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盛产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钢铁,还有汽车。是的,这是瑞典人心中的骄傲,同时,这也可能是上帝赋予的一种天然资源巧合:用最好的钢铁制造最结实的汽车。但是如果没有设计师的头脑,这两种天然资源也不可能融合成一位不坏金刚:沃尔沃。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透过一辆汽车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德国人严谨、美国人霸气、法国人浪漫,而日本人务实。对身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的瑞典人而言,“冷静执着”应该是这个民族最佳的注脚。因为冷静与执着,北欧汽车巨人沃尔沃汽车才会始终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发领域整整82年的时间。
从安全、环保、节能到动力、电子等系统的研发,低调的沃尔沃汽车面对全球汽车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其实从不曾放弃自己最大的梦想——“研发出不会发生碰撞的汽车”。如果沃尔沃汽车最终能如愿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不仅是对其多年来坚持研发最好的回报,对整个汽车行业而言更是莫大的福音。
铁骨:安全像钙一样增加
了解沃尔沃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知这个安全至上的品牌为什么要从画笔开始强调安全。
瑞典是一个拥有着丰富木材、铁矿和水利资源的迷人国度,钢铁制造业很早就成为该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沃尔沃”(Volvo)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含义为“滚滚向前”,在中国曾一度被翻译为“富豪”。在它成为汽车品牌的名称之前,从1915年起一直是瑞典SFK公司所生产的滚珠轴承商标。
1924年一个夏日的傍晚,在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两位来自SFK公司的瑞典人不约而同地先后走进一家名为斯图雷霍夫的餐厅用餐。酷爱汽车的两人点了一盘龙虾后畅谈了很长时间。在这盘载入沃尔沃史册的龙虾陪伴之下,工程师古斯塔夫.拉尔森(GustavLarson)和会计师阿瑟.加布里尔森(AssarGabrielsson)发现,对方在筹划、制造瑞典本土汽车方面的想法有着惊人的一致。他们都相信,以品质优良的瑞典钢铁打造的汽车必定能以高品质击败当时风靡全球的美国车,同时能创建汽车领域全新的标准。
三年后,第一辆型号为“OV4jakob”的沃尔沃汽车成功下线。当时由于新车的变速箱装反了,以致于车子只能以“倒车”的方式前进。这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拉尔森的兴致,他甚至还对工厂主管开玩笑说:“瞧,他们把辔头装到马尾去了!”当时这辆汽车上已完整地显示了沃尔沃商标完整的三部分内容,并一直沿用至今。
沃尔沃成立伊始,古斯塔夫.拉尔森和阿瑟•加布里尔森就敏锐地觉察到,坚持安全研发才是公司的制胜法宝与策略。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并无多少特别之处,但在二十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其他人将造型设计、操控性能、动力性能视为汽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时,沃尔沃的决策层们却已经预测到,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飞快提升,绝对的安全性才是汽车行业发展最终追逐的目标。
思维如此超前,也和北欧的特殊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北欧临近北极,长年冰雪不化,加上瑞典中央山脉高大,东西部始终没有打通,从东部的A点到西部B点必须要从北到南走很长的迂回高速山路才行,长时间的交通出行和恶劣环境对汽车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也是北欧客户对行车安全最为重视的原因。
1936年,阿瑟.加布里尔森发出了一份由他亲自署名的销售手册,古斯塔夫.拉尔森在这本手册关于处理技术问题的章节里,首度提及“安全”对沃尔沃汽车的重要性:“汽车的主要设计是用来由人驾驶并且运载乘客的,安全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是我们设计过程中最基本点准则,而这样的准则永远适用。”
安全,以见诸书面的形式正式成为沃尔沃的核心价值。这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始终贯穿于沃尔沃的整个发展历程,多年来大量经费都投入到了安全研发之中。
