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菲
“懂车的人都是修出来的。我以前也不懂车,参与维权之后进步了不少。”7月12日,曾先生在中华网北京公司与律师、行业专家座谈时说了这句玩笑话。曾先生是来自湖北武汉的科雷傲车主,也是雷诺科雷傲中国车主维权代表团(简称K团)的核心代表之一。座谈中,几位科雷傲车主代表陈述了车主们使用该车型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曾先生表示,“作为一个普通的车主,今天坐在这里又探讨技术,又探讨服务,又探讨理念,并非我们所情愿,但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都是被雷诺逼的。”说这话,并非车主恶意针对雷诺这个品牌,众车主面临质量、服务的巨大压力时,只是希望能得到企业切实有效的回应,以及积极的应对方案,以消除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这款车型的疑虑。当然,目前雷诺也已经公布了部分故障的解决方案,但在车主看来,解决方案涉及的故障还是不够全面。
4·28维权抗议
K团的漫漫维权路始于2011年11月24日。科雷傲中国车主向全国车主及雷诺中国、雷诺汽车公司发出关于“质询科雷傲行车系统中文化问题”的公开信。三日内即获得数以千计的科雷傲中国车主的支持,并集体向雷诺中国及雷诺汽车公司发送邮件及致电质询。但直至2012年4月26日,仍未得到雷诺中国方面的任何答复。
因此,2012年4月28日,来自北京、上海、厦门、天津等地的几位车主代表在北京车展上的雷诺展台举行了维权抗议活动,强烈要求雷诺中国正视现实,积极与车主展开对话。据车主透露,当时,雷诺有关负责人员把他们请到后面VIP室,表示只要他们停止抗议,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但车主代表坚决表示,希望雷诺解决好全国车主的问题。
回娘家 遭冷遇
5月2日,4·28维权车主代表再度致电雷诺中国,质询对话安排事宜。双方商定于2012年5月17日进行对话。对话前一日,雷诺中国却突然通知维权车主代表团,声称对话因故无法进行,将改日进行。因外地维权车主代表已于当日陆续出发赴京,几经交涉,雷诺中国被迫接受对话的原定安排。
5月17日,K团一行9人在北京雷诺中国总部会议室与由7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雷诺中国对话小组展开了对话,并达成一些共识,维权代表随后撰写公告提交雷诺中国并得到认可,但这份公告随后却成了一纸空文,没有下文,令众车友大失所望。
“之所以失望,是因为车主们本是把这次对话看作是‘回娘家’,希望雷诺中国能够友善地倾听车主们使用中遇到的困惑,给予他们依托感,认真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没成想,车主的要求却被无情拒绝。”曾先生告诉记者,车主们失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雷诺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口碑营销”,高美誉度使人们选择了雷诺,可事实却与承诺大相径庭。作为小众车主,势必希望它迅速发展,扩大市场保有量,最终使车主受益。况且,雷诺会通过提供售后服务的优惠,鼓励老车主向潜在消费者进行推荐。据统计,2009年,科雷傲在中国销售仅2000辆,今年却已经累积销售超过40000辆,而37%的车主选择雷诺是依赖口口相传。可就如今的局面来看,势必会对雷诺的口碑,对科雷傲下一个40000辆带来不小的打击。在记者采访中,就有不少车主强烈表示,“我今后再不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款车了。”
天津车主 骑行示威
就在K团集体维权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2012年6月20日,爱卡汽车雷诺论坛上一条名为“中国科雷傲车主青藏单骑维权行”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科雷傲车主以及部分媒体的关注。本帖主人公是来自天津的一位2012款雷诺科雷傲四驱版车主,姓杨,网名“大巧不工”。面对科雷傲的种种问题以及雷诺中国不给力的态度与做法,杨先生只身一人从成都出发骑车至西藏,这一创意举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雷诺车主群体追求与众不同生活的精神特质,也充分展现了他们对于雷诺中国不解决问题的不满情绪。从成都到西藏孤身骑行的路途坎坷,正如雷诺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不十分顺利一样。7月16日杨先生到达目的地拉萨,三天后雷诺中国宣布了四项车辆故障的解决方案,出乎意料的是,该方案并没有获得车主们的广泛认同。面对雷诺中国对一些实质性问题的遮掩,部分科雷傲车主提出了十二个字的策略:不召回,不停步;不延保,不收兵。
对部分科雷傲车主而言,这也许将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战斗”。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2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