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经常看一些电影、电视剧和文学刊物。有一个感觉,就是反映公安、工商、税务、军队等题材的作品很多,而反映我们质检系统战斗生活的艺术作品几乎是空挡。这与我们质检系统在国家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很不协调,这种状况也使我们系统在社会上威信和形象的树立受到一定制约。有感于此,我决定创作一部反映质检系统干部职工战斗生活的小说,以查处一个大的制假案件和质监扶持企业发展的故事为发展主线,全面反映质检系统干部职工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战斗生活。也许有人会说:你是自不量力。但我会尽全力去做,用真心和智慧去讴歌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希望系统们的朋友对作品提出批评指正意见,把意见发到网页下面的评论里。也欢迎系统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查处制假售假大要案件的线索和故事,可直接发到我的邮箱:sxgp.guoyongdong@126.com |
故事梗概:
王安邦初任平城市委书记,就发生了毒酒致死人命大案,王安邦在组织执法部门破获制造假酒的黄彪造假走私贩毒团伙的过程中,面对经济萎缩不振,政府机构臃肿、地方领导与犯罪团伙相互勾结等重重弊端实施大手术,用铁碗对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质监、公安、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执法部门通过查处一个个制假大案,用法律“长缨”束缚了造假“黄龙”。平城经济社会最终走向繁荣、和谐。
(三十五)
国有企业厂长陷囫囵
郭明和市粮食局粮油加工厂的苏厂长曾经在一个乡镇工作过。那时郭明当乡长,老苏当着书记。老苏是从部队上转业回来的,在部队上一直干到正团职,戎马生涯几十年,早就有转业到地方清闲几年的想法。随后,赶上老苏所在的铁道兵团成建制往地方安置转业干部,老苏就着这个空挡回到老家。市安置办考虑老苏在部队上正团职的职务,直接把他安排到乡镇当一把手。
在乡镇工作一年多,老苏有什么事情都让郭明出面干,就是开党委会议也是自己主持会议,让郭明安排具体工作。乡政府的人叫苏书记觉得拗口,干脆就直接称呼老苏为“书记”,把他的姓去掉了。老苏也不在意,也无所谓,反正我还不是我这个人吗。老苏对下属和气,脸上时常带着和善的笑。一年后,老苏向市委组织部提出调回城里工作的请求。当时政府局长的职位满满的,实在不好安排。组织部长提议安排他到市粮食局下面的粮油加工厂工作,保留正科级的工资待遇,老苏欣然答应。
老苏到粮油加工厂当厂长后,把家迁到了厂里三间平方宿舍里,后来两个儿子大了,就又占了两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粮油加工厂是很吃香的单位,老苏认为比当个乡镇书记强得多了。郭明那时候就经常得到老苏的接济和照顾,时不时地找老苏批条子搞几袋面粉、几桶食用油。郭明得了人家的照顾,自然要说些感激的话。老苏却说,你在乡镇照顾老哥哥一年多,让我落个逍遥自在,我照顾你也是理所当然的。再说,我就是把厂子里油桶子里的油控出来,也足够你一家吃一年的了。
可好景不长,当年那个红红火火的粮油加工厂如今连工资都难以发不来。老苏的老伴经常埋汰,说当时放着乡镇书记不干,到企业当个厂长,如今八百元的企业工资还经常发不了。可老苏还是那副嘻嘻哈哈的乐天派,还和老伴说,只要还是共产党执政,天就塌不下来,面包会有的,工资也会有的。
郭明和老苏两人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爱好,养花。郭明和老苏每天早晨都要在市区东南角花鸟市场转悠一阵子,在绿荫下,听鸟的欢唱,观赏菏泽牡丹的娇艳、洛阳牡丹的华贵。老苏尤其钟爱南方产的花卉,如西洋杜鹃、金橘、桂花。老苏的三间平房还带一个足有一百多平方米的院子,他买来这些花卉就摆放在院子里,闲时给盆花浇水、施肥,然后躺在院子中一把竹椅上,嗅着满院的花香,再读上一两条报纸上的新闻。老苏爱好种花,可对花的养殖技术又不甚了解。对花卉种植技术还略知一二的郭明很自然成了老苏的老师。郭明在下班后或者周日经常到老苏家里走走,除了品评花卉,就是教给老苏养花技术。