上世纪四十年代,沃尔沃在PV444型汽车上配置了胶合挡风玻璃和安全车厢的框架机构等创新安全配置。1959年,沃尔沃推出了由尼尔斯.博林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并无偿将技术提供给其他厂家使用。三点式安全带是人类汽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影响了整个汽车世界。
1962年,沃尔沃荣获了第一个安全奖,此后各个安全方面的重要奖项接踵而来,如麦克王子道路安全奖、欧洲碰撞四颗星奖、英国房车赛总冠军等。1967年沃尔沃推出世界上第一个逆向儿童座椅,1991年推出SIPS侧撞保护系统、全球首创的充气帘技术等等,都是在安全研发方面独特且重要的成果。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82年的安全创新研发像人体成长的钙质一样,让沃尔沃从孩童成长为巨人,而它的安全骨骼无疑是最强壮的。
钢筋:碰撞,再来一次
有传言称,沃尔沃曾在历史上使用死刑犯的尸身进行碰撞实验,这显然是个异想天开的神话。但沃尔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碰撞实验室,以及众多4S店里防弹玻璃的射击实物展示却是真的。沃尔沃创始人古斯塔夫.拉尔森和阿瑟.加布里尔森曾说:“车是人造的。无论做任何事情,沃尔沃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安全。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永远都将如此。”
经过沃尔沃几代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在用户中长期形成的好口碑为沃尔沃塑造出“全世界最安全轿车”的形象,如今的沃尔沃早已成为安全的代名词。其多年来遵循的研发重要安全原则是:基本宗旨为协助司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事故不可避免,就设法保护全体乘员的安全;同时关注对方汽车内乘员以及道路上的行人和骑车人的安全。
依据这几个原则,沃尔沃在安全研发方面有三个突出的关注点:汽车、交通情况与人。这三点构成了一套全局性的完整理念,包括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行人安全与车主人身财产安全等等。
为达到保护司机、乘员和行人的目的,沃尔沃一直坚持从实际的交通环境和多种碰撞试验中获取数据,用于持续的安全技术研发。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与成立近40年的沃尔沃汽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心,是其在安全研发方面最重要的机构。
2000年,投资6.5亿瑞典克朗建造的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在瑞典第二大工业城市哥德堡郊外落成。该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测试设备与全球最先进的碰撞实验室,迄今为止已完成了三千多次的汽车碰撞测试。每年都要进行大约450次碰撞测试。
在碰撞实验室中,沃尔沃所做的一切都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碰撞时的情况,无论是计算机模型运算还是实车碰撞实验,都是沃尔沃安全研发中最重要环节。安全中心总监斯特凡.尼尔森(StefanNilsson)说:“我们先分析真实的交通事故,然后在实验室里进行情景再现,并测试新的安全系统。这样才能改进汽车的安全性,使汽车在现实交通状况中更安全。”
这座大规模的碰撞实验室拥有一条154米长的固定加速轨道,以及一条重达600吨、长约108米并可利用气垫技术,在0~90度之间进行角度变换的移动轨道。这两条轨道最高试验速度可达到100km/h,接受碰撞的两台车都能同时处在高速的运动状态中,而目前全世界能完成这种实验的实验室仅此一家。先进的激光技术则能确保每个测试进行的精度都能精确到毫米。
固定轨和移动轨可结合使用,进行不同力度、角度和速度的碰撞模拟试验,并能模拟现实中包括头部碰撞和人体侧面碰撞在内的前部碰撞。可移动加速轨道的远端是真实的山体,车辆也可以在这里模拟失控撞上岩石的情形,这种情况在冬季冰封的北欧时有发生。
实验室里还有一个重达850吨由混凝土和钢材制成的固定屏障。当一台2吨多重的XC90以90km/h的速度正面撞上屏障时,它产生位移只有0.01毫米。但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屏障便可以神奇地在气垫装置的驱动下,像小孩玩的积木一样在实验室中自由改变角度或者移动位置。
“不是所有事故都很完美地以面对面或者90度角发生碰撞,各个角度都有可能,而安全中心能将真实世界的因素一一考虑进去,”斯特凡.尼尔森指着碰撞实验室里一条随时可能窜出车的隧道说,“那里是整个安全中心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这个隧道几乎每天都会高速窜出一辆全新的沃尔沃汽车,然后与一台以相同速度迎面驶来的、譬如XC90或S80之类的车相撞,这种只会出现在电影里的惊险场面每周都要上演近10次。
