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常见的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了。但相对于自然吸气设计,涡轮的存在并非“一劳永逸”。其辅助性的进气优势所带来的良好动力性,同时也意味着在日后使用中,需要得当的方式予以驾驶,并需制定合理的周期和正确的方法予以保养维护,以延长涡轮寿命
初识涡轮
简单地说,涡轮的工作原理是,由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废气来驱动涡轮,涡轮带动安装在同一根轴上的压气机一起高速运转,压气机压缩从空气滤清器来的新鲜空气,空气被压缩以后进入发动机气缸。压气机、涡轮与发动机之间依靠管道形成气路连接,结构相对简单,而且大多时候是和自然吸气发动机作各方面作对比。目前匹配涡轮的汽车产品,多为采用废气增压的形式,很多产品在车身尾部排量中的“T”字标识,多是匹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身份证”。涡轮组件包括了涡轮、压气机、转子总成、轴承机构、中间体和密封装置。
解剖涡轮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T”字当头不仅仅代表动力强劲,更告诉车主们在使用中的与众不同——
首先,相对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机型的压缩比普遍偏低。有的商家以此为发动机适应燃油品质能力强的说辞,大谈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期使用、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事实上,这是典型的误导消费。我们知道,空气在以较大压力进入气缸,与汽油混合后,为保证良好的爆发效果,往往要求汽油辛烷值标号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要维持良好的使用效果,必须保证添加辛烷值标号在93#以上的无铅汽油,而最佳的选择则是97#无铅汽油。
其次,相对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发动机需要更好的散热及润滑效果。尽管从设计角度来说,相对非增压发动机,涡轮发动机的缸体包括活塞、曲轴在内的多数都是锻造而成,本身确实拥有更好的刚性和适应强度,这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高强度运转时所需的硬件支持。不过,使用时的润滑效果则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涡轮发动机车型选择的机油多为半合成或者全合成产品,以达到符合技术参数标定的润滑效果。
装配有涡轮增压器的车型,要尽可能避免长时间怠速原地热车。发动机在低转速运行时,涡轮同样会以低转速状态进行随动运转,此时压气机和涡轮内的气压要低于轴承本体内的气压,如果润滑不当,会造成机油向涡轮和压气机两端泄漏。此时,轴承得不到润滑,同时进入压气机内的机油很可能会被带入气缸内,导致涡轮损坏的情况。
在涡轮高速运转后,熄火之前,必须要让发动机带动涡轮怠速运转片刻。在连续的高速运转后,涡轮的进气口温度高达上千度,此时关闭发动机,会令涡轮转子瞬间失去来自机油的润滑,导致在高速惯性的作用下,因滞留在涡轮内的机油温度过高,损坏涡轮。而原地怠速的缓释涡轮,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用车便利性。若你是急性子,可以选装知名改装品牌针对涡轮车推出的熄火延时控制系统。
涡轮增压器本身是有运转寿命的,以国产宝来匹配的增压器为例,使用寿命大致在6万~15万公里之间。而在涡轮报废后,很多人为了节约更换成本,选择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涡轮增压器,甚至为提升动力参数,选择大号涡轮。但以上并非明智之举,每一款发动机所匹配的涡轮型号,甚至涡轮转速,都应与发动机本身标定数据匹配,擅自更改涡轮型号,将会导致发动机严重故障。
后知涡轮
用专家的话说,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6分用、4分养”,有了一定的使用常识后,合理的保养也是很重要的。掌握科学的驾驶技巧以应对涡轮工作的特性,周期性地对其进行保养与维护,不仅会提升涡轮本身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降低使用成本。
首先,增压器与发动机气缸共用机油进行润滑,涡轮增压因长期高速运转,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会加速机油的消耗速度,严重时会堵塞机油滤网。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厂家随车附带的维修保养间隔里程做针对项目的按时保养。
其次要注意检查油道内部清洁,包括各管路间的密封结合度。应在行驶一定里程数之后,视行车路况和环境对进气道等进行及时清洗或更换,否则将会给涡轮扇叶造成硬伤。各管路的金属卡口频繁拆装后,应相应地紧固检查,如果发现紧固密封度不够,要及时予以更换。另外要注意观察机油标尺显示的机油液面是否在规定液位,以避免因为机油亏损导致的对涡轮本体润滑效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