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四川省达州市质检中心 全力打造一流质检技术机构
2009-03-09 15:57: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质检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以“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机制活检”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一流质检技术机构。

    坚持科技兴检

    检测报告是质检中心服务政府及社会的载体。为了全面提高检测报告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达州市质检中心建立了检测软件自动化办公系统。该软件从样品的录入、检测指标、检测人员、检测时间要求等流程全部实行电子信息化,凡是重要的、时效性强的样品,软件都会自动提示。检测软件的应用既提高了检测报告时效,又降低了差错率,保证了检测报告质量。

    加大设备投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该中心自成立以来,每年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投入总收入的15%以上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目前总投资已达600万元以上。实验室现有设备600余(台)件,其中气质联用设备、气相色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原子吸收光度计等设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今年,中心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拟进行气体检测项目、食品检测项目和轻工检测项目3个方面的设备投入。在气体检测项目上完善天然气的水露点,液化石油气的残留物,建立医用氧气、工业氢气、氮气、溶解乙炔等气体共计31个项目(或参数)。在食品检测项目中,该中心以现有食品检测仪器设备为基础,建立完善食品的食品添加剂、脂肪酸成分、蜂蜜掺假等200余个参数(项目)。在轻工检测项目中,他们以建设恒温恒湿间为主要手段,新增卫生纸、信封、人造板、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等产品的170个参数。

    坚持人才强检

    达州市质检中心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以“双推双选,竞争上岗”为主体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报名、公开演讲、集中考试、集体评议、领导评议等方法,选择政治思想合格、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员作为中层干部。在产生各部门负责人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各部门组成人员。

    加强人事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岗位准入制度》、《轮岗管理办法》、《人员分流管理办法》、《临聘人员管理办法》、《交流人才激励制度》等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

    抓好职工教育。该中心以提高职工适应能力为目的,以提高职工生存技能为手段,不断创新职工教育方式,促进中心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8年,该中心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满足实际工作的技能需求为目标,创新实施职工教育。他们一是利用自筹资金建立的达州市质检中心质量检验网开展职工教育,有效解决工学矛盾。二是成立职工网校,利用网站组织职工自学。三是制定网校学习计划及制度,建立月考评机制,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目前,该中心各部门已在中心网站学习网上下载教材100篇,自编学习教材200篇,开展岗位轮换培训活动10次,收集学习心得100篇,学习效果显著。

    坚持机制活检

    倡导企业文化。该中心确立了“与人为善,诚信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五多、五少”、“九要、九不”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编写了《企业文化手册》,在全中心广泛宣传、普及推行,使单位逐渐形成共同的信念、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统一的行为规范,促进质检事业蒸蒸日上。此外,该中心在弘扬和传承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效能建设精髓,提出了“真文化”理念,即工作用真功,服务用真心,为民用真情。他们在真文化氛围下的真情服务感动了社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建立岗位管理责任制,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过渡,促进中心工作秩序健康发展。2007年,该中心在全省技术机构中率先实行效能革命,在后勤及检测部门推行岗位管理,建立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开发绩效工资制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008年,他们认真开展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着眼长效”原则,重点在解决问题、提高素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达到了“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的目的,效能建设活动成效明显。

    同时,该中心在检验室建立主检资格制度,实行检测后勤细化和量化考核。根据管理的需要和检测部门后勤事务的工作量,在检测部门内部分设十多个兼职后勤岗位,实行两级监督,确保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了检测报告的质量。《监督与选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