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经常看一些电影、电视剧和文学刊物。有一个感觉,就是反映公安、工商、税务、军队等题材的作品很多,而反映我们质检系统战斗生活的艺术作品几乎是空挡。这与我们质检系统在国家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很不协调,这种状况也使我们系统在社会上威信和形象的树立受到一定制约。有感于此,我决定创作一部反映质检系统干部职工战斗生活的小说,以查处一个大的制假案件和质监扶持企业发展的故事为发展主线,全面反映质检系统干部职工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的战斗生活。也许有人会说:你是自不量力。但我会尽全力去做,用真心和智慧去讴歌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希望系统们的朋友对作品提出批评指正意见,把意见发到网页下面的评论里。也欢迎系统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查处制假售假大要案件的线索和故事,可直接发到我的邮箱:sxgp.guoyongdong@126.com |
故事梗概:
王安邦初任平城市委书记,就发生了毒酒致死人命大案,王安邦在组织执法部门破获制造假酒的黄彪造假走私贩毒团伙的过程中,面对经济萎缩不振,政府机构臃肿、地方领导与犯罪团伙相互勾结等重重弊端实施大手术,用铁碗对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质监、公安、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执法部门通过查处一个个制假大案,用法律“长缨”束缚了造假“黄龙”。平城经济社会最终走向繁荣、和谐。
(三十六)
众富豪摆龙门
平城市近年来接连建起了几个豪华住宅区。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展,前十年还与市区相隔着二、三公里的城边方的村子,逐渐与市区融合成一体。临街破旧民房拆除后空出了一整片空地。北村、西庄这些个村子原先不值钱的土地变得寸土寸金,成为市区的黄金地段。村干部的脑袋瓜子被市场经济大潮淘炼得灵活起来。
市房产公司早就瞄上了这几块地皮,想建设商品住宅楼。可村支书无论房产公司的人给多优惠的条件,始终没答应,房产公司软磨硬泡一番,见没指望,只得罢手。可就在房产公司的人拍屁股走后几个月,北村那片子土地突然开了工,几个月后,一大片样式新颖,仿欧式建筑的豪华别墅区拔地而起,一下子建了八、九十套。有二层小楼,三层小楼,最小的房子建筑面积也有二百六十多个平方。小区楼房被几条“井”字形路面隔开,路旁都留出一些空地,种植了一些国槐、桂花、发财树和南方引进的花草。整个小区环境幽雅,浓荫遮掩,鸟语花香。人走进小区,仿佛进了一个大花园,所以小区取了个别致的名字,颐和花园。每一套别墅都修建了车库,用于存放私家小车。颐和花园整个地势成陡坡型,北面临街的地方最低,越往南地势越高,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小区最南边的房子接着城外的原野。
颐和花园开始销售时,每套房子售价最低在二百多万元,位置好的三层小楼售价接近四百万元了。一般人听到这个报价准会给下一大跳。有的人说,在一个县级市,这么贵的房子能卖出去?你假如有这个想法就纯粹是替古人担忧了。平城市仅个人承包煤矿经营的人就有二百多个,哪个煤矿老板一年还不弄它个一、二千万?干非煤产业发财的人在平城也有相当的人。当颐和花园开始售房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传开,不到两天时间,整个小区的大小别墅销售一空,随后听到消息的人愿出高价整上一套房子。有人算了一下,一套别墅连土地带房子成本超不过一百万元,北庄村房地产的净收入即将达到一个亿。
崔卫国,这人知道吗?原先五谷香酒厂的厂长,后来离岗当“猪倌”。如今他经营了农牧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仅公司下属种猪厂每年出栏就达到一万头,公司饲养的生猪年出栏二十多万头,每年收入少说也在四、五百万元,公司每年工人工资支出就得几十万元。他在颐和花园购置了一套两层的小洋楼,自己和老伴搬过来住,两个儿子在城里住着单元楼。
李新明每天早晨跑步时都要路过颐和花园,时不时地过来和崔卫国聊上一阵,有时崔卫国老伴给他们整上几个下酒的菜,哥俩喝上几杯,唠嗑一些家常。李新明有什么事情憋不住,总要和崔卫国唠嗑唠嗑。李新明羡慕崔卫国过上了好日子,埋汰自己没长进。当了十年兵,在地方上工作十年,如今还住在“贫民窟”,连个安身的窝都没有。还说局里修建办公大楼,后面还有一小块地方够修几套家属房子,局长早说了要给他留上一套。崔卫国老伴给他俩烧了几个菜,沼气炉上的茶壶就开了,鸣着响笛。她连忙把把茶壶提了下来,随手关了沼气阀门,又端过一个菜来,听了李新明的话插嘴道:“局长能给你一套房子,那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别人想要可能还没指标呢,那你还不赶快报上一套?”