发生在任何情形下的碰撞在实验室都能进行。譬如一头重达1.5吨的麋鹿——北欧传说中圣诞老人的交通工具——在汽车以时速90km/h时行驶时,突然正面撞到你的挡风玻璃上。此时,安装在碰撞位置上下、左右及车内外的30台高速摄像机会拍摄下整个真实的碰撞过程。碰撞试验假人身上也装备了同样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记录下人体反应。这些在安全中心碰撞试验中使用的不同年龄、大小的假人,代表着从婴儿到成人的不同阶段。另外还有针对不同碰撞条件的假人,例如正面碰撞假人、侧面碰撞假人以及特别设计的后部碰撞假人。
碰撞实验室还拥有一台能进行模拟碰撞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在不损害车身及内饰的前提下,在电脑里对车辆进行反复测试。即使在原型车研制出来以前,也可在电脑里进行安全测试。这不仅实现了对一种碰撞情况的多次模拟,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设定多种参数。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每天可以进行45次以上的模拟碰撞试验。沃尔沃在碰撞实验室进行真实碰撞测试的目的,除为了解不同类型的碰撞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伤害外,同时也为了证实超级计算机模拟碰撞后得出的数据是否准确。
同时,实验室还能通过碰撞模拟装置有针对地对车辆进行碰撞试验。譬如针对车子的内饰,可保持内饰不变但单独强化试验用车的车身。碰撞模拟装置还可以在不损害车身的情况下,反复模拟真实世界中车身侧倾的事故与不同类型的碰撞。它还能利用10个活塞代表车身的不同部位,模拟重物嵌入乘客舱的情况。碰撞实验室还可以模拟出不同的交通环境和室外情况,进行包括翻滚试验和后部碰撞在内的一系列试验。
为保证自己生产的汽车在碰撞中拥有最佳表现,除按照相关机构如Euro-NCAP和IIHS的要求对汽车进行安全测试以外,沃尔沃汽车还让安全中心对沃尔沃车型进行额外的碰撞测试。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每一款新的沃尔沃车型要接受不少于100至120次的碰撞试验。这其中需花费的大量研发经费,数目往往高得令人乍舌。
耐心:经验挽救生命
“经验挽救生命”,这是沃尔沃汽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心一直坚持的信念。如果没有80年来对安全事故的研究和耐住寂寞潜心研发的精神,沃尔沃也不会有“最安全的车”这样的口碑。
1969 年深秋,凭借着两年前基于Volvia(沃尔沃的保险子公司)提供的数据所完成的重大事故研究,沃尔沃在瑞典组建了一个针对于卡车和大客车的事故研究小组。一年后,又组建了一个针对轿车的交通事故调查小组,这便是沃尔沃汽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心的前身。
其实,沃尔沃汽车交通事故调查小组的成立可追溯到六十年代初期。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NilsBohlin)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后,相继应用到沃尔沃所有车型的前排座椅。几年后,公司开始着手调查这种新式汽车安全带在减少乘客伤害中的作用。调查始于1966年,涉及一年中瑞典国内所有与沃尔沃汽车有关的交通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安全带使人受伤的几率减少了50%。沃尔沃研发部门通过这次调查清楚地认识到,在事故中观察和了解碰撞对汽车和乘员造成了哪些实际影响非常重要,收集资料与积累经验将有助于引导未来产品的安全以及各方面的研发工作。
于是,沃尔沃决定在1970年成立针对轿车的交通事故研究小组,这也是全球汽车制造商第一次成立属于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总部基地位于瑞典哥德堡,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总部周围100公里内发生的严重车祸中有沃尔沃的车型,SOS紧急服务便会第一时间通知研究小组。事故研究小组至少会派出一人到达事故现场,在情况允许时警察甚至会等沃尔沃汽车的专家赶到后再清理现场。
专家们到现场后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将测量数据和拍摄的照片记录在案并询问警察、目击者与当事人。现场调查结束后,事故车辆会被送到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做更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这些调查的同时,沃尔沃还会收集其他宝贵的信息,比如车中乘员的受伤情况等,为下一步的安全研发做准备。事故研究中心认为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更多有关事故成因和后果的实际经验,而这些经验随后可以运用到产品的研发之中。
