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变速箱有这样一个奇怪而形象的名称,以改变转速比的齿轮来形容变速箱,牙箱无疑贴近而有趣,它通常只被拥有数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和维修工人知晓,而现在最新的变速箱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对齿轮的理解能力,“牙”也变得另类了。如果说普通消费者在购车前还在纠结于“手动”还是“自动”时,那么诸如AMT、EMT、CVT、DCT之类的新名词则给了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只是它们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2010年6月,扛着“全民理想家轿”大旗的雪佛兰新赛欧两厢车上市,随后一个变速箱家族里的稀客也开始被国人频繁提及——全新5速手自一体EMT变速箱。它号称可以游离于“手拨”与“自排”之间,顺利实现“自排的驾驶方式,手拨的省油体验”。还有人给了它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最有经验的驾驶员:在换挡过程中,它发挥了手、脚和大脑的作用,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相连,不但能根据行驶工况选择最优换挡时机,自动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还能避免驾驶员的误操作。
不过,关注这项新技术的车迷们并不满足于这个泛泛的比喻,他们更关注这项新技术的本身,以及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比如说购置成本、保养成本、节油效果、动力传输效率、可靠性。
新名词≠新物种
EMT究竟应该算自动变速箱还是手动变速箱?
这是很多初次听闻EMT的消费者首先发出的疑问。从技术角度看,这款EMT变速箱采用了马瑞利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手动变速箱上安装了一套电子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离合器及选换挡的自动控制。而且,经过上海通用汽车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研发,新赛欧EMT变速箱还独具爬行功能和多种保护模式:起步时自动向前行进,倒车时不踩油门即可向后缓慢倒车;在换挡过程中,可以接管发动机控制系统,避免驾驶员的误操作;在车辆起步及换挡期间,可以自动控制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在行驶过程中,能根据行驶工况,选择最优换挡时机。
根据以上的技术分析,一些对变速箱技术比较熟知的消费者可能就会继续发问:它的基本功能不是与AMT大同小异吗?其实,EMT变速箱技术与AMT变速箱技术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试图同时实现自动挡的操作简单、换挡平顺,以及手动挡的传动高效、省油,而且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AMT技术,正是通过一套电子液压控制系统来控制手动变速箱的换挡,通过电脑实现离合器自动选换挡。不过,上海通用还是在EMT变速箱模块上增加了几项自己的专利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升级和性能调校,其中一项就是模拟自动变速箱的爬行功能,挂前进挡的时候,只要松开刹车就会缓慢向前蠕动。
寻找EMT的市场坐标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变速箱主要有传统液力式自动变速箱AT、传统的手动变速器MT、机械无级变速箱CVT、双离合变速器DCT等。那么在变速箱市场,EMT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我们从购置成本、动力传输效率、节油效果、可靠性、保养和维修成本等方面将EMT与它的竞争对手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从我们的分析列表中可以明显看出,MT无论是在购置成本、动力传输效率,还是在节油效果、使用可靠性、保养成本和维修成本项目上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由于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国内制造技术和工艺等原因,AT的购置成本、保养和维修成本的投入居高不下,相对复杂的机械结构也使它在动力传输效率和节油效果上相对其他变速器处于下风。不过,由于在汽车历史中较早使用,在实践中经历了无数次技术进步与改良的AT,其可靠性表现可圈可点;CVT在动力传输效率、节油效果和可靠性等项目上表现突出,但是其核心部件——传动钢带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要求极高,而国内又鲜有成熟可靠的产品与车辆匹配,居高不下的进口率导致它在购置成本、维修和保养成本上与平易近人的价格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DCT最大的经济意义体现在燃油经济性较AT提高至少10%,动力传输效率、节油效果也最接近MT。不过,优势有时候也是把双刃剑,过高的购置成本导致CVT变速箱在国内紧凑的 A0级产品上很少使用。
