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遏制家用洗衣机总体质量下滑——家用电动洗衣机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8-02-2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行业状况

   我国家用洗衣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从初期、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其产销量从1979年的18000台发展到2006年的3500万台,产量增长了1950倍,上个世纪末期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城镇的拥有率超过96%,其中大城市的普及率已达到99%,现已出现许多一户两机的消费者。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乡村城市化水平进程的加快,其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2006年农村的普及率已接近40%。

   从品种上说,搅拌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在我国均有企业生产。目前,全国家用洗衣机企业超过100家,企业类型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国营企业为主导,发展到目前国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国独资企业、民营企业并存的状态。目前年产量超过300万台的企业2家,超过200万台的3家,超过100万台的6家。在这100家生产企业中大多数年产量在20万台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在10万台以下。生产工艺落后是这些小型企业的共同特点,但总产量已超过了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产品质量问题发生较多。

    通过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及安全认证制度的实施,我国家用电动洗衣机产品总体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下图是2000年以来国家监督抽查检测情况曲线图。

质量病灶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民营企业进入家用电动洗衣机行业,其产销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国营企业的转制,使得目前家用电动洗衣机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近几年来的价格战,加之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较大的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将技术含量较低的波轮式家用电动洗衣机转向中小企业定牌生产,而有些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则采取了偷工减料、使用劣质零部件制造家用电动洗衣机。由此而带来的后果是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的严重事故。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也逐渐增多,这也表明了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其产销量的增加也使得我国家用电动洗衣机的总体质量开始下滑。2007年的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也明显反映出这一态势。

   目前,小型企业的产品以波轮式双桶洗衣机为主,且主要在三四级市场销售,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低价格和盲目标大额定容量。通过多年来的检测和监督抽查发现,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洗净性能普遍偏低、整机使用寿命普遍偏低、使用时电机温度过高使其绝缘性能下降、防水性能偏低、放触电保护结构问题较多、整机质量稳定性不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企业领导只追求利润,不重视产品质量,竞争手段首选降低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标洗涤额定容量

   消费者总是喜欢容量大、价格低的产品。企业就是利用了这个消费心理,在价格和机型不变的情况下标大容量,价格就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许多5.8kg、6.8kg、7.8kg、8.8kg的系列机,主体机型就是一个,有些也只是换了一下电机,就派生出了一个系列,这其中7.8kg、8.8kg的机型的洗涤性能比前两个肯定降低许多。

    2.使用低质零部件

   近年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使得家用洗衣机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者使用廉价的低质零部件、在注塑件中加大回收料的用量,使用了这些零部件以后,整机的使用性能必然下降。整机的损坏首先表现在零部件的损坏上,从而使得整机寿命降低。

    3.电动机质量问题较大

   电动机是洗衣机的心脏部件,也是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块,许多小型企业多采用质量低劣的低成本电动机,其效率低、使用时温度高,直接影响洗涤效果,间接影响电机本身及周围部件的绝缘性能。

    4.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

   小型企业受企业技术水平和成本的限制,多在用模仿式设计,也就是抄袭别的产品,在模仿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造成了结构不合理,例如将排水挡板的高度降低、减小排水孔的面积,从而造成整机的防水性能降低。

    5.外壳防触电保护结构设计不合理

   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在外壳用料上做文章,例如降低外壳厚度、加大散热孔面积,加上企业技术人员对标准理解不到位,其厚度降的过低、开孔过大造成了产品外壳的防触电保护不符合标准要求。

    6.企业管理问题多

   家用洗衣机的生产是工业化的规范性生产,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只有做好过程控制才能使每一个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小型企业多采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加之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淡薄,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全凭生产者的自觉性,因此,其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较差,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

    对症下药

   目前,我国家用电动洗衣机行业的小企业只要领导重视就能够将质量提高,但这些企业没有自主品牌,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因此,提高这些企业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市场监督和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提高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要加大对定牌产品的管理力度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双桶洗衣机70%以上是由定牌企业制造的,定牌洗衣机品种有从普通双桶洗衣机,向全自动洗衣机转型的趋势,制造规模、范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我国除海尔等少数厂家和某些国外品牌产品制造商以外,许多企业为了扩大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降低生产成本,纷纷以OEM方式,寻找大批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组装其品牌产品,这一现象十分普遍。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国内众多品牌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产品是由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生产的。在对这些定牌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中,可能会遇到产品认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但这些产品往往又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产品。如果放松对这些定牌产品的质量监督,势必造成在产品质量监督领域内出现真空地带,因此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定牌产品的监管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2.质量监督要安全和性能质量同时抓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安全强制认证是我国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在进行安全认证的同时,对产品性能质量也要抓好,配合2007年3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的能效标识制度,加大对产品性能质量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虚标、乱标能效等级的违法现象,使广大消费者不仅买到安全的产品,同时还能够买到具有良好使用价值的产品。

    3.搞好普法和标准的宣贯工作,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

   在质量监督的过程中消费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消费者的质量意识提高,才是我国产品质量提高的根本。因此,要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GB 4706.24-200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洗衣机的特殊要求要求》、GB 4706.26-200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脱水机的特殊要求要求》、GB/T4288-2003《家用电动洗衣机》等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要使生产者提高对产品标准的认识和重视,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使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相关技术部门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搞好对企业的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任务,同时也有责任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相关产品质量和行业发展动态的信息,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简介:

    鲁建国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检验部部长,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器具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

    1983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 轻工机械设计专业。

   1985年开始从事家用电器的科研、标准、检测工作,在全国性技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

    GB/T 4288-2003《家用电动洗衣机》、GB/T20292-2006《家用滚筒干衣机性能测试方法》、GB/T 20291-2006《家用真空吸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20290-2006《家用电动洗碟机性能测试方法》等20多个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GB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宣贯教材《家用电器质量检验》主要编写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