闲谈中,郭明在与老苏透露出,质监局办公大楼征地和有关手续已经办妥当,前阵子一家外地包工队中标,已经开工建设。听罢,还住在平房的老苏叹息一声,你们是行政单位,有国家财政支持,有收费项目。我这里地方倒是有,平房宿舍后面还有十亩大的空地,可企业现在半死不活,连工资发放都是问题,又到哪里去搞建家属楼的资金呢。
正在老苏为建家属楼的资金发愁时,财神爷就上门送钱来了,与粮油加工厂有过业务关系的东北一个客户过来联系大米加工的事情。
这两年,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了华北和东北一些地区干旱少雨,粮食产量减少。目前市场上的大米已经由过去的一元四角钱直接涨到了二元。东北过来的客户说,加工大米只是把陈化粮做“抛光”处理,然后按新鲜大米卖。每加工一吨大米付给粮油加工厂400元加工费。陈化粮是国家储备粮食中超过保存期限的粮食,按说只能用做饲料加工、酿酒等。把陈化粮加工再进入市场交易,这是违法的事情,老苏干了十几年厂长当然知道。可又想,自己仅做贸易加工,以后有多大的事情也由倒卖粮食的主犯来承担。况且有几个老百姓吃的大米是新鲜的啊。想到这里,老苏欣然应允,一次就签定了四千吨加工合同。厂子开足马力生产了两、三个月,挣了二百万,除去给职工补发工资花去五十多万,给社保所交纳养老保险金用了三十万,厂子帐上留下了一百二十万的进项。
粮油加工厂职工们脸上又重新泛起了笑容,几个领到工资的年轻人围着老苏嚷嚷,再找个客户揽点活儿,挣了钱请你喝酒。老苏也乐着,可这个东北客户在货款两清后,一走再没过来。老苏打电话也联系不着。老苏扳着指头算了算,修两栋职工住宅楼,不说地皮钱,光工料等费用少说也得七、八百万,让职工集资吧,能有几户一下子能拿出一、二十万现金?会计小米给老苏出了个主意:我们就只能靠外地人挣钱啊?我们这里不产大米,我们可以加工面粉啊。老苏盯了会计一眼,如今粮食都是统购,下面粮站收购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人家自己倒腾,就你知道挣钱啊?会计呵呵一笑:厂长怎么就转不过弯来?人家能在陈化粮上打主意,就不行我们在这上面想办法?全市二十多家粮站,陈化粮贮备少说也在一万吨以上,与其让那些粮食放在库房里慢慢发霉,变质,倒不如我们加工成面粉,卖出去挣点钱。老苏说动粮站储备的陈化粮要经过粮食局批准。会计说,你把挣的利润分出一部分让局领导过年发福利,修起住宅楼再给领导留几套,局长还不乐意啊?老苏拍拍后脑梢,哈哈笑出声来,还是年轻人脑瓜子活泛啊。
老苏没费什么周折,就把粮食局二十五个粮站的一万多吨陈化粮给解决了,修建职工住宅楼的事情局长也批复下来。
粮油加工厂的机器轰鸣着、欢唱着,用欢快的调子唱着工人们所有的希望。厂里七八间大库房全都派上了用场,其中三间库房里堆放了从下面粮站调拔上来的陈化粮,有一间库房里已经码放了三百吨加工成的面粉。以前生产面粉的原料要经过化验室检验,检验麦子的比重、水分、还要从外观上检查是否有虫蛀、霉变等情况。现在这些程序都免了。明知道就是陈化粮,再检验还不是那个结果?化验室三个年轻女工全部让老苏给抽调到一线车间,帮着缝口、装袋,还不忘把厂子里印的产品合格证装进面粉袋子里。
粮油加工厂新近生产出来的面粉就一袋袋堆放在几个库房里,每个袋子上都印着“平城市粮油加工厂”字样,还有蓝色的生产许可证图样。由于粮油加工厂的设备先进,生产出来的面粉细腻、水分不大,口感好的缘故,粮油加工厂的产品在平城一度是抢手货。老苏在库房里看着堆放整齐的一袋袋面粉,就仿佛看到了成捆的钞票,新建的两栋住宅楼拔地而起,自己二小子结婚的新房里贴着大红喜字,工友们抢着给他敬酒……
又一个年关到了,平城的几条街道上照旧是熙熙攘攘的。粮油加工厂的面粉在这阵子开始销售了,平时每公斤一元钱的面粉,年关时候涨到了一块二。每天都有几辆大卡车停在厂子库房前装货。此时,老苏还为自己发明的动员职工找关系销售面粉挣取提成的办法窃喜。年关这阵子涨价的二毛钱就算是销售面粉职工的提成,而原来计划好的整体利润收入还能兑现。
