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卷材产品 合格率为94.6%
低温弯折温度、断裂拉伸强度单项符合率达到100%
数据统计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浙江等17个省、直辖市81家企业生产的84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4.6%。
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173.1-2006《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规定的要求,对建筑防水卷材的外观尺寸、可溶物含量、拉力、低温柔度(低温弯折温度)、撕裂强度等1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连续的国家监督抽查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加强了质量管理。此次抽查的可溶物含量、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纵向)等项目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低温弯折温度、断裂拉伸强度单项符合率达到100%;二是有4种获国家免检的产品,所检项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项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
个别产品可溶物含量不合格
可溶物含量是区分防水卷材厚度的重要指标,可溶物含量不足的产品,厚度及耐久性能不易有保障,在使用过程中,耐老化性能差。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可溶物含量不够,降低了产品的防水功能。
个别产品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不合格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是防水材料受拉伸后在最大拉力时的伸长增量与原长之比,是体现材料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规定,聚酯胎I型产品的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必须≥30%。抽查中有个别产品最大拉力时延伸率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这样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基层发生变形,材料就会被扯断或裂开,容易出现渗漏。
个别产品加热伸缩量不合格
加热伸缩量是防水卷材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加热伸缩量不合格,在使用时遇到高温,产品容易变形、收缩或隆起,使用在基材上容易引起撕裂,产生渗漏。
专家建议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建材室赵颖峰
关于建筑防水卷材产品可溶物含量不合格的危害、原因及企业在生产中如何避免等问题,编者请教了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建材室专家赵颖峰。
赵颖峰称,可溶物含量是指单位面积沥青防水卷材中可被四氯化碳等溶剂溶出的材料的重量,作为GB18242标准规定的强制检验项目(标准的第一号修改单又把可溶物含量项目改为出厂检验项目),该指标是保证卷材中沥青及SBS胶的加入量。以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卷材)为例,可溶物(主要是沥青和SBS胶)在卷材中的含量是卷材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可溶物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卷材的厚度、低温柔度、抗裂性和自愈能力的好坏。可溶物含量不合格会产生以下危害:
首先,容易导致产品厚度不达标。可溶物含量不合格的产品,厚度不易有保障,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施工性能,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次,产品的低温柔度性能变差。一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严格执行工艺配方要求,减少改性材料SBS胶加入量,甚至全部用再生橡胶粉代替SBS胶改性。这样不仅达不到产品的改性要求,更大大降低了产品在低温下的防水性能。
再次,导致产品的抗裂性和自愈能力下降。沥青防水材料的特点是有自愈能力,耐老化,这是任何高分子防水材料所不能媲美的。如果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的沥青含量低,防水层太薄,开裂后的自愈能力就越差,反之则能提高抗基层开裂能力和自愈能力。
造成可溶物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厂家不严格按照工艺配方进行生产,一味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一些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沥青和SBS胶的使用量,或大量使用废胶粉(市场上废胶粉的价格远远低于沥青和SBS胶)作为原料,这样虽然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但也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
综上所述,企业为了避免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把好原料关,对采购的沥青、SBS胶等原料必须进行检测,确定其符合相应品级;第二,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调整好自己的配方,必须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生产;第三,企业必须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建立相应实验室,对出厂产品进行出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