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产品质量监督司
果冻产品是指用食用海藻胶或其它食用植物胶、食糖、食品添加剂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胶冻食品,作为休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最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果冻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湖北等11个省、直辖市36家企业生产的39种产品,合格3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7%。
抽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果冻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本次抽查的39种果冻产品的砷、铅、铜重金属含量,致病菌和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均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特别是品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具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良好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档次,生产中不使用或按要求添加防腐剂、甜味剂,产品受到了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企业由此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本次抽查中,品牌产品各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但是,抽查中也发现,目前果冻产品质量两极分化现象愈加明显,少数企业质量管理不善,生产中有的采用甜味剂代替白糖,有的超范围使用甜味剂,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销路差,企业因此效益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1、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含量在果冻中限定量为0.65g/kg,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甜蜜素含量超过标准限定值2~3倍。
2、可溶性固形物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可溶性固形物是反映果冻产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本次抽查有4种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其中最低的只有4.0%,远低于标准中不小于15.0%的规定。
3、产品标签不符合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要求。本次抽查标签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有7种,问题主要是产品中检出了甜味剂甜蜜素和防腐剂山梨酸,而标签上对此却未进行标注;还有的产品品名不规范,不能真正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
果冻是一种休闲食品,尤其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为此,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少数果冻食品中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进行查处;继续加大对果冻食品卫生质量的日常监督力度;同时,要加大对相关标准的宣传和宣贯力度,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果冻产品质量。
果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企业名单
序号 |
企业名称 |
商标 |
规格 |
产品名称 |
生产日期 |
1 |
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 |
徐福记 |
500g/袋 |
什锦果冻(果味型果冻) |
2003-7-11 |
2 |
上海华元食品有限公司 |
华元 |
450g/包 |
如果果肉果冻(蜜柑) |
2003-6-4 |
3 |
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 |
雅客(YaKe) |
35g/个 |
荔枝果冻 |
2003-7-20 |
4 |
波力食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波力 |
540g/袋 |
“心动”蒟弱冻(椰果) |
2003-7-12 |
5 |
上海台尚食品有限公司 |
台尚 |
70g/只 |
乳酸布丁 |
2003-7-23 |
6 |
阳江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
喜之郎 |
150g/袋 |
喜之郎CC维C果冻爽(荔枝风味) |
2003-5-16 |
注: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