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正凉茶被诉事件透视
继今年5月王老吉被诉风波后,和其正凉茶也在8月下旬被告上法庭,一位消费者认为和其正违反食品安全法,在凉茶中添加鸡蛋花、夏枯草等药品成分,将代言人陈道明及生产商、销售商诉至法院,索要赔偿金,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媒体在纷纷转载相关消息时,称这是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北京地区的人民法院受理的首起消费者要求产品代言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案件。
沸沸扬扬的争端,一波接一波,凉茶产品的是与非、明星代言的对与错,又一次牵扯着市场和消费者的神经,真可谓凉茶不“凉”。
明星效应 打动4成消费者
传统的养身之道强调人要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在和其正凉茶的瓶子上,有4个醒目的大字:“新瓶气和”。正如所宣传的产品特性“清火气养元气”一样,这样的宣传语,加上瓶身上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了和其正凉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的特色。
“陈道明很有书卷气,他扮演的角色很有内涵,比如八贤王、顾维钧、方鸿渐等等。”一位喝过和其正凉茶的消费者对记者说,和其正的名字听起来像中药,正是因为有陈道明代言,自己才买了一瓶来尝尝。
“陈道明代言.错不了!相信他的人品!”在百度和其正帖吧中有网友留言。如果说这样的评价太像网络“枪手”所为,那记者在采访中得到的回答则更加真实。“陈道明没有绯闻,口碑好,他拍的电视剧都还不错。”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对陈道明的为人和表演给予好评。“我很喜欢陈道明的形象,他为人低调,有自己的思想,作风特立独行,是成熟男人的象征。”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如是说。
这样的公众形象,正好与和其正凉茶所强调的文化底蕴一致。在和其正广告中,身穿白色唐装,手执“和其正”折扇的陈道明气度儒雅,令人印象深刻。
本刊在中国质量新闻网上的调查显示,近60%的消费者是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而购买凉茶的,近40%的消费者更表示,自己是冲着明星代言而购买凉茶的。网络的调查与记者的走访,都在证明福建达利集团的确眼光独到,陈道明不凡的明星效应,显然对和其正凉茶迅速打开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作用甚大。
被诉事件 消费者反应“低调”
今年3月,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一款由陈道明代言的普莱达手机后,认为该款手机是假冒产品,将销售该手机的商场、深圳市普莱达通讯有限公司和陈道明一起告上法庭,陈道明因此被称为“广告连坐第一人”。后来证实消费者购买的是山寨机,事件才告平息。
此次又因代言和其正凉茶被告,不知陈道明还能否像自己出演的和其正广告那样心平气和?记者致电陈道明经纪公司负责人相爱军以及代理公司华娱明星经纪,他们均表示不便接受采访。
倒是和其正凉茶的生产商,济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在8月29日发表的声明中,该公司表示和其正属合法生产,而陈道明代言产品也经过了严格法定程序。
至于受到争议的“鸡蛋花、夏枯草等原料系药物,加入凉茶涉嫌违规”的问题,声明表示,以上原料作为凉茶主料已沿用上百年。和其正凉茶使用以上原料“可视为传统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管理”,并得到了卫生主管部门的允许。
尽管如此,但消费者到底会如何反应呢?本刊的调查显示,在针对和其正的投诉发生后,有50%的消费者表示将继续饮用凉茶,30%的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10%的消费者表示会以其他品牌来代替和其正,还有一些消费者对于此次事件根本不关心。这组数字说明,被诉事件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
有业内人士认为,和其正在市场推广方面,与王老吉的手法如出一辙,但也恰恰因此,消费者对此次和其正被诉事件,不会再像几个月前王老吉被诉事件那样关心。
“和其正的被诉和王老吉曾被告一样,不排除业内竞争和媒体炒作的嫌疑,在没有得到最终结果之前,不能说明饮料存在质量问题。”一家超市售货员对记者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凉茶销售 消费引导“缺位”
话虽如此,和其正的被诉,毕竟让部分消费者对凉茶消费选择了观望态度。生产厂家的一纸声明,是否能就此让消费者去除心中的疑惑?
“我平时不常饮用凉茶。食品都有饮用适度的问题。比如,冰淇淋本身没有问题,如果吃得太多,就会伤及自己的胃。”当问及如何选择凉茶时,叶平这样对记者说。
但问题是,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如此理性。调查显示,有30%的消费者认为凉茶是健康饮料,应该常喝;有40%的消费者认为凉茶的作用没有厂商所说的那样好,但是也没什么危害;另有30 %的人认为含有药用物质的凉茶应该谨慎饮用。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毕桂芝教授指出:“凉茶服用也有忌。脾胃虚寒、老人、小孩、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要慎服。人们的体质是存在差异的,即使是健康人,过度引用凉茶,轻者脾胃不适,重者会诱发胃肠道疾病。”
此次起诉和其正的北京消费者可能体质并不适合饮用凉茶,一天喝几瓶的量也许过多,而他该不该喝、喝多少,凉茶生产厂商却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说明。华北电力大学营销专业的高云龙说:“我觉得和其正没有重视王老吉的‘前车之鉴’,在市场推广上只注意抓销售,没有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饮用指引,如标明‘体寒者慎用’等字样。长效合理的市场推广,应该是在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增加销售量。”
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还希望厂家多介绍一些关于凉茶的知识。“如果能够把凉茶的配方和功效介绍得更清楚一些,使消费者喝得安全、放心,那就更好了。”一位消费者对记者反映。
Tips
食品“吃”出问题 代言明星也受罚
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4条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8月1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2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