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检小贴士 ——8、9月抽检不合格产品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1-10-19 21:46:55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管局于8、9两月间完成共1268批次食品监督抽检,其中1242批次合格,20批次检测不合格。

本次抽检的1268批次涉及生产流通环节中的食用农产品、调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等8大类食品以及餐饮服务环节的食用农产品、调味品、饮料、复用餐饮具等4大类食品。

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主要为食品农产品和餐饮食品中的复用餐饮具。

食用农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

恩诺沙星是一种合成抗菌药,是动物专属用药,常被检测到残留于牛蛙、泥鳅、黄鳝等体内。依据《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可用于牛、羊猪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动物,同时根据GB 31650-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的规定,在其他动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不得超过100μg/kg。本次抽检中有3批次农产品恩诺沙星项目不合格。恩诺沙星超标可能是种养殖过程中抗菌药使用过量或邻近上市期使用抗菌药。

二、镉(以Cd计)

镉(以Cd计)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在新鲜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块根和块茎蔬菜、茎类蔬菜、黄花菜除外)中最大限量为0.05mg/kg,在块根和块茎蔬菜中的最大限量值为0.1mg/kg。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

三、大肠菌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不合格,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提示该食品中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造成餐饮具中的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污染,如餐饮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或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卫生状况。本次抽检共有4家餐饮单位8批次复用餐饮具不合格。拱墅区市场监管局已对4家餐饮单位约谈并出具警告,后续会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并持续加大对餐饮单位餐具的抽检力度。(来源:拱墅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 闫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