对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事故如高速碰撞等,事故研究中心不但要在事故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而且还要在碰撞测试实验室里重建整个事故的过程。事故研究员们深入研究每个事故可以获得不同事故的复杂机制,比如实际情况下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怎样工作、车内乘员受伤的情况等等。同时,通过广泛收集统计数据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来预测最有可能首先出现的是哪种事故,沃尔沃就能够在研发新车时决定宝贵的安全措施优先顺序。
沃尔沃汽车安全策略和需求高级经理扬.伊瓦森(JanIvarsson)解释说:“只有观察现实事故发生时的情形、观察汽车在事故中如何保护乘员,才能了解沃尔沃汽车的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发挥的作用如何,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研发未来的安全系统。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汽车安全的研究,已能成功地把小组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产品。”
除在哥德堡建立交通事故研究中心外,沃尔沃在美国和泰国都设有分支机构,积累了大量交通事故数据,涉及乘客达5万多名,并建立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库。2003年以来在曼谷的交通事故调查中心开展工作,并协助当地培养自己的交通事故专业调查人员。沃尔沃也计划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在瑞典总部的指导下开展包括汽车、卡车和客车交通事故的本地研究,将泰国的经验运用到中国的研究中心,为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在近40年的时间里,沃尔沃汽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心已经分析了超过35,000起交通事故,并利用这些分析获得的数据与资料开发出多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沃尔沃汽车配备的许多安全系统都是事故研究中心几十年来对现实事故的研究成果。诸如SIPS侧撞安全保护系统和WHIPS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等多项创新的安全设施,都是根据这个事故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WHIPS头颈部安全保护系统将长期以来驾车事故中令人困扰的头颈部受伤情况减少了50%以上。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沃尔沃已开始就如何保护“最小乘客”的安全开展积极的工作。1967年,研发人员推出世界上第一个逆向儿童座椅,并于1972年推广应用。在沃尔沃汽车的统计数据库中,涉及儿童的事故超过4500起。研究人员发现坐在后向式儿童座椅上的儿童,在事故中受伤的概率比未使用固定装置的儿童低90%;使用增高坐垫的儿童受伤概率比未使用固定装置的儿童低约75%。基于对真实事故的研究以及40多年在碰撞实验室对儿童安全的研究,“儿童应面朝后坐车并增高坐垫”因此成为沃尔沃坚持的安全原则之一。
同时沃尔沃还通过国际合作制定了ISOFIX标准,ISOFIX是标准的座椅固定系统,任何车上安装了该系统后,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均可更正确方便地使用。
你认识“琳达”吗?她是近年来沃尔沃研发出的一位模拟孕妇损伤程度的正面撞击试验假人,她可以模拟碰撞发生时怀孕后期妇女身体的运动以及腹中胎儿的运动。沃尔沃(中国)介绍称,“公司的工程师可设计不同车速进行针对孕妇及胎儿的碰撞模拟试验,以研究交通事故对准妈妈和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并利用这种模型来进行一系列测试。例如对安全带进行的测试,而测试表明对孕妇和胎儿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以正确的方式佩戴3点式安全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胎儿受伤的风险。”
领先:总能比你早一步
现在,来看看这个钢筋铁骨,又坚韧耐心的沃尔沃能有多少新鲜招数吧。
安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确保现实生活中的安全,安全研发主要集中在能使新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的领域。近年来,沃尔沃正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由传统的被动安全领域拓展到更为人性化的主动安全领域。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安全的发展方向是预防式主动安全技术。
沃尔沃安全研究的重点总是放在事故发生前的“几秒”内,这将有助于开发防御性系统、能使驾驶员得以避免交通事故。关注碰撞发生前的危急时刻,能使沃尔沃的安全研发人员判断出什么是优先考虑的重点。
