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电热水壶小型企业合格率仅
2006-08-25 1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组织相关单位对电热水壶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检查人员共抽查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4个省、直辖市23家企业生产的23种产品,合格1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2.6%。
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2.9%;小型企业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较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6.7%。
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保护使用者在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标准要求使用者不能触及到器具的带电部件,防止发生电击的危险。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该项不合格。主要是控制面板上的PVC膜可用手将其撕掉,将PVC膜撕开后,由于指示灯处的开口较大,使用者能够触及到指示灯的带电部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
输入功率不合格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输入功率不合格。主要是没有根据产品的实际功率进行标称,造成实测输入功率偏差大于标准+5%的要求。输入功率过大,使用者在根据器具的额定功率配相关供电回路容量的时候,会造成过载的危险,从而引起供电回路的发热,造成绝缘老化、受损,长期运行会引起短路。
耐潮湿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耐潮湿不合格。主要是对电热水壶的基座进行淋水试验后,电气强度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使用者在正常使用器具的时候有可能造成触电的危险。
非正常工作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3种产品非正常工作不合格。主要是没有安装适当的热断路器,或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当这些产品在干烧、故障等非正常条件下工作时,热断路器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发生发热管烧断、烧穿等现象,造成绝缘损坏或带电部件外露。
个别产品的结构存在缺陷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存在结构缺陷。主要是产品设计错误或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无绳壶基座的排水孔太小,导致电热水壶内部的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绝缘程度降低。
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线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该项不合格。主要是电源线长度过长,超过了标准0.75m规定值的要求。
接地措施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接地措施不合格。主要是接地无防松措施,接地不可靠。接地是作为基本绝缘的最后保护措施,如果接地无防松措施会造成接地不可靠,当绝缘损伤时,电流就不能可靠地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对使用者将可能造成触电危险。
螺钉和连接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一种产品螺钉和连接不合格。主要是外壳固定螺钉连接不可靠,进行扭矩测试时,螺钉打滑。
标志和说明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抽查中有8种产品标志和说明不合格。主要是说明书上缺乏电热水壶的相关警告语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