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金桥南厂采访手记
2009年的车市异常火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厂商当属上海通用,在其“娘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上海通用在2009年推出的两款主力车型——新君威和新君越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批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对于任何一个汽车厂商来说,销售火爆自然都值得庆贺,但我们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丝隐忧。在需求突然暴涨、产量直线增长的前提下,产品质量还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通用汽车金桥生产基地一探究竟。
走进上海通用浦东金桥生产基地的厂房,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将冬日的寒冷阻挡在大门之外。
金桥整车南厂的质量总监王晓东带领我们参观了生产线,在参观的过程中,王晓东总监也向我们介绍了上海通用关于质量控制方面的情况,而我们的问题也在这次参观访问中逐渐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两个品牌,三个平台,四款车型
金桥整车南厂有三个车间,在这里生产“凯迪拉克”和“别克”两个品牌。这三个车间共有三个平台,在这三个平台上总共生产四款车型,一个平台生产凯迪拉克赛威,另一个平台生产的就是现在最热销的别克新君威和新君越,另外还有一个平台生产三厢凯越。
目前,南厂的产能能够达到每小时下线40辆车,在双班情况下月产能是16万辆,三班24万辆。从2010年1月开始,南厂就要三班齐开才能满足订单需求。
金桥南厂具有非常现代化的车间,车间里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工艺来确保产品质量。在激光焊接方面采用了先进的在线激光测量系统,简单说就是实时监控技术,每辆车的关键数据都被随时监控,确保车辆工艺质量的稳定性。王晓东总监告诉我们,目前在金桥南厂,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正在被采用或者马上就会被采用,技术更新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通用大部分车型都采用了水性漆。水性漆的全面使用是上海通用“绿动未来”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内,上海通用是第一家采用水性漆的汽车厂商,这种油漆可以大幅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千忙百忙,不抓质量就是瞎忙
作为“百年老店”的通用来说,本身有很完善的制造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从流程上来说完全能够保证整体的质量控制。上海通用的GMS系统,分成五块,通过质量、安全、成本、员工参与、改进等来推动整个体系,GMS体系最终由亚太区来审核,上海通用内部也同样有自己的审核系统,从高层至中层审核,层层向下推进,从而保证不偏离质量标准。
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等方面,上海通用也有防错、纠错等质量保障手段。在这些方面,从产品设计初期开始就介入,在美国叫做PDPD(制造工艺导向的产品设计)。为了方便将来进入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美方必须从早期就开始进入,保持密切合作,为今后的产品质量做保障。
当然,再好的体系也需要人来执行,没有良好的执行和严格的流程,质量保障说到头只能是一句空话。在上海通用,质量控制是一件全员参与的大事。产品缺陷要被控制在班组,谁的环节谁负责,不能让缺陷流过去,而这一切都是由GMS系统做强有力的支持。
王晓东向我们介绍说,在金桥南厂,工人们自己开发了很多防错的办法,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员工们都在积极参与制造质量的改进,围绕着质量问题不断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设立了安全质量奖。比如说,我们的工人将供应商的来料安装后,会进行认真检查,如果看出问题,就会马上提出来。对这些我们是会有奖励的。除此之外,我们还会评选质量标兵、开展质量空间活动。我们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质量文化,让全体员工都融入到这种质量文化中。”
“千忙百忙,不抓质量就是瞎忙”。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金桥南厂的工人们自己总结的经验,更是每个上海通用汽车工人的造车理念。
TIPS
泛亚
上海泛亚技术中心是1997年通用汽车和上汽集团各占50%股份成立的合资企业。历经12年的发展,泛亚已经构建起了车辆从造型设计,工程设计,样车制作到实验认证、售后服务工程及持续改进的纵向全过程。
上海泛亚有1200名技术工程师,其中95%的工程师都是中国人,很多人担任主要技术部门的负责人。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曾自豪地表示:“泛亚是通用汽车立足本土,致力于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证明。”
泛亚大事:
1997年6月12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举行成立奠基仪式。
1999年6月13日,泛亚设计的第一款概念车 “麒麟”面世。
2000年6月,在北京汽车展上展出了由泛亚设计制作的别克电子商务概念车。
2001年6月,泛亚承担开发任务的别克“赛欧”轿车正式投放市场。
2001年10月,“凤凰”燃料电池概念车完成研发工作。
2003年4月3日,“鲲鹏”概念微型车问世。
2005年4月,在上海车展上展出全新的概念车“畅意”。
2006年2月, 泛亚主导开发的别克君越轿车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