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贺春禄
“及时”方显“诚意”
在北京博瑞祥云汽车销售中心,记者向前台服务人员询问汽车召回事宜。
服务人员介绍说,一汽-大众公司奥迪销售事业部乃至全国所有的奥迪特许经销商都会联系车主并预约召回服务。用户的汽车只要在召回范围内,就会接受免费检测,如果检测发现点火线圈确有问题,用户汽车的点火线圈将会得到免费更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户对奥迪汽车点火线圈问题的抱怨似乎由来已久。一位车主说,他是2003年买的奥迪A41.8T,才跑了不到4万公里,有一次,在加油站加完油后,发现汽车前机器盖子上冒烟,“我以为发生了自燃,十分紧张,拿着灭火器准备灭火。但只过了一会儿,烟就散干净了,工作人员帮我把车推出加油站,打开机器盖子一看,没发现什么,但已经打不着火了”。送服务站检测后,发现点火线圈烧了,同时发动机线束也烧坏了。这位用户心有余悸地说:“真是好危险,当时幸亏是去加油了,再多开一会儿就可能真的发生自燃了。”
和这位用户一样,在网络留言抱怨的车主不在少数。而在抱怨完质量问题后,对奥迪汽车质量激烈的批评声开始出现。
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召回行动似乎起到了补救作用,或多或少得到了肯定。用户的回应中,“值得表扬一下”、“算是负责任的行为”、”“这还像点样子”、“有问题承认就好”之类的说法被频繁提到。
不过,不满依然存在。一些用户嘲讽产商反应未免迟钝。有用户说:“点火线圈的问题已经存在5年之久,吵了5年之久,产商却迟迟不见动作。拖了许久,终于拖到了现在。而现在之所以决定召回,只怕是没有办法再拖下去的无奈之举,如何能令用户感觉到产商的诚意?”
一位用户这样总结:诚意,只有来得“及时”,才能算是真正的诚意。
问题解决得到认可
记者联系到一位奥迪A6车型的用户。这位车主说,他在2008年7月13号接到奥迪汽车4S店的电话,于是,这位车主应邀请对汽车进行了检测,并免费更换了点火线圈。用户称,整个服务过程很快,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服务态度也很好”,“感觉很舒服”。
这位车主承认,“得知自己的座驾有毛病,当然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过产商能主动通知并召回,的确能缓解和消除内心的不快。”他肯定说,“起码,这说明产商愿意对自己产品的质量负责。”
在问及会不会伤害他对奥迪汽车质量的信任时,这位车主很快作了否定的答复。“任何产品都可能出现质量瑕疵,只要能得到补救,就不会特别介意。”
轰轰烈烈开展的召回行动是否确实解决了奥迪汽车存在的点火线圈质量缺陷?这位车主同意记者查看他的汽车。
这位车主说,在召回前,“开车时会感觉车身抖动”。而更令他惶恐不安的是,曾经有报道称,个别奥迪汽车会因点火线圈问题而导致自燃。召回后,这一切惊惧和担心都不复存在:“在更换点火线圈后,汽车恢复正常,不再有车身抖动的现象。当然,也更加不用害怕有那么一天,自己的汽车会自燃。”他驾驶汽车,向记者证实了他的说法。的确,问题得到了解决。
产商对召回讳莫如深
相比较车主们对召回的宽容,车辆生产厂家却对召回有着强烈的避讳情绪。
为了获得汽车召回行动的更多信息,记者拨打奥迪公司官方网站提供的媒体中心联系电话数次,但一直无人接听。
无奈之下,记者又拨通了奥迪汽车的经销商——百得利汽车公司提供的联系电话。接通人工服务后,记者表明身份,并希望进行采访。不过,接线小姐称她并不能提供记者需要的信息,也不知道记者的电话转接到哪里才能获得信息。
当记者试探性询问,是否可以将电话转接至公司负责人时,接线小姐作了否定的回答。记者又询问是否可以转接到销售部门,接线小姐同样表示不能,并说,“如果您不买车,转接到销售部门是没有意义的”。
尽管如此,产商对于召回工作执行得还算诚恳。此前,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召开的“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上”,一汽-大众公司一位高管介绍,截至2009年3月23日,已经召回141712辆,占应召回的178731辆的79.29%。
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