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产品。有些小型企业虽然具备了专用设备和加工工具,但由于缺乏对制作技术和对产品标准的深刻认识,生产中就会出现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现象。再加之融资体系不健全,一些企业垫资负债经营,而产品的利润空间又有限,企业便采取降质压价,无序竞争以获得生存空间,造成建筑门窗市场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
3.专业人员短缺将成为门窗行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门窗行业长期处于人才短缺状态,所以一些企业虽然具备了完善的设备,但由于生产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检测设备形同虚设,进厂材料不把关,工序质量不控制,成品出厂不检验,因此门窗质量不容乐观。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新建企业的增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将成为门窗行业发展的“瓶颈”。
对策与前景
1.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等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速产品质量的升级,形成广泛的品牌市场。建议国家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促进行业结构调整,限制小规模、低水平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加大对生产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有雄厚技术实力和先进管理模式的企业以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从根本上扶优治劣。加强市场管理,提高行业素质,规范市场行为,尽快净化门窗市场的经营秩序。企业也要加强行为自律,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在产品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上寻求发展空间,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公平、公正、有序、诚信的市场体系。
2.针对目前存在的企业规模小、设备闲置率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低质、低价无序竞争的局面,实行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行业间的企业联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充分扩大服务范围,使居民装修、农村改建的市场空间成为门窗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技术投入与创新,使企业的规模扩建随效益递增呈成本递减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互补共赢。继续实施和推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树立品牌产品,通过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开拓更大的市场。
3.掌握国际行业前沿技术,进行有效的技术储备,制定规范的经营策略,建立强有力的营销网络和通道,走联合发展之路,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根据国家“十一五”纲要,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这给门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国家倡导环保节能、“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大好机遇,将会促进门窗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科学技术的进步,门窗产品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将更注重节能环保、质感淳朴、美观舒适等。新型节能的断热铝合金门窗、高档塑料门窗、中空玻璃、优质的五金配件等产品的使用比例将大大提高。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机遇将给门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