沃尔沃在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碰撞试验和评级,而是对生命的呵护。2006年,沃尔沃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智能安全系统,包括了新一代碰撞警示系统和创新型预防安全系统。创新型安全系统是碰撞警示系统的新一代产品,该系统已经首先被装配在了沃尔沃S80上,主要功能有自动警示、自动紧急刹车等。该系统通过配置远程雷达以帮助司机对车身周围及前方区域进行监测记录,及早发现事故的潜在危险。在驾驶员没有及时反应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通过减速和缩短停车距离等方式将车祸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创新型预防安全系统则希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通过高科技手段更快地识别周围车辆,准确判断交通状况,及时将影响安全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以便及早做出反应,必要时该系统还可进行自动干预。通过避免剧烈地撞击,车内人员和物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2009年1月初,沃尔沃又在底特律汽车展览会上首次亮相的S60概念车上,推出最新一代预防性安全技术:带全力自动刹车和行人探测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以及升级带排队辅助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这些创新技术犹如给汽车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可帮助沃尔沃朝着设计不会碰撞的汽车的远景目标大步迈进。
这种最新的预防性安全技术研发时间已长达10年,沃尔沃对行驶在众多不同国家的汽车进行了数年的道路试验,在最终系统的设计中考虑了交通情景、路况和气候等因素;并使用这些试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在不同的情景下对系统进行试验和验证。带全力自动刹车和行人探测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在行人走到车前时会做出反应,如果驾驶者未能及时响应险情,系统会自动激活全功率制动,而车速每小时20公里以下则可避免碰撞。
沃尔沃汽车公司安全专家托马斯.布罗伯格(ThomasBroberg)对记者解释道:“以前开发的技术都是帮助驾驶者避免与其他汽车碰撞。现在我们以一种能增进行人安全性的新功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我们还将从50%自动制动力进展到100%自动制动力。这一技术可帮助沃尔沃朝着设计不会碰撞的汽车的远景目标大步迈进,沃尔沃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没有人因乘坐沃尔沃汽车而受伤或致死。”
近年来沃尔沃推出的众多安全系统中,许多已配置到现有的量产车型上。如2008年北京车展推出的全球首创、装备在XC60上的汽车安全系统——城市安全系统。这种系统可自动监测前方低速行驶的汽车,并在预测到可能发生危险的时候发出警示或自动刹车。每辆沃尔沃都标配有电子反启动装置,独有的安全取车和安全返家照明系统,能确保驾乘者不受侵犯。夹层式防侵入侧窗玻璃,不易被砸碎,可防止任何试图打碎玻璃进入车内的行为。
又如应用在沃尔沃S40身上的IDIS智能驾驶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设计灵感来自先进的战斗机信息技术。为了避免在关键驾驶情况下不必要的分心,系统能持续分析驾驶情况,在驾驶情况复杂时可延迟汽车车载系统的某些信息。譬如能在堵车时,将驾驶者手机的短信延迟接入等。其他诸如盲点信息系统、自适应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等也一一得以在不同车型上应用。
安全研发对沃尔沃来说,是永无止境的。
为了参与近期欧盟开展的EuroFOT(现场使用试验)交通安全项目,沃尔沃在约100辆V70和XC70上装备了摄像机与电脑,通过监测驾驶者的行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在复杂的交通情况中如何做出反应。欧盟EuroFOT项目是一个由汽车公司以及学术界共同参与,对车辆系统进行的大规模现场使用试验的研究项目,旨在在欧洲开发一个更安全、更清洁和更高效的公路运输系统。
为了向研发出不会产生碰撞的汽车迈进,沃尔沃认识到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错误和情况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EuroFOT项目使他们有机会验证目前的预防性安全设施系列的有效性,还能帮助工程师开发未来的安全性方案。
