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子”与“书虫子”

中国质量新闻网
飞 飞
2007-01-12 16:21:00

   我接触到的读书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不大会运用,就像一个放满了书籍的“书架子”;一种是读书不多,但读得很精,“吃”得很透,把书里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营养”和“本领”,就像是“书虫子”;第三种两者皆备,既是“书架子”又是“书虫子”。
   当第三种人当然最理想了。但如果第三种人当不成,要我在“书架子”与“书虫子”中择其一,我愿意当“书虫子”,不当“书架子”。
   当“书架子”当然也不错,即使没有某种非常明确的针对性,读书在消遣之余,至少还可以扩大视野,增加知识,丰富语言,修身养性。多读点书,总比不读书好,总比拿大块大块的时间去搓麻将或“家长里短”有价值得多。
   但人类发展到今天,书籍可谓浩瀚无际,即使是某一学科的书籍,一生也难以读完。毫无选择地随意浏览,不加咀嚼地囫囵吞枣,花费了很多时间,得到的提高可能只有一点点,这就叫事倍功半。做这种事岂不是很有点“冤”?正如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因此,面对书山知海,首先要学会选择:宜粗读的则粗读,无须读的则不读,该精读的则精读,要背诵的则背诵。
   在著名小说《基度山伯爵》中有个法利亚长老,他告诉书中的主人公: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5000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三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这种说法当然不够科学,但他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我是一个记者,我选择的书籍大致有三类:一是用以扩大知识面的书,这类书一般情况下是粗读,浏览一下,了解一下,看懂即可;二是在众多新闻业务书籍中选择几本精读,直至可以融会贯通;三是针对某一个自己正在采写的专题,选择一些文章或书来读,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我想每个人的职业、生活环境、兴趣爱好、读书目的都不一样,对书籍的选择也会千差万别,但有一条应该是一样的,就是这个选择一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美国有一句谚语:选择书籍,不次于选择朋友。美国著名作家H·D梭罗说:“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的确,选对了有用的书,读书的效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选对了书,还要会读。读书说起来简单,会读书的人不见得很多。
   要说具体的读书方法,不外乎粗读、细读、通读、跳读、浅读、深读、速读、慢读、略读、详读、再读、写读、选读、联读、比读等几种。而对于一本需要精读的书,必须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达到“厚本变薄本儿,薄本变张纸儿”的飞跃。
   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这样解释:“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郑板桥对他自己选中的书,读得可谓精益求精:“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决不浅尝辄止,也不贪多图快,惟有如此,他才成为我国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
   要把书中的学问,一字一句地“消化”为自己的“营养”和“本领”,有一个环节是绝对不可少的,那就是独立思考。在学完一章乃至全书后,把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整理出来写在几张纸上,或者抄录在文摘卡上,实现“厚本变薄本儿,薄本变张纸儿”的飞跃,是思考;把这本书与其他同类的书不断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做到对书中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是思考;在读书过程中,不唯书是从做书的奴隶,不断地提出疑问,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善于发现书中的不足、局限乃至错误,同样是思考。千万不要把每本书当作绝对真理,哪怕是一本公认的、非常优秀的书!光读书不思考,其结果往往就沦为“书架子”。读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帆船,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的确,对于书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可要是读书读成了“书架子”,岂不冤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不仅要拥有书,勤读书,更要善于选择书,会读书,惟此才能“开卷有益”,从书中吸取更多的养分,增长更多的才干。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