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洁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在毕业二十年后,分散在各地的同学能聚一聚、聊一聊。这一天,在我和筹备组几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实现了。
一年前我们为了这个聚会,就开始精心策划组织,当来自新疆的一位同学第一个前来报到时,我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这份热情与付出终于收到了回报。
我再一次地拨响全班每位同学及老师的电话,再一次发出一份来自心底的、最诚挚的邀请:无论你荣归故里,或飘泊他乡;无论你事业辉煌,或失意彷徨;无论你身居要职,或平平常常;岁月能改变一切,但同学之情不变。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离别的思绪。我们的心在焦急地等待……。
同学们来了,班主任老师来了,老校长来了,我们又一次的相聚了。
返回母校的那天,校园里一片春意盎然,一幅红色醒目的欢迎标语,把我们带到了教室,我们再一次围坐在教室里,聆听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导。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课堂,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营养,体味人生的艰辛,明白做人的道理。
老校长一一喊着我们的名字,讲述着这二十年来,为了编写《繁星录》,他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我们每一位,他希望我们回校,一是看看,二是谈谈,三是坐坐,四是加油鼓劲。这次同学会上我才得知,老校长在旅途到达新疆时,大病了一场,当新疆的同学得知前去看望时,老人家的眼里闪耀着激动的泪花。一种情结、一种情怀、一种爱再次延伸到我的心间,我在给老校长的祝福留言中这样说道: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祝您永远健康!此时此刻,教室里再次响起了80年代校园学子竞相传唱的一首歌,“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再过二十年,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同学者,同师受业者也。那些在老师谆谆教诲下脱胎换骨的记忆,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间。无论时光流逝多远,我们都会永远存盘,深藏心底。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尘封在心底的往事,将永远成为一道道定格的风景。
这次参加同学会的同学中,路途最遥远的要数新疆阿克苏的一位同学了,从阿克苏坐火车17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飞机五个多小时到南京,再乘火车到达参会地点,千里之行辗转三次交通工具,路途的疲劳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心情,在火车站接站时,满脸春风的她一下拥抱着我,许久没有言语。后来,她才跟我说,从接到我的第一个电话开始就没睡好觉,二十年前在校的一幕幕情景时常在脑海中浮现,教室走道上攀谈的细语、校园操场上运动的身影、集体寝室里纵情的嬉戏……,想着老师同学现在啥模样,见到了说些啥,母校有些啥变化等等。总之,要想见的,要想说的太多太多了。
聚散无常,无常的岂只有聚散!短短的三天同学会虽已过去了一段时间,可当我回想起这次聚会时,心中时常荡起阵阵波澜,至今我的手机上还留着同学在归家途中发来的一条条短信:还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忆,就要分别,止不住的泪水还在眼眶,就要踏上归家的路,再见了同学,再见了母校,再见了我多情的江南!
二十年后今天的相会,在同学、老师、母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将成为我们寄托情思、交流信息的平台;成为我们联络感情、沟通联系的纽带;成为我们摇旗呐喊、加油鼓劲的动力;成为我们互相帮助、遮挡风雨的臂膀。
同学情、师生情是一种最纯洁、最平凡、最耐得住考验的情感,是除爱情、亲情、友情、战友情外,人生又一种美好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情感……它似一把烈火,燃烧我们的激情;它似一朵白云,衬托着蓝天的美丽;它似一道彩虹,带来雨后的阳光。
同学情、师生情是一支推动我奋发向前的桨,是一首鼓舞我激昂奋进的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透的书,打开它,将永远不会合上……(《中国国门时报》)
相逢是首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