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刘”:平凡中奏响的人生乐章

中国质量新闻网
张娅娅
2007-01-12 16:50:00

   “修车也是有灵气的,我就是爱琢磨,越是没见过的,没修过的,我就越爱琢磨,一定得琢磨出个道道来,这心里才踏实!”把乐趣做成了事业,在工作中又体验着乐趣。“快车刘”就是这样一个充实快乐的修车人。

   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正源街一个路口,有一间不起眼的修车行。就是这间不起眼的小车行,门口却停满了各类高档小轿车。从奔驰到宝马,从国产到进口,还有不断上门的顾客,因为排不上修理空当而怏怏离去。为什么这么多人放着大型修理行不去,非要来这个90多平米的小修车行凑热闹?原因只有三个字——快车刘。

   “快车刘”真名刘苏汉,是这家修车行的“掌门人”。他凭着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宁夏汽车修理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经他手的汽车还没有让他找不准毛病的,由于排除汽车故障又准又快,久而久之,“快车刘”的名号就叫了起来,以致于很多人忘了他真正的名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快车刘这一身本事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谈起他的修车史,“快车刘”就用他总是笑眯眯的眼睛望着远方,那一段段不平凡的经历呈现在眼前……

是经历也是传奇

   刘苏汉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对机械构造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兴趣,60年代的农村,还没有什么精密器件让他接触,但他已经能够制作和修理各种农具。十几岁时,村里有了第一台拖拉机。这台不用人推也不用牛拉就能自己跑的大家伙让少年的他异常兴奋,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当有人告诉他是发动机也就是油泵使机器走动时,要探个明白的想法就在他心里生了根。为了不让人发现,他躲在放拖拉机的地方一直到深夜,然后小心翼翼的研究它的构造。一晚又一晚。先是看,后来就动手拆,取下拖拉机油泵,到天快亮时再重新装上。一个月后,他完全摸透了这里边的道理。直到有一天拖拉机出了故障,他大显身手给修好了,村里的人都惊呆了。

   从此以后,他就掉进对机械修理的钻研中一发不可收拾。自行车、缝纫机、拖拉机、纺织机等等,只要是他看到的东西都不放过。而他替人修理各种机械的足迹也从村里走进了县城。因为对机械构造的熟悉,16岁时村里的拖拉机就让他开,18岁时又得到一个在石家庄一家兽药厂开车的机会,还兼修理厂的技术员。这期间他对汽车的性能和构造有了很精透的钻研。同时他又一边干工作一边帮人维修,并且小有名气。26岁时潮州市外贸进口汽车大修厂总经理听说他之后,将他聘为汽车修理员。在担任修理员一年之后,他靠出色的技术,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去香港进修的机会。没想到,在香港一呆就是7年。

   那时的香港,已经迈入了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云集了世界各种顶尖汽车,这让迷恋汽车的刘苏汉震动不已,当时他就做出要留下来的决定。他要钻透这些国际品牌的汽车!此后,他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在各种修车行,没有师傅教他,也没有供他系统学习的条件,他就一边工作一边自己琢磨。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各种品牌和类型的车辆,让他的修理经验迅速丰富,并成为他以后立业的财富。

   在体验钻研快乐的同时,一人在外的艰辛也让刘苏汉日益强烈地思念家乡的亲人。1987年,他回到内地,在广东顺德武警部队的一个单位当技术员。之后又回到家乡河北。此时刘苏汉考虑,带家人到外地去发展。在辗转几个城市之后,环境舒适的小城市银川终于让他有了定居的打算。1992年,他用自己的丰田小货车把家里人带到了银川。他被应聘到宁夏建行建利行进口汽车维修中心。由于技术精良,不久他就被聘为副厂长兼车间主任。长期的打工经历让刘苏汉有了创业的打算。在积累了一些原始资金后,1994年,他创办了苏汉轿车维修厂。由于业务上的接洽,他修车的名气渐渐走出宁夏。1999年,他被云南省旅游汽车修理厂聘为总工程师;2001年,担任广西北海三合进口汽车维修中心技术顾问;2002年,担任陕西省航天龙腾丰田汽车维修技术顾问;2002年,又在北京某修理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经常出差到各地进行技术交流。“快车刘”的名头叫响以后,他就将车行的名字改成了快车刘轿车维修行,2003年7月,他的快车刘轿车维修行正式开业。

“我就是爱琢磨”