整个颐和花园的做饭和照明到用的是沼气。这套沼气设备是崔卫国搬到这里居住后搞的。如今崔卫国养猪规模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头,仅猪的粪便处理就成为一个麻烦事情。每年猪厂要处理几百吨猪粪,清理出的猪粪堆积在厂子里一片空场上。像一座小山。每到夏天苍蝇蚊子滋生,搞得附近庄稼地和村里到处苍蝇蚊子纷飞。老百姓如今种田都用化肥,农家肥很少有人用了。村里群众经常找上门来说这事。崔卫国就在种猪厂附近投资搞了个沼气项目,生产出的沼气让村上群众免费使用。可这小型沼气项目处理不了年产六、七百吨的粪便啊。在颐和花园完工开始售房那阵子,他就想到了在这里再搞个大型沼气能源项目。项目搞成后,将沼气厂管理权交给了刚大学毕业的大儿子。沼气除供应给颐和花园外,还惠顾了北庄村和市区几百户居民。有时市区停电,颐和花园周围一大片地方仍然灯火通明,小区路灯亮如白昼。每年沼气厂还有几十万元的进项。
李新明听到崔卫国老伴插话,长叹一声:“嫂子,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女儿晓娟今年读高三就要参加高考,如果考上大学费用肯定少不了。我和枫英这些年攒的钱连买一套九十平米单元楼都不够。单位修独户小院,怎么说也得三十多万元。我又哪来钱买?”
崔卫国一听李新明的话就上火了:“咋,你是看不起老哥呀!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老哥再怎么地还混了这么点家当,有我吃肉,能没你喝的汤?你我还分谁是谁的呀!局长给你房子你尽管要,还差多少钱我先给你垫上,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还,没有钱就拉倒。
李新明见崔卫国急了,人家表露真情,自己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忙说了几句歉疚的话。崔卫国见李新明这样,一时倒乐了,笑脸上堆积起的皱纹遮住了他两只大眼:“你小子,我还怕你还不上钱呀?你老婆就在我厂里打工,我算过了,一年少说也挣三万块,比你出息多了。如果你真还不上钱,就让枫英拿劳力来还帐。”李新明听着也笑起来。
这天一早,李新明绕着市区几条街道跑了一大圈,跑到友谊街与颐和花园相接处时,看了下表,刚七点多一点。想着又有几天没到崔卫国家闲聊了,心里憋得慌。每天一大早,女儿就上学了,枫英为省得来回跑,就住在寺庄村老家的房子,平时家里就剩下李新明一个人了。
李新明顺着一条小陡坡路往崔卫国的家里走,路两旁的风景树和花草放出阵阵清香,每户别墅造型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每户人家院子外都停放着一、二辆时髦小车;住户院子用造型考究的铁护栏围起来,从外面直接可以看到院中全景。大多院子里都留出了种植花草的地方,各种南方名贵花木在小区里随处可见;有的院子里用精致木架子搭建起一个花棚,沿着铁丝而上的绿箩油嫩的叶子把整个小院遮掩。有几户车库不够用,还用红木材料在院子里自建了车库,车库顶部和四周用的透明有机玻璃,豪车放在里面就像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李新明来到崔卫国家,见他正把“宝马”爱车从车库里开出,仔细清洗。崔卫国见李新明来了,忙招呼进屋里,随后在院子里水龙头上洗了下手,并和老伴说,给新明也盛上一碗小米稀饭。崔卫国自己也盛了碗小米稀饭,走过来和李新明说:“走,今天我带你去个好地方消遣。”
李新明见崔卫国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表情,也不多问,端起饭碗就跟着崔卫国出来,两人走到小区南边一片开阔地段。只见前面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树上开着一串串白色花朵,人没走近,花的奇异香味就直扑进鼻子。树干直径足有五、六米,树的枝径成伞状,方圆足有十几米。树下是一莲花状的水池,水池里养着一些红色的鱼,池子正中,一股清澈泉水从石雕龙嘴,急射到水池里。水池周围,用水泥做的石桌和石凳上已经坐了六、七个中年男子。他们有的手里拿着几根油条,就着碗里的豆腐浆吃着;也有几个人和崔卫国一样,端着碗小米稀饭,就着碗“呼噜呼噜”喝着。