老苏高兴的时候,心里事实上也有几分担忧,用陈化粮加工的面粉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这几天,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了东北、河北等地发生陈化粮进入粮食流通市场的报道,有关执法部门根据记者报道开始追查陈化粮问题。老苏的心给揪得像闹钟上的发条一样,一直联系不上的那个东北客户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会不会受牵连?
老苏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春节前夕,销售给电力公司的六吨面粉出现了问题,几户职工在和面时发现面粉根本就和不到一块,不能拉,不能擀,只好用合烙床子压着吃“合烙”。虽说,职工们这时发现面粉不好,可面粉是单位领导联系的,总不能为此而薄了领导情面吧?只好将就着吃了。可这吃进肚子后,糟了!几户职工上吐下泻,还有两户的孩子发烧进了医院。
事情很快就捅到了市政府办公厅,并被上报到市长和市委书记那里。市委书记王安邦批示:市质监局尽快组织调查,确保群众食品安全,处理结果直接报送市委办公厅。
李新明带着几个人到电力公司职工家中,逐家逐户进行调查,抽取了样品,送局里检验。检验结果尚没出来,附近的堡头村也发生了同样的事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粮油加工厂。检验结果出来,面粉的卫生指标不合格,细菌含量严重超标,面粉有霉变可能。可面粉袋子里装的合格证上标明的生产日期还不过两个月啊。当李新明向局长汇报初步调查结果后,郭明感到非常吃惊,老苏毕竟是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了,又是几十年的国营老厂,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郭明想到和老苏几十年的老交情,不便出面处理这事,就把调查处理此案交给了一名副局长和李新明。
李新明和黄晓强带着人到粮油加工厂调查取证,调查结果让他们触目惊心,违法货殖金额达到了二千多万元,案件直接牵涉到粮食局领导、二十六个基层粮站和粮油加工厂的负责人。
郭明再次听了副局长和李新明的汇报,觉得事情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并亲自向市委书记王安邦做了汇报。汇报时,王安邦把市长和几个副书记、副市长也叫了过来。
王安邦听着郭明的汇报,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这是继五年前平城发生毒酒案后的又一个重大突发事件。“责成纪检、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等单位加入案件调查,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责任人员,该处理的坚决处理,该法办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务必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王安邦说话声音特大,带着愤激的情绪。说完,猛地一拳擂在办公桌上,把茶杯来里的水溅到了桌子上的文件上。
整个的案子调查完毕后,平城市召开了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公开处理大会,全市各行政机关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粮食局系统的五百多名职工就坐在前几排的位置上。会上宣读了案件调查组调查结果和市委做出的处理决定,粮食局局长受到了撤消行政职务处理。粮油加工厂厂长苏新国被开除公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两名公安人员当场向苏新国出示了逮捕证,架着他走出会场,坐进了会场外准备好的警车,警笛一路鸣响而去。
苏新国被带上警车的时候,郭明就站在会场门口。此时他说不出的什么滋味,只感觉心乱如麻,两只耳朵翁翁地响……
此小说为迎接山西质量立省动员会而作,版权归中国质量新闻网和作者,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和刊登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