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陶瓷砖产品 合格率为89.7%
2008-02-2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陶瓷砖产品 合格率为89.7%

大型企业合格率100%个别产品破坏强度、断裂模数与吸水率不合格

    ■数据统计

   陶瓷砖按用途分为外墙砖、内墙砖、地砖等。按釉面状况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特点是强度高、耐磨、寿命长、耐水、耐腐蚀,广泛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陶瓷砖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1个省、直辖市136家企业生产的136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9.7%。

   此次抽查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00-2006《陶瓷砖》和强制性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的要求,对陶瓷砖产品的尺寸、破坏强度、断裂模数、吸水率、放射性及产品标志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100%;二是所检陶瓷砖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全部合格。

    ■两项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产品破坏强度与断裂模数不合格

   破坏强度、断裂模数是陶瓷砖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抽查中有个别产品破坏强度与断裂模数低,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破坏强度与断裂模数不合格的产品在使用中容易开裂、破碎。

    个别产品吸水率不合格

   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吸水率低,一般情况下陶瓷砖的强度相应较高,耐磨性和抛光砖的光泽度指标性能较好。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吸水率不合格,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主要是陶瓷砖烧制温度低,时间短,导致坯体空隙加大,在使用中容易产生裂纹或剥落。

   另外,佛山市圣陶坊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辉鹏陶瓷有限公司在国家监督抽查中拒绝抽查,其产品质量按不合格论处。

    ■专家建议

   就“吸水率对陶瓷砖产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一问题,编者请教了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建材检验部的专家王珉和张羽千。

    吸水率的含义

   吸水率指标反映了陶瓷砖产品的密实度和烧结状态,不同品种的砖具有不同的吸水率范围。根据吸水率大小将陶瓷砖分成陶质砖、炻质砖、瓷质砖。吸水率范围是目前对陶瓷砖产品分类的重要标志,也是对陶瓷砖产品使用的一种指导性指标。国标GB/T4100-2006《陶瓷砖》中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界定。

    吸水率不合格对陶瓷砖使用的影响

   1.地面用砖要求采用吸水率小的瓷质砖(≤0.5%),此类产品具有强度高、易清洁、耐沾污、美观等特点,如果吸水率不合格(吸水率大于指标要求),则会造成砖体易碎、易污染、不易清洗等问题。

    2.外墙用饰面砖要求采用吸水率大于瓷质砖、小于陶质砖(0.5%

   3.厨卫间墙面用砖一般要求采用陶质砖,即吸水率大于10%的产品,但吸水率最好不大于20%。由于厨卫间的特殊使用环境,要求使用的陶质砖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和与墙体的黏贴牢固性,一般采用釉面砖,如果吸水率不在以上规定范围内,将不适合厨卫间使用,会造成砖体吸湿性差,甚至脱落等现象的产生。

   4.厨卫间地砖则要求采用炻质砖,以保证砖体的强度和防滑性。如果吸水率不合格,将会出现砖体断裂,或者防滑性差、吸湿性差等情况。

    生产企业对陶瓷砖产品吸水率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首先应根据国家标准GB/T4100-2006《陶瓷砖》要求,对不同种类的陶瓷砖选择正确、适合的原材料配方、研磨工艺等参数,从而保证在原料、粉料的准备上达到各种不同砖的工艺要求,把好生产第一关。

    2.成型工艺中选择与配方相匹配的相应压力的成型机,从而保证半成品的合格率。

   3.烧成工艺是控制的重点。根据砖品种的不同,制定严格正确的烧成温度、烧成时间,不能为了节约成本,不适当地降低烧成温度或减少烧成时间,从而造成陶瓷砖的吸水率不合格。

   4.不同的砖有规定的吸水率范围,吸水率过小或过大都是不适当的。过小将会加大生产成本,过大则导致砖的整体质量下降。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