坐在这里的人都是颐和花园的住户。他们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下海”做生意发家的,经过近二十年闯荡,成为平城市富豪一族。他们如今住在颐和花园里,过着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富足生活,但还爱经常凑在一起侃大山,就像原来住在农村老家里那样,吃饭时爱端着碗串门子,要不就是找个空闲地凑在一起闲聊。他们闲聊的话题广泛,就像互联网上聊他们富豪一族的生活一样,包括豪车、洋房、斗狗、赌博、玩女人等等。
刚开始,他们凑在这里时,就以这棵释放着浓郁花香的大树为话题闲聊。最早搬进颐和花园里的一个承包煤矿的人说,这棵树原先就长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修建颐和花园的时候,周围的建筑全部拆除了,惟独留下了这棵大树。据说这棵大树有神灵符身,村子人怕砍伐了不吉利。一个卖矿山配件的人就说了,他和村子里的老人打听过,这种树叫“种谷树”,是村人祖先从南方引进来的,全国也是罕见的。每年到种谷子的时候,树上的花就开了,提示人们该种谷子了。拿着油条就豆浆吃的那个人就说了,临省一个老板想用这树做寿材,出十万块钱,村里老人拦着硬是没让卖。
他们几个又从富豪排名为话题侃开了。说平城首富在前五年排名的时候,当数开着大铁厂的孔扎根了。人家红的时候,仅平城专门运送铁矿的农用车和三轮车就有二百多辆。往外地走一次铁,两百多辆车往火车站货场拉铁,就得拉上半月二十天。如今孔扎根在全市排前三十名也轮不着他了。当今首富要数侯五哥了,承包了八座煤矿,还有一个矿山配件公司。估计每年毛收入少说也在一个亿。平城市富豪榜的前十名没一个在这里住,都在北京、上海等地购置了房产,他们想让子孙后代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在其中一个人侃的时候,另外几个人就由不得要谈,哪个休闲楼的女人最风骚,某个人在哪个地方赌博输了多少钱……赌博和女人似乎是他们的永恒话题,他们认为不谈赌博和女人也就不足以表露自己的身份和气派。
李新明听他们几个聊富豪排行榜,就问崔卫国能排在第几名。崔卫国还没等回答,拿着油条吃的那个人早替他发话了:“他?最起码在二百名以后呢。”
“哎,你还别门缝里看人。赶哪天崔老板的沼气能源项目搞大了,把全平城做饭和用电问题给解决了,供电公司都要让他给挤垮了。到那时候,崔老板在富豪排名榜上少说也在前十名。”刚才那个侃大山的人说着,还朝崔卫国眨巴了几下眼睛。几个人哑然失笑。
崔卫国听了没有笑,他朝李新明说道:“你别插嘴,继续听人家胡侃吧。”
接下来,几个人由把话题转到了下海后最倒霉的人。承包煤矿的那人说,平城煤矿刚有起色那年,一个河南的叫毛肉的,自己打凑了两百万,又和银行贷了二百万,来到平城的路家山村打井挖煤。他让算命的人用罗盘给他测煤层方位,结果打井打了一百米都没见煤面子,几个月时间把四百多万都栽了进去。他不甘心,想和亲友再借贷一些钱,可亲友哪个都不肯借给他钱,老婆孩子不认他。穷困潦的他靠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当舞厅小姐的相好来养活。
有时候啊,人真的不能不认命。后来,一个福建人和路家山村签了协议重新开采煤井,在毛肉之前打井的地方又往前打了十米,就见了煤层,花费了不到二十万。福建人见毛肉着实可怜,在煤矿有了进帐后,给了毛肉一百万元,算是对他的补偿。毛肉拿着这一百万寻思着,这钱也还不清帐,自己也是回不了家的,于是乎在平城倒卖起了香烟生意。有时候还和某个派出所说好,用警车直接从云南运烟往这里贩卖。几年间,买卖越做越大。听人说,他在房子里还修了地下仓库,烟草局的几次去检查都没查着。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李新明听毛肉房子里有地下仓库,心中不觉一凛。赶忙把碗里的小米稀饭胡乱拔拉几口,和崔卫国交代一声,就直接到机关上班了。
此小说为迎接山西质量立省动员会而作,版权归中国质量新闻网和作者,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和刊登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