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选胎:但求最对
2013-11-15 13:25: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宋菲

  目前的国产品牌轮胎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车上,价格优势明显,质量也说得过去。但中国汽车质量网上有关轮胎品牌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国内轮胎品牌的认知度与口碑较国外品牌还存在差距阿威:据我所知,华晨中华、奇瑞等自主品牌的某些车型都有装配万力、玲珑等国内品牌轮胎。时速120公里正常行驶,达到这个标号的轮胎基本都没问题。

  马宁:性价比很重要,有些轮胎一条两千多,十几万的车,如果换四条轮胎一万块钱就太不划算了,轮胎的品牌要跟整车档次相协调。

  宋菲:即使国内品牌的性价比不错,但调查中还是没拼过锦湖、韩泰。我们知道的很多国产品牌轮胎多用在公交车、货车这样的大车身上,轿车相对用得少些,因而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选装轮胎时就很少会考虑国内品牌。

  马宁:这跟整车是一样的道理,有些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还是不大放心。

  阿威:档次不同的轮胎在前几千公里差异主要体现在舒适性上,长时间会体现在衰老速度上。而且由于大车、小车的用途不一,制造侧重点也不同,制造工艺差别很大。大车主要考虑载重,小车主要考虑胎噪和舒适性,因此多制造大车轮胎的国内品牌制造的小车轮胎也有待消费者的检验。

  小贾:国产品牌有价格优势,但中高端车不敢用,品牌因而上不去,我认为这不代表国内品牌产品的质量有多差。而且大的车企会考虑轮胎企业的产能,国产品牌产能不够,短时间大量生产的品质把控水平也不好说。然而相比之下,米其林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级的工厂以及亚洲路况研究团队。

  杜威:米其林历史悠久,配方、工艺已经相当成熟,进入中国之前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像国内的玲珑、三角、万力这些轮胎品牌起步相对晚,还都是橡胶企业起家,有差距是必然的。另外像马牌,自打在中国横空出世就用在奔驰、宝马、宾利上,品牌效应可见一斑。国内轮胎品牌如果有朝一日作为沃尔沃、雷诺、奔驰重卡指定品牌也就行了,还得在自身实力与品牌溢价能力上下功夫。

  马宁:米其林轮胎虽说静音性与舒适性很好,但耐磨性相对弱一些,其他同级品牌在舒适性上不及米其林,但耐磨。因为任何品牌都有一个梯队的产品,主打的特性、卖点不同,消费者最好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阿威:轮胎就像鞋子,选轮胎得适合自己。穿耐克、阿迪与李宁、安踏,可能日常走路差别不会很大,但一些特别好的性质总能体现在极限情况下,比如遇到湿滑路面,耐克、阿迪的抓地性、防滑性更好。这些性能即使不做到更好也不会影响日常使用,但却是企业制造经验的积累与水平的体现,有些消费者就是很看重这点。

  马宁:现在国内轮胎品牌已经开始发展绿色轮胎,在保证轮胎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减少摩擦力,以实现油耗降低。

  阿威:不过从目前低滚阻轮胎的效果来看效果不明显,大约跑一万公里只能节省一升油。

  宋菲:要想主打绿色轮胎先得提升基本实力,况且普利司通等许多国外品牌早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品牌要想在这方面出类拔萃更得再练练硬功。

  阿威:国内轮胎品牌也应该靠几款主打产品打开美国市场,像韩泰、锦湖在欧洲的发展一样,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占据价格优势。

  马宁:这也跟整车发展相似,这么多年发现纯靠低端会被围攻,走出去很困难,合资品牌也会出越来越便宜的车型,自主品牌竞争压力很大。

  小贾:不过,车企之间竞争愈加激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似乎也为国内的轮胎品牌提供了不小的发展机会。

  马宁:最后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注意使用习惯和保养。当然,中国的路况也是一个问题,举个例子,路上井盖排列呈S形,还有的跨着两条车道,而且凹凸不平,有些边缘还又尖又硬,躲闪势必离旁车很近,不太现实,只能压过去,估计什么好轮胎在这样的路况面前都无解了。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3年5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