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院

中国质量新闻网
林 鸣
2005-12-12 20:53:00

   大院文化是否属于中国特色?不知道。儿时,我曾在一座军队大院里生活过,所以多少具备“解读”资格。这里所说的大院,既不是北京胡同的“大杂院”,也不是一般单位的家属小院,而是拥有数百乃至数千户居民的超级大院。这种大院一般遵循着“前店后厂”模式———前面是机关或生产区,后面大片的家属楼。中间设有一道门岗,站着个神情慵懒的警卫人员。
   大院五脏俱全,干脆就是个“小社会”。商店、餐饮、菜市场、中小学、邮局、影剧院、派出所一应俱全,甚至还拥有一个闭路电视台。每晚播放大院新闻时,该院最高领导和首脑政要的待遇相同,总是占据着新闻头条。在一座大院里,大人听最高领导的,全院小孩听“孩子王”的。
   大院居民具有相近的气质。他们饮食习惯大致,生活习性相仿,操着同样的腔调,甚至穿一样的服装———部队就不用说了,假如哪个单位发的工装漂亮,职工人手一件,他们会上班穿,回家穿,进院出院都穿。因而有人戏言,用不着迈出大院一步,也可以舒舒服服地活上一辈子。
   热热闹闹的院子里,涌动着邻里亲情,也埋藏着复杂关系。这么说吧,大院能把盘根错节的“关系学”发挥到极致。也是,大院相当于一个大“村子”。“村民”们除了辛勤工作,余暇最热衷的便是议论张家长、李家短,谁家老公提升、谁家媳妇生不出孩子。都住在一起,根本瞒不住人。“村民”间若发生纠葛,当领导的很难处理,因为你弄不清谁和谁是亲戚、或谁曾是谁的老上级?可你又必须得弄清楚。
    和社会散户不一样,集体生活的气氛令人怀念。小时候,赶上发带鱼或苹果,拉东西的货车一进院门,老老少少带着家什立刻围拢上去。地秤抬出来,队伍排好了,大人呼,小孩叫,这情景就像当年打土豪。记得有一年,院里有位老干部想先挑大点儿的土豆,不顾工作人员阻拦,非要爬到车顶。结果不幸从土豆堆上滑落,被送进医院,不治而亡。现在这种热闹少了,逢年过节之际,有的单位里也只是发些包装精致的东西,实在缺乏人气。
    还有,安全不成问题。每听到社会上发生恶性治安案件,院里人就会默默地感到欣慰。所有大院或明或暗都存在着排外倾向。在居民当中,外人很容易显露,反正拿眼一照,就能看出这人不是本院人氏。还有,大院普遍都有一种莫明其妙的优越感,许多人的口头禅就是一口一个“我们院儿”。从前,我们大院的孩子和地方孩子冲突,打架打败了,就往院里撤,而“追兵”会被门卫不客气地拦下。
    对大院太熟了,闭上眼睛也能走几个来回。院子里缺乏变化,没有新鲜空气,一切都沿袭着某种模式,严格地实施着平均主义,堪称标准化的楷模。只有一些看不见的潜规则,悄悄地指导着大院居民的生活。越轨和浪漫的动作,只能发生在院墙外。大家在一起过日子,富的不敢露富,穷也穷不到哪儿去,因而居民心态相当不错。
    住得久了,难免感觉大院有如“围城”。中老年人不愿迈出院门,而一部分年轻居民则渴望冲出,尝试呼吸外面的空气。也有不少年轻人接了父母的班,继续重复着大院故事。还有,每年都有新人涌入,不断改变着大院的“血统”。其实,处于信息时代,那么大一个地球都变成“村”了,一所院子还能残留下多少神秘和优越?不少“资深”居民发现,院墙变“矮”了,邻里生疏了,连门卫也不像以前那样认真盘查了。真正被禁止入内的,恐怕只有骑三轮的游动小贩。因而有的老人感叹,如今的大院,已经越来越不像大院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