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借我一双慧眼

中国质量新闻网
佚 名
2008-05-09 06:59:00

    脱不掉的“冰褂子”

   许多消费者都有体会:在超市选购速冻水产品,手里拿着感觉沉甸甸的,可是回家化冻后总感觉分量不够。不过,此时包装已经打开,缺乏维权证据。目前,速冻水产品净含量不足已成为屡次监测的主要问题,虽然真空包装、低温运输等技术已经能取代冰衣的作用,但是生产商却迟迟不肯让水产品“脱”去冰衣。有人随机向消费者调查,其中有7成以上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速冻虾仁等产品在化冻后分量不足。

   多数水产品加工商辩称,给速冻水产品“穿”冰衣是为了防止变质和脱水。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冻虾仁的行业标准,能够防止干耗和氧化的包装可以不“穿”冰衣。尽管速冻行业普遍采用的真空包装完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根据《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相关规定,单冻虾、单冻鱼等商品,其净含量不包括冰衣在内。可是商家为了让速冻水产品显得量足,坚持给商品穿上“冰”衣裳,这就导致净含量“缩水”。“缩水”的结果,只能是让顾客吃亏。

    离不开的“红灯照”

   这是京城一家菜市场里的场景:大白天的,每个肉类摊位上方都悬有一盏相同的灯,灯泡上面罩着一个红色的塑料灯罩。在一盏盏红灯的映照下,摊位上的肉均鲜红质嫩。当摊主关掉上方的灯时,摆在案板上的肉立刻“黑了不少,老了不少”。该摊主解释,肉的质量毫无问题,一旦遇到顾客表示肉质难辨,他便会割出一块让客人看。一位摊主这样说:“有一段时间我的红灯罩坏了,拿去修了3天,在这3天里,生意比平时少了一半。”

   都知道,表演舞台离不开灯光,可柜台不是舞台,为啥也对灯光依依不舍呢?北京的张老太太向市政府反映:“红色的光让人难以分辨肉质,这红灯挂了几十年,为什么不能使用白色的灯罩还食品的本来面目呢?”正在选购猪肉的市民朱先生认为:“既然肉质量没问题,加红灯罩真是多此一举,而且费电不环保。”“红灯照”现象已持续多年,看来有必要采取措施,对肉类摊位实施“灯光管制”。

    看不透的“超薄镜”

   眼镜族注意了:您从眼镜店里花高价买来的所谓“超薄”镜片,也许只是普通镜片而已。今年4月初,浙江衢州市有关部门接到消费者王先生的投诉。今年3月18日,他在当地一个眼镜店配了一副树脂眼镜。王先生左眼近视400度,右眼700度。如果使用同样型号的镜片,那么右镜片会比左镜片要明显厚重很多。为了美观,王先生接受店方建议,为其右眼配“超薄”的镜片。王先生为此花费了480元,其中右镜片210元。

   超薄彩电,人皆喜爱之;超薄眼镜,却使人心生疑惑。现在,很多眼镜商利用所谓的“超薄”、“超超薄”的概念忽悠人。业内人士说,近视镜片的厚薄完全可以用折射率来进行区别。消费者购买眼镜时,可以查看这些技术指标,没必要听是否“超薄”的概念。执法部门建议,消费者配镜时不要忘记索要发票等书面凭证,如发生质量问题,可以凭购货发票投诉。

    烧不热的“蒸产品”

   近期不少电视购物节目在大肆宣传家庭蒸汽桑拿产品,不少消费者购买了这种产品。近日北京市消协发出警示:不要盲目相信蒸汽桑拿产品的广告宣传。两周内他们接到了15起关于蒸汽桑拿浴箱的投诉,消费者涉及多个省份。消协人士称,消费者的投诉主要涉及两个品牌:一个是丽妍堂真舒服蒸汽桑拿浴箱;另一个是蒸美康排汗运动机,这两款产品在电视购物上公布的价格都在1700元左右。在消协收到的投诉当中,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通过电视了解这个产品的。

   某消费者反映:“我购买的这个产品也就30多摄氏度的温度吧,根本达不到它宣传的50多摄氏度。”另一位消费者说:“买回来第一次用就发现漏水,后来给我换了一台,过了一个多月才给我,回来一用还是坏的,而且没有发票。”更令人生气的是,在与经营者联系售后服务时,对方一直采取拖延战术。消协接受投诉后,发现企业公布的销售、服务等电话统统打不通。真不愧是搞“蒸”产品的,一遇到问题立即“蒸发”了。

    看得见的责任心

   前不久,浙江义乌市欢喜玩具有限公司根据《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决定召回2007年6月20日至2008年3月1日期间生产的塑胶响公仔玩具,涉及玩具共1.8万件。这是义乌企业首次主动召回产品。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介绍,这是我国玩具行业的首次召回行为。

   据了解,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玩具,是因为该玩具小零件脱落时容易造成儿童误吞食或误吸入气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义乌欢喜玩具公司提请用户不要让3岁及3岁以下儿童继续使用该产品,并可以凭购买发票到该玩具购买处退货。一位年轻母亲予以表扬:可以肯定地说,敢于召回缺陷产品的,肯定是一个对孩子负责的厂家。《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