参与此项研究的100辆沃尔沃汽车上除了装备有沃光沃汽车已有的预防性安全技术,还装载了摄像机以记录驾驶员头部与眼睛的运动,另外还装备有一个数据记录器以记录车上安全装置提供的信息。同时,其他摄像机会拍摄驾驶员看到的路面以及车后的情况。这些信息和录像会保存在硬盘上,供研究人员分析驾驶员的头部和眼睛运动模式。研究人员将对车辆每天行驶的大约300万公里里程进行记录和分析,收集各种类型的驾驶者行为,包括驾驶者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发生、驾驶者的哪些具体行为可使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为可能。
而将汽车与自然界的蝗虫联系起来,如此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只有沃尔沃的安全研发专家才能想到。近来受到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从事蝗虫迁徙研究的克莱尔.林德(ClaireRind)博士的启发,沃尔沃开始通过研究蝗虫的飞行规则试图研发出未来汽车的安全技术。
沃尔沃汽车公司预防式安全研究负责人乔纳斯.埃克马克(JonasEkmark)介绍道:“非洲蝗虫在成群地迁徙过程中不会互相发生碰撞,如果我们可以追踪到蝗虫是如何避免碰撞的,那么或许可以设计出这样的程序使汽车不会撞上行人。”虽然沃尔沃受到了一些启发,但如何完全破解蝗虫的飞行规则并将它们运用在汽车上,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奖状:将研发高品质进行到底
安全,是沃尔沃理念的基石。在这块基石之上,环保、节能、动力与电子系统同样是沃尔沃高品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部分。安全研发之外,沃尔沃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早在1972年,身为豪华品牌的沃尔沃汽车就将“环保”视为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沃尔沃一直争取能实现能源多样化的交通,通过几种高能效方案的相互作用来解决复杂的气候问题,同时努力提高能耗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30多年前发明带有氧传感器的三元催化转换器到现在,沃尔沃在环保技术上的创新不断涌现。如今沃尔沃汽车的整车回收率高达85%,独有的空气质量系统(AQS)能为车内的每位乘员提供清洁健康的车内环境。
200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米其林必比登环保挑战赛中,沃尔沃旗下的多款环保旗舰车型——多燃料原型车、节油柴油车、混合燃料车以及可使用两种燃料的双燃料车在比赛中共获得16项金奖,是比赛中获奖最多的汽车制造商,其卓越表现进一步奠定了在汽车环保领域领先者的地位。
沃尔沃排放实验室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排放实验室之一,是公司探索进一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设施。排放实验室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近6年中投入了5亿瑞典克朗改扩建,在排放的精确测量方面始终是汽车行业的基准。沃尔沃车辆开发过程的所有阶段都使用了排放实验室进行开发试验,比如在优化发动机参数以减少排放的过程中,通过在排放实验室中做试验来验证结果,并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获得最优的结果。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亚历山大.彼特诺夫斯基(AlexanderPetrofski)说:“车辆中的很多参数对二氧化碳排放有重大影响,这需要对很多系统加以密切关注,而这些系统在经典的排放试验中一般涉及不到。因此,我们与多个技术领域的开发工程师密切合作,对试验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和优化。”沃尔沃排放实验室确保精密测量的标准非常严格,比如,对汽车的二次试验只有在汽车达到前次试验的温度时才能进行。对存放汽车的车库温度自然也做了精心控制,保持在摄氏25度左右。
而沃尔沃的风洞建于1986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可以完全模拟车身周围和车底气流的风洞的汽车制造商,近期又投资了两千万欧元(约2亿元人民币)对风洞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使其以精密的空气动力学测量能力再次成为汽车工业的样板。
由于建造一个实车风洞耗资巨大,目前世界上的实车风洞还不多,主要集中在日、美、德、法、意等国的大汽车公司。大部分汽车公司只能使用模型风洞对缩小比例的模型进行试验,其试验精度也相对低些。
在汽车的研发阶段,其底盘部件的设计和发动机的噪音也会影响与制衡汽车的其他特质。所以在新车项目初期,专家们就会参并主要负责检测汽车在绝缘、吸音材料和浇铸等方面能有哪些改善,从而在全部工作开始之前就对该方面做出精确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