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质量出品>>全媒资讯>>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居全国前列 非遗传承亟需“工匠精神”
2016-04-18 09:49:41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吹釉。(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供图)

婺源三雕之木雕作品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17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景德镇陶瓷、赣南采茶戏、婺源徽剧、南昌城南龙灯、兴国山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传承和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当下江西省已建立了有效的非遗保护举措,非遗保护成效突出,不过还尚存不足。专家表示,江西非遗保护缺乏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而非遗传承则亟需工匠精神。

现状:

江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0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人类的生命记忆。在地处全国中部的江西这片红色故土上,曾孕育了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名片。江西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丰富,绚丽多彩。

“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全国位于前列,非遗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些。”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傅安平告诉江西网络台记者,江西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承机制;建立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赣南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吉安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建立国家和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场所和平台。

截至目前,江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88项。

做法:

选拔少年学艺解决事业编身份

傅安平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两大类。民间艺术主要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舞蹈等,而传统工艺主要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

非遗到底该如何保护、传承与发扬?怎样实现以“产”养“遗”?这一直是江西各地、各级部门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徽剧迄今有300多年历史,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这个曾在江西婺源县盛极一时的古老剧种,险些遭遇失传的境遇。“婺源徽剧与安徽的徽剧不同,婺源徽剧汲取了江西民间小调、甚至采茶戏的元素。”

婺源徽剧。(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供图)

傅安平告诉记者,为破解传承难题,2012年5月,婺源县徽剧团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更名为婺源县徽剧传习所,由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升格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当年9月,为振兴婺源徽剧,该县为徽剧传习所增加32个编制,用于选招徽剧新学员。当年,婺源分两批选拔招录32名少年学员,并委托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培养。这32名学员将于2017年学成而归,届时将纳入该县事业编干部队伍。

此外,在婺源县江湾景区的古戏台,这个濒危的剧种已实现常态化演出,让游客在欣赏婺源的美景同时,感受徽剧的魅力。

作为戏曲之乡,江西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戏曲家,重要的戏曲作品,重要的戏曲声腔,为中国戏曲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傅安平举例说,江西很多地方都有采茶戏,其中尤以赣南采茶戏特点最为鲜明。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

“赣州市每年拿出经费,招募一批年轻的学员去艺术院校培养,毕业后解决其事业编制,让其唱戏没有后顾之忧。”傅安平说,江西各个院团送戏下乡的节目单里,都要求有非遗项目,实际上指的就是民间艺术类项目。

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方面,傅安平认为,政府主导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

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而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江西主要是进行生产性保护,坚持“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原则。城南龙灯的传承与保护便是在生产中得以延续的。

南昌市青云谱区城南村舞龙灯至今有700多年历史。“我们的龙灯制作有一百多道工序,推向市场的城南龙灯结构设计合理、重心匀称、龙身轻巧、组装方便、结实耐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告诉江西网络台记者,质地优良的城南龙灯畅销五湖四海,在国内,北至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城南龙灯舞动的身影。

南昌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在向展示龙头。(记者陶望平 摄)

从小作坊走出来的城南龙灯已蜚声国内外,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2015年我们销售了近5000条龙灯,营业收入一千余万元。”谈及城南龙灯未来的发展,史克滨希望大力发展城南龙灯非遗事业,建立城南龙灯非遗传播产业园,从非遗传承到产品开发,以观光工厂的形式,让人们参与非遗文化的互动,从而带动旅游业,最终让城南龙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2013年,江西省文化厅开展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选。今年1月,省文化厅又公布了第二批(2016—2018年度)保护示范基地名单20家。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究基地,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挖掘;评选了一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还大力建设一批非遗传播基地,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

思考:

全省上下缺乏一支专业的非遗保护队伍

“从事非遗研究保护工作十分辛苦,非遗不能在我们的手上丢失,丢失了就是一种犯罪。”傅安平说,非遗有无穷的魅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应该丢掉,但全省上下缺乏一支专业的非遗保护队伍,没有专门的非遗职能管理部门。

全国23个省级文化部门设有非遗处,但江西没有。中部六省中,江西是唯一一个没有非遗处的省份。傅安平说,设区市层面只有景德镇市设有非遗中心,县区层面只有婺源县设有非遗中心,其他的设区市、县区多数是文化馆兼职从事非遗保护研究工作。“很多非遗项目亟待我们去挖掘整理,但没有专职队伍去做这个事情。”

非遗传承亟需工匠精神

谈及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傅安平直言,“我们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缺乏工匠精神。”

很多非遗产品设计不够实用,不能很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我发现很多非遗项目产品,大众化的不精致,精致的不大众化。”

傅安平说,不少传承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很难做到不受外界浮躁声音的影响,在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和传统工艺的完整性方面,还需加大保护力度。“对传统工艺类项目,我觉得要慎谈创新,不是不去创新,而是要花上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认真研究,再去谈创新。”

(责任编辑: 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