分析完了其他竞争对手的表现,我们再看EMT变速箱,由于其更接近传统手动变速器的机械结构,EMT在动力传输效率、节油效果、保养成本等几项表现中成绩突出。另外,在同AT和CVT的比对中,EMT又在购置成本和维修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普通AT车型成本增加8000元~1万元,而EMT车型只增加6000~8000元。根据上海通用整车平台S-car项目总监陈俊提供的数据,相比AT变速箱,EMT省油10%~16%,二氧化碳排放量低10%以上,连百公里加速性能也要高出5%左右。而且,对不熟练的驾驶者而言,开EMT比开普通手动挡车更省油,因为EMT的液压控制系统相当于有一位经验老到的驾驶员在帮你控制手排系统,而且还不需要像自动变速箱那样更换价格昂贵的自动变速箱油。在驾驶感受上,EMT变速箱操作简单易上手,省去了踩离合换挡的麻烦,只需操控油门和刹车踏板,非常适合在拥堵的城市中使用。不过,由于过多地通过电控元件来执行换挡,使得顿挫感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驾驶舒适性。
可靠性或牵绊EMT普及
如果说EMT变速箱在节油效果、购置成本、保养成本等领域表现抢眼的话,那么其在可靠性方面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而这也显然会成为其未来大规模应用的巨大障碍。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平台上,EMT变速箱的投诉率相对较高,达到72例,而且投诉主要集中在倒挡失灵、跳挡频发等典型问题上,很多投诉甚至是这两个问题一并发生。四川的罗先生在投诉中表示,他的车辆在城区道路行驶过程中,EMT变速箱经常直接由D挡跳入N挡,变速箱报警灯亮起,车辆失去动力无法行驶。河北的谢先生则表示,自己的新赛欧在跑了700公里时就出现倒挡失灵,挂了倒挡车往前走,为此车前部现在还有擦痕,后来换了新的挡杆和系统,但倒挡失灵的现象仍然发生。诸如罗先生和谢先生遇到的问题也被其他众多车主提及,很多车主都希望厂家能够给出说法,并尽快给予解决。
前文中提到,EMT的液压控制系统之前一直被喻为一位经验老到的驾驶员在帮助驾驶者控制手排系统,进而避免新手出现熄火、溜坡、前蹿等操作失误,具有成熟度高,价格便宜等特点。但现实中的倒挡失灵、跳挡频发问题却暴露出这项新技术可能在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改善。
正如我们在技术解析中提及,新赛欧所配备的EMT变速箱实际上是上海通用公司在玛涅蒂-马瑞利公司出品的自动变速器模块上增加了几个自己的专利技术后的产物。作为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系统和集成的设计和生产集团,马瑞利的技术研发能力毋庸置疑,诸如发动机双火花塞技术、柴油发动机共轨技术等都是马瑞利公司的发明,而且马瑞利目前还是法拉利、雷诺、红牛和红牛二队4支车队的供应商。马瑞利生产的EMT也被安装在多种名车上,如法拉利F1、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和阿斯顿·马丁。
排除个别的人为因素,广大消费者所反映的倒挡失灵、跳挡频发问题究竟是原始载体EMT本身出了问题,还是由于EMT后期增加了几个新技术而诱发了相关故障,目前还不得而知,截至记者发稿前,上海通用的相关变速箱技术人员还没有作出详细回应。
从投诉车主的信息反馈来看,一些4S店在面对车主的投诉时,往往采用的是刷程序的解决办法,但很多车主表示效果并不明显,连续刷多次也无济于事。河北的范先生就向中国汽车质量网表示,他的新赛欧购买一个多月,行驶仅1000多公里,就出现了3次倒挡失灵的故障,3次到4S店刷程序。
显而易见,在倒挡失灵、跳挡频发问题上,仅仅通过刷程序来解决问题似乎并不见效,看来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厂家进一步拿出可行方案,毕竟这也是EMT变速箱未来真正大规模普及所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EMT独有的蠕动功能很好地考虑了中国的现实行车环境,满足了广大车主的驾驶需求,而且其在节油效果、购置成本、保养成本等诸多领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倒挡失灵,跳挡频发方面的可靠性问题目前还影响着车主的正常驾驶,这也是EMT未来普及道路上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产品可靠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