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搅局两强 三足鼎立
2011-01-05 15:10: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万~30万元,紧凑型SUV,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欧洲血统⋯⋯有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做一个几年前流行的游戏,据此猜一个事物。没错,这道题似乎有些太过简单了,因为答案是惟一的,那就是上海大众途观。

    如果没有价格限制,上面的游戏就是个多项选择题。其实,来自欧洲的SUV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奔驰、宝马、奥迪等动辄就超过50万元的售价区间。这也导致很多国内消费者被推进日系品牌的版图,自东风本田CR-V闯入SUV市场以来,仅2009年的销量就超过10.5万辆;而丰田旗下的RAV4和汉兰达也都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位置,两强争霸的局面就此形成。

    2010年途观的上市,其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增加了一款SUV车型这么简单,它先是解决了钟情于德系车消费者的纠结,继而又让日韩系占据的SUV细分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途观此次上市的8款车型中,1.8TSI的车型有5款,2.0TSI的车型有3款。很明显,途观主力车型是在1.8TSI版本上,价格区间为19.98万~26.68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已经覆盖了先行占领市场的两强的价格区间。

    当然,作为后来者,想要切得一块市场的蛋糕不能仅凭消费者的热情,更要拿出点企业的诚意。所以,途观保持了德系车在动力、操控和安全上一贯的给力传统。它有1.8TSI和2.0TSI两台涡轮汽油发动机可选。其中2.0TSI大家都相当熟悉,它和它的衍生品已在大众集团的众多车型如迈腾、大众CC、昊锐、A6L、A4L、TT上出现过。虽然没有TT甚至A4L那种拼命三郎的感觉,但途观多了一丝成熟和久经雕琢的顺畅之感。

    骨子里对德系血统的延续,还需要有符合中国审美和价值观的外形加以辅助,才能表现出十足的厚道。作为上海大众设计中心成立后交上的第四份答卷,途观与进口版本相比,前脸的变化奠定了车头宽广的形象,更显气派和庄重。加长80mm的轴距让途观成为第一款为中国市场专门拉长的SUV。显然,大众从奥迪A6L和A4L上已经深谙加长的好处。

    但不得不提的是,钟情于德系车的消费者在解决了爱车的血统问题后,又开始伤神于何时能把爱车收归己有。与之前一汽-大众高尔夫上市时颇为相似的是,很多经销商并不能告诉消费者确切的提车时间,产能问题不容乐观。对于这款从2010年2月就开始启动预定的市场热门车型而言,消费者的耐心成为它难以回避的问题。由此,“加价提车”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不满情绪,而且,短期内赶超日系两大竞争对手也可能因此难以实现。

    作为第一款国产SUV,途观无疑肩负着开疆拓土的重任,它的上市成为上海大众必须取胜的一场战役。尽管市场上还有一些对途观的外形、油耗方面的诟病,但对于一款拥有纯正德系血统的SUV来说,有谁能抗拒它的诱惑呢?毕竟,真正读懂它的人才是钟情于它的那个群体。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