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5月31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官网公布80款儿童服装商品比较试验结果,有12个样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占测试样品总量的15%。
儿童服装往往以有趣、卡通等新颖图案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关注,消费者仅凭这些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其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市场上儿童服装的质量状况,向消费者提供客观、权威的消费信息,引导科学理性消费,确保儿童穿着安全,吉林省消费者协会于2016年4月至5月对长春市场上销售的80款儿童服装品牌商品进行了比较试验,测试结果只对购买的样品负责。
本次比较试验主要针对儿童服装样品安全性和品质方面进行测试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80个样品中,有12个样品分别在PH值、色牢度、商品标识等方面不符合相关标准,占测试样品总量的15%,说明目前市场儿童服装的总体质量尚好,但存在的个别问题也不容忽视。
个别样品PH值不符合要求
纺织品PH值(俗称酸碱度)应控制在弱酸性状态,以利于对人体皮肤的保护。人体皮肤通常呈弱酸性状态,以保证常驻菌的平衡,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因此纺织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皮肤炎等疾病,甚至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次比较试验的80样品中,有2个品牌的样品PH值不符合GB18401-2010要求。
收到初检结果通知书后,北京海辰航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和南通兴荣纺织有限公司书面申请对备样进行复检,吉林省消费者协会依法对备样PH值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海辰贝贝PH值9.2,依然不符合标准要求;JisforJeepPH值7.2符合标准要求。
部分样品标识混乱
在巴黎春天购买的Haley•Haman品牌的样品未用中文标注相关信息,购买的小巍王子品牌的样品未标注厂址,购买的DUOLALA和Haley•Haman2个品牌的样品未标注厂名、厂址等信息。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必须要有中文标识,所以,只要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服装,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服装,都必须用中文明确标明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主要信息。
部分样品纤维含量标示不规范
纤维含量的明示是企业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原料成份的最直接的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企业明示的纤维含量了解产品性能,判断穿着、使用的舒适程度,消费者也可以根据纤维含量来选择所需要的产品类型,所以纤维含量的不同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在此次比较试验中,有9个样品纤维成分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样品中无纤维含量标识;
不同面料未分别标注纤维成分含量或分类标称不全;
标注的纤维名称不规范,标称的纤维类别跟实测的纤维类别不同,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超出允许范围;
初检结果书面通知厂家后,深圳市久久时尚童装有限公司立即对其在欧亚商都销售的JOJO长裤采取了下架处理,并就这一问题向广大消费者致歉。
部分样品色牢度不达标
色牢度是指经过染色的纺织品在加工和穿着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各种因素作用(如日晒、水洗、汗浸、摩擦等)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色牢度差的纺织产品碰到水、汗液、日晒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
在此次比较试验中,除GB18401中强制要求的色牢度外,还针对耐湿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五个色牢度项目进行了比较测试。80个样品中,1个样品的耐光照色牢度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见下表。
慎重挑选儿童服装
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一些商品经营者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符合标准商品进入经营场所。例如在长春国贸商场购买了4个样品,有3个样品存在问题;在巴黎春天商场购买了9个样品,有5个样品存在问题,其中一件样品耐久性标志中没有任何中文显示。
吉林省消协提醒家长,选用婴幼儿服装时应注意查标志,查看商品及其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注,是否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及质量等级,是否标明生产厂商的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采用原材料的纤维含量、洗涤方法等。婴幼儿服装的标志必须同时包括吊牌和耐久性标志两种,并且标志上要特别注明“婴幼儿用品”以及“不可干洗”字样。检查是否有刺激性味道或其他异味,以免因甲醛超标或PH值超标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注意服装面料及辅料的质量,婴幼儿服装应该选购以全部或大部分面料为天然纤维的面料,服装上无明显织疵及污渍,尽量选择浅色、小图案的服装。带子、绳子不宜过长,金属拉链、金属扣及其他金属配件应该滑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此外,要及时索要并保留购物凭证,以便出现质量问题后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