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徐福记开放整个食品生产加工流程演示食品安全360度无缝监管
2008-12-25 16:10: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徐福记国际集团所属的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向社会开放其整个食品生产加工流程,演示其食品安全360度无缝监管操作系统。此举向人们证实,“中国食品绝对没有国际社会想象的那么悲观,绝大部分规模以上食品厂商是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徐福记总裁徐乘如是说。

    食品安全的中国样本

    据了解,截至2008年11月底,徐福记国际集团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的年度产能达273000吨,旗下拥有97家销售分公司,13700个直接掌控的零售终端遍布全国各大卖场、超市和快速消费品通路;2007年营业额达31亿元以上,成长为中国糖点行业的标本企业。在中国号称45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徐福记以无可争辩、首屈一指的“多品项同一售价”的核心商业模式开创中国食品业界记录;以食品安全360度无缝监管理念及其整套操作系统演绎了中国食品形象的中坚角色,在国内外捍卫了中国食品安全的主流形象,更连续10年(1998-2007)缔造了糖果市场销售第一名的佳绩。

    有关食品安全专家曾经表示,食品安全零风险是不存在的,就像出门走路一样,摔跤也是有可能的;食品的安全风险确实难以避免,比如说食品化学污染可能是最让我们困扰的问题,几百上千种化学物品天天都在被发明生产出来……问题在于各个方面特别是当事企业应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处置立场以及由此而显示的企业公民责任形象。

    事实上,在2007年10月进入内地市场 15周年之际,徐福记在食品业界首次导入“中国制造”和“食品安全”的敏感主题,首度向全国媒体开放其整个食品生产加工流程,演示其食品安全360度无缝监管操作系统。

    高端检测设备成食品安全守护神

    针对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企业如何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安全问题,徐福记创办人之一的执行董事徐沆介绍说,徐福记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即刻投入三聚氰胺自主检测能力的设施及配备的全面扩充实施,进而斥资220万购入全球最尖端精密的液相质谱仪(美国安捷伦6410B),三聚氰胺检测质可达0.1ppm。从而彻底杜绝了以后食品生产环节中的“三聚氰胺隐患”,徐沆把这台设备称之为“食品安全守护神”。据了解,除采购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外,徐福记还同时成立专责部门,深入研究全球各主要食品安全标准,如美国FDA、欧盟及日本厚生省等,未来不排除在国标之外,参考这些标准扩大作为企业标准的依据。

    徐沆说,食品生产加工是一项良心事业,掌握源头、控制过程、检验产品是他们品质管理的基本原则。徐福记通过了HACCP和ISO9000认证,5大类产品均通过了QS认证。为确保源头的卫生安全,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添加剂均进行备案登记,制定了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采购标准(原料不含转基因成分,低反式脂肪酸的油脂、膨松剂不含铝);建立了供应商考评机制并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直接向厂家采购,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对进货进行分类抽检,重点监控安全、卫生和核心指标;在过程控制方面,采用自动化流水线减少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生产车间按照GMP要求配置,按HACCP要求进行管理;配置日处理2.5万套工作服的系统(清洗、消毒、烘干、配送),配备了280多台、货值3000多万的在线自动计量、X射线或金属检测机,建立了由班长、组长、主任逐级对控制点进行检查、确认、审核的三级管控制度;检测中心投入300多万,购置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200多件先进的检测设备,开展的检测项目超过140个,此外还设立包装材料检测室;月均检测样品超过6000多批次;建立了从原料到销售的批次管理系统,每年的召回演习可在4小时内完成;所有生产批次的样品保存在300m2样品追踪室,月均品质追踪批次超过1000个;建立退货暨回收产品的管理规定,配置环保高温焚化炉焚毁退货产品,防止被不当利用;三废处理方面,严格按法规要求处理,达标排放;出口外销方面,通过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建立出口产品电子监管和视频监控体系、并严格按出口国法规要求进行生产、所有出口产品100%张贴CIQ标志、所有出口产品100%合格。

    “三聚氰胺事件”将推动中国食品快速发展

    早在去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应组织各类媒体尤其是境外媒体到名优企业和检验机构采访,更多地了解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主流,树立“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不过,倡议过去多时,目前公众除了获悉徐福记同年积极响应之外,似乎并无其他食品企业从容接招。对此,业界同行和一些专家普遍表示,当绝大部分食品同行对媒体唯恐避之不及时,徐福记国际集团截然相反的开放姿态和阳光举动,充分彰显对其自身食品安全的自信,一度备受消费者和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当然,期待众多食品企业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担当中国食品的整体形象。

    对于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食品影响和冲击的评估,大多数的公众和专家都认为是巨大和深远的。而徐福记总裁徐乘则认为,三聚氰胺事件虽然是个危机,但该事件也是个极为难得的“机遇”。他认为这一事件将会带动中国食品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事件之后不仅将淘汰为数不少的不规范食品企业,并让中国的食品安全门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国内众多大型规模化的食品企业则加大对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并让中国的食品提速进入世界食品标准,提高中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品质地位和增加中国食品的话语权。从这些后续预测来看,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短期危机但更是一个长期“机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