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纪元”即将从美国开始

中国质量新闻网
●刘松林
2008-01-11 10:33:00
   几十年前,纽约华尔街办公室内,每个人桌上都放一个犹太文课本,20年前换成日文课本,近年来都变成中文课本。美国有个谚语:“You arewhat youeat。”媒体人谢冰认为“美食和音乐是人们永远的话题,而两者都一样没有界线。”没想到,饮食文化和经济息息相关。
   午餐时间,华裔李先生与他的美国同事再次走进圣费南度谷一家名为“海鲜王”的中餐馆,宫爆虾是他们常点的一道“名菜”。
   有关中国产品的负面新闻经历了数月美国媒体追击报道后,在美国南加州人的眼中印象更深刻,但并没有真正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产品照样买照样吃。
   “我们没有改变午餐的方式,中餐、泰国菜、越南粉以及三明治,一周5天轮流上桌。亚裔或美国同事中,从未有人刻意提出不再吃中餐,或者不再吃海产。新闻天天看,日子照样过。”李先生称,他与美国同事每日午餐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有关中国食品方面的报道影响,常吃中餐的美国同事有欧洲裔、墨西哥裔以及亚美尼亚裔,几乎所有种族都包括。
   史都华是位律师,他有两个中美混血小公主,还有个只会点中餐外卖的华裔太太。他说,吃中餐如同宗教信仰一样,对太太至关重要,即便在“风声鹤唳”的中国食品问题期,他们家里依然日日中餐。他说,“我会注意购买东西的质量,相信这些进口商品都有检疫。”而且他相信,大多数消息代表中美贸易摩擦在加剧。
   美国蒙市颇为正宗的湖南餐厅“湖南小馆”使用的酱料,都是从中国专门用集装箱运进洛杉矶的,厨师长胡先生说,酱油是湖南湘潭名产“龙凤牌”,辣椒酱则一定要用“辣妹子”。顾客都明白,离开中国制造的酱料,就无法满足中国人的口味,而且中国的名产特产也靠多年信誉方才造就,中国制造不等于“劣质有害”。
   其实,中餐在求新求变多元发展,就大环境而言,近5年仍为中餐的大好时机。有人说:“中餐在美国已经150多年了,肯定会走出‘中餐纪元’”。
   据统计,全美有超过43000家中国餐厅,数量超过麦当劳、汉堡王和温迪快餐店的总数,每年营业额超过175亿。中餐在西方世界越来越受欢迎,在美国不但普及,还致力变出新花样。近年来,中餐“结合外力”,和亚洲其他菜系混血的“融合菜”,在熟悉中尝出新鲜成为流行,大受顾客青睐。另外,中餐也跟上了健康风。《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