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园慧之困”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2024-02-20 15:45:31

□ 徐建华

曾因“使出洪荒之力”走红网络的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今年春节再次登上热搜,不过这一次与游泳无关。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上午,傅园慧自曝在长白山包车被勒索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关注,成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的一大热点话题。

傅园慧的遭遇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所不同的是,傅园慧不是“普通的游客”。她凭借强大的“名人效应”迅速解决了问题——当天晚上8时许,“长白山发布”公众号发文《长白山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等行为 坚决维护每一名游客的合法权益》称,当地交通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吉林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对潘某某(傅园慧包车司机)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官方通报发布后,该话题又立刻冲上了热搜第一位。

一方面,针对该事件,不少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如央视网发文《“傅园慧长白山求助”事件背后的共同追问》问道:假如被勒索的不是傅园慧呢?人民网评:消除“傅园慧之困”,须用“洪荒之力”。另一方面,该事件登上热搜以后,许多网友都在留言吐槽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类似事件或相似遭遇。由此可见,“傅园慧长白山求助”事件并非个案,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事实上,就在“傅园慧长白山求助”事件发生并圆满解决的第二天(2月18日),云南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就发布了一个情况通报。通报称,近日,收到游客“未买手镯被赶下车”的反映,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对涉事旅行社及导游进行立案调查。最终,丽江市对涉事旅行社及导游开出“罚单”——拟对云南金树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拟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黄某作出罚款两万元的行政处罚;拟对导游张某作出罚款两万元、暂扣导游证3个月的行政处罚。以上处罚决定将在有关法定程序终了后作出。若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查处。

有评论指出,如果就这两年各行业内卷度做个排名,文旅业一定名列前茅。各地文旅局长花式“整活儿”频频登上头条,一些地方为了宠游客也是下足了功夫,新晋“网红”城市哈尔滨更是凭借“讨好型市格”成为龙年文旅市场的“扛把子”。但同时也要看到,类似“包车被勒索”以及“未买手镯被赶下车”这样的旅游服务质量事件,同样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自然是利益使然,导致从业人员甚至是冒充的从业者“胆儿肥”。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旅游服务行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旅游服务行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首要的就是要转变观念。如同有的媒体和业内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必须从吃“资源饭”向吃“服务饭”转型。梳理近些年的旅游服务质量热点事件后不难发现,很多旅游服务质量事件往往出在一些著名景区,而且有的景区甚至还是“钉子户”,进入了“出事-曝光-整改-再出事-被曝光-继续整改”的循环之中。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很多知名景区“犯事”的从业人员都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这个地方“独一无二”不缺少游客,“一锤子买卖”就够用。但市场经济也告诉我们,市场竞争最终拼的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景点(产品)再好,质量(服务)跟不上,既留不住人,还可能吓退后来人。因此,旅游景区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走高质量“产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服务行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还要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如同许多媒体和网友针对“傅园慧长白山求助”事件评论时所指出的那样,优化文旅环境没有终点,善待游客没有止境。旅游行业必须立足于绵绵用力、着眼于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真正让游客满怀期待地来、开开心心地玩、高高兴兴地走。更重要的是,全行业要善待每一位游客,让他们都能真正享受到“诗和远方”。

《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

(责任编辑: 水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