   在刘苏汉的修车经历中,还真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1994年4月11日,一位领导的日本公爵车出了毛病,但又有急用,许多修车行包括大型专业维修行的师傅修后都无能为力。而且又从北京请来两位工程师进行排查,还是没有解决故障。这时一位让他修过车的记者推荐了他。司机讲了经过,刘苏汉仔细观察之后,只用手掌摁了一个部位,车就打着了。从那以后,有人戏称他为修车的刘半仙。这件事让他在银川修车业界名声大震。

   2005年11月,宁夏仅有的一辆德国产200吨大吊车在陕西作业时半路抛锚,当时吊车正装载了6台大锅炉前往施工地点。如果在两天内不能顺利出车,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万多元。在陕西和宁夏周边的几拨维修人员都无可奈何。车主一筹莫展,再三打听后,从新加坡一个朋友那里打听到刘苏汉,于是立即派车将刘苏汉从银川接至陕西。

   据刘苏汉回忆,当时他是第一次修那类车。200多吨的大吊车,光变速箱就有2吨多,提供的图纸和车上的文字全是德文。而且在刘苏汉之前,已有不下10人修理过,都没有成功。刘苏汉到了现场没有先检查车,而是窝在宾馆看了一夜的图纸。虽然那些德文让他一头雾水,但他看得懂符号。仔细研究后,他发现这种车的变速箱是自动的,有很精密的电路设计。看过电路图后,结合司机所描述的抛锚过程,他判定应该是变速箱集成板上的问题。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振奋,天刚蒙蒙亮,他就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开始排查。当时还有人对瘦小黝黑的他心存顾虑,这么一个土包子能修得好少见的德国大吊车么?为了确定故障所在,他用一根长约30米的电线一个接点一个接点的实验。突然故障显示灯由红色变成绿色,故障点被他找到了!是一个电路板的启动器出了毛病,电流跟不上来。在一阵欢呼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这是德国产的车辆,这样型号的配件短时间内去哪里找啊?这时车主已经完全信任了刘苏汉,并恳切请求他一定要想想办法。经过认真思索后,他用几个国产继电器连在一起做了一个启动器,吊车竟然启动了!修车的时间只用了4个小时,周围的人一片惊讶、赞叹!

   说起这些事,刘苏汉总是嘿嘿一笑说:“修车也是有灵气的,我就是爱琢磨,越是没见过的,没修过的,我就越爱琢磨,一定得琢磨出个道道来,这心里才踏实!”把乐趣做成了事业,在工作中又体验着乐趣。“快车刘”就是这样一个充实快乐的修车人。

活就活出个“人情味儿”

   快车刘修车行有个始终如一的经营信念,就是“技术、质量、时间、服务”,这就是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的理念。刘苏汉对他的诠释是:没有技术,就保证不了质量;没有质量,就保证不了时间;没有时间,就保证不了服务。刘苏汉说,只要是“快车刘”修出来的车,在保修期内,随时都可以来修理。即使是半夜修车,他也不会推辞,在哪里坏了就在哪里修。

   刘苏汉凭着自己的技术,要想扩大修车行规模,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他追求的是精,而不是大和多。在占地90多平方米的修车行中,他和徒弟—共只有6个人。在他带过的30多个学徒中,现在开修车行的遍布北京、内蒙、银川等地。 2005年11月,他的修车行获得了“光彩之星”集体奖,个人也被评为“光彩之星”,这种一家店获得双丰收奖项的事情并不多见。

   戴着技术优势眩目光环的刘苏汉,仍然兢兢业业为顾客修车,并与同行保持着一份和谐的竞争关系。凡是到过快车刘修车行的顾客,都被刘苏汉踏实的作风和精湛的技术折服,有很多顾客还和他成了朋友。修不过来的汽车,他会主动介绍到同行那里,让其他车行处理。刘苏汉常说,做人就要有人情味,活着为什么,不就是图个自己心里舒坦。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做人做对了,朋友就多,关系就好。自己修车不仅靠诚信和技术,还要靠做人的这份热乎劲。

   刘苏汉心里也有遗憾,那就是初中毕业的他,因为生活的颠簸再没有机会踏进学校的大门。人们都说他是自学成才的奇才,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为了弥补知识上的欠缺,乐观坚韧的他一有时间就看书。除了汽车维修的专业书籍,他阅读的范围也向其他领域扩展。在他的家里到处都堆着书,甚至厕所也堆着一大摞书。他尤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修车之余,他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吹、拉、弹、唱,下厨烧菜。他说:“我就是个普通劳动人民,能乐乐呵呵活着就好。”说着他又嘿嘿一笑。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