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观不忘环保
“前段时间帮朋友挑车,往展车里一坐,我就被熏出来了。”缪光辉是北京奔宝丰润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经常去帮朋友挑车,一说到内饰,他就忍不住说起了亲身的经历。确实,被新车味道熏得头昏眼花的车主不在少数,初为车主的喜悦就在这种味道中变了质。
在北京奔宝丰润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记者发现,大多数送去维修保养的车型,车内气味目前已经消失,但有着多年维修经验的缪光辉还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他的经验:“我见过一辆沃尔沃S40,虽然是新车,但是没有一点异味。相比而言,同价位的国外品牌合资车型,就会有比较大的气味,这可能和国外有相关规定和检测有关。”夏天和冬天,大多数车主都会把车窗紧闭,开启空调,此时的空调系统处于内循环,难以与车外空气进行交换,有害的挥发物就会被车内人员吸入,从而影响到健康。因此,缪光辉建议车主能经常开窗,或者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活性炭清洁车内空气。
由于奔宝丰润维修保养的车辆相对高端,所以记者在维修车间看到,那里停放的车型绝大多数都拥有真皮座椅。在中国大陆市场,真皮座椅已经成为一种高档、豪华的象征,有了此类装备的车型,价格往往不菲。但在缪光辉看来,纺织类的座椅更加环保,毕竟真皮来自动物。“国外就比较少使用真皮包裹座椅,不过这可能与国内环境不太好、织物材质易脏有关系。”
要精致更要安全
说到内饰的用料,缪光辉毫不掩饰他对德国车的溢美之词:“在所有车系中,德国车的用料是最足的。比如有的奔驰车会使用部分桃木做内饰,而且在打磨过的桃木下面,还有一层铝板起保护作用。但是在日系车中,虽然看上去是差不多的外观,但是会有比较明显的人工痕迹。”
不过,也许是装配工艺的原因,记者分别用名片和信用卡简单测试了德系车、日系车和美系车中控台的缝隙,结果是日系车的缝隙最小,有的部分甚至连纸质名片也塞不进去,德系车其次,老款的奔驰甚至可以将信用卡厚度的卡片插入,美系车的缝隙最大,可以将两张卡片同时放入。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试验,据车间主任介绍,厂家越来越重视内饰的细节,而且相关的改进已经在新车上有所体现。
另外,日系车在内饰方面的细腻程度也受到了车间维修师傅的一致赞扬,比如很多零碎置物空间的分割,以及国产后本土化的改造,都让日系车的精致体现着人性化。正如丰田公司的工作人员所说:“虽然在燃油经济性这个指标上,1加仑油多行驶1英里不是什么大成绩,但是对于内饰来说,缝隙减小1mm就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如此高的精度要求会给顾客带来一种极高品质和精美的感觉。”
之所以说内饰也关系到行车安全,主要是针对车辆出现事故之时。使劲按压不同车辆的中控台后,我们发现,有的材质是硬邦邦的塑料类,有些则会随着受力向内凹下去。缪光辉提醒记者:“这可不是用料不好,之所以会有织物柔软的感觉,是因为厂商考虑到车内人员受撞击时,质地稍软的材料会有缓冲的作用,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而且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在车辆上使用了类似材料。”
不可忽视的舒适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显然对轿车更熟悉,对其内饰也更为关注。广义的轿车内饰包括车厢的隔板、门内装饰板、仪表板总成、扶手、地毯等零部件和材料。虽然相对车身其他零部件而言,它们对车辆的运行性能影响并不大,但因为它们的质量最先被消费者感受,并决定着消费者的购车意向,所以舒适性也是衡量内饰的一个重要指标。减震、隔热、吸音和遮音等功能,正是舒适性的组成部分。
隔音、防水等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车门和车身间的严密性,这就需要二者之间的密封胶条。据缪光辉介绍,汽车的严密性与其档次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辆奔驰S350的密封胶条有4层,当然会有良好的隔音、防水效果,但随着价格的降低,这个数字减少到了3层甚至两层。记者在维修车间看到,一辆美系合资品牌商务型车确实在此方面有待提高,而且这似乎也和网络上关于美系车有漏水现象的投诉相吻合。
说到舒适,往往更多地需要人性化的设计。比如高档车内饰的定制、门板和扶手材质的选择、功能键使用的便捷,都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和车的价位、档次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所有车系都呈现这样的规律,毕竟有成本的因素在里面。”缪光辉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