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满洲里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9-11-13 08:01:47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CCTV2006中国十佳魅力城市,2009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俄等20多个民族。市辖国家级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东湖创汇农业区,以及产业园区。

   满洲里是一座历史厚重、经济活跃的文明之城。这里因1901年东清铁路修建而得名,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是亚欧第一大陆桥上极为重要、快捷的国际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禀赋,满洲里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8年,满洲里市生产总值达到100.1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完成27.4亿元,增长36.4%;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40亿美元,增长19.8%;口岸过货量完成2411万吨;上缴关税、代征税92.7亿元,增长17.1%;旅游总人数达到470万人次,增长16.1%。满洲里已经发展成为东北亚经济区域中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活跃的集散地之一,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作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更作为我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满洲里市得沿边开放先机,凭借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和国家赋予的开放政策,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闯出了一条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繁荣的振兴与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满洲里市不仅为我区乃至国家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使百年口岸焕发出勃勃生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昔日僻静萧索的边陲小城,如今已成为万商云集的新型国际化都市。今日的满洲里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亚欧陆桥的枢纽而为世人所瞩目,并在日益激烈的沿边口岸竞争中一马当先,独领风骚。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满洲里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大、效益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0.6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0.1亿元,增长了152倍;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0.06亿元到2008年突破27.4亿元,增长了456倍;

   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一产在GDP中的份额相对稳定,但总量扩大、外向度提高;二产的支撑作用开始突显,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口资源加工、能源重化工和出口加工“三大园区”和产业园区的辟建使工业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三产增速不断提升,产业层次逐步提高,贸游产业化步伐加快,主导地位显著增强。以工业、外经贸、旅游、创汇农业、新兴服务业为主导的口岸特色产业加速发展,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对外交流异彩纷呈

   满洲里地处跨文化建设的前沿,中俄蒙文化交流活跃。在满洲里人看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是城市文明的坚实基础,源源不断的外来游客和经典时尚的国际化节庆则是繁荣满洲里的必然之举。

   近年来,满洲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同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几年的时间里,就有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等地的十多个文化艺术演出团体,千余名演员到满洲里献艺,满洲里的专业艺术团定期聘请俄演艺人员同台演出。根据俄罗斯舞蹈改编的中国式俄罗斯广场舞,深受满洲里人的喜爱,成为满洲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艺术品展、油画展、摄影展也多次在满洲里举办,满洲里博物馆还开设有俄罗斯艺术品厅,满洲里报社开辟了俄文专刊、满洲里广播电视节目还开辟了俄语专栏。几年来,满洲里不仅建起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的小学、少年宫、幼儿园,而且利用沿边地缘优势建成满洲里俄语大学。

   几年来,俄罗斯的文化渐渐融入满洲里人的生活中,影响着满洲里人的生活观念。华灯初上,边城区各种霓虹灯闪烁,在几处涉外宾馆的音乐西餐厅里不时传出俄罗斯游客欢快的笑声,他们豪放的舞姿,极富动感的音乐,香甜可口的饭菜,老板娘亲人般的笑脸,让俄罗斯游客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回到故里的温暖。有一些老顾客,只要往餐厅一坐,服务员就会端上他们喜欢吃的菜肴。据统计,满洲里现有大小音乐西餐厅20多家,每晚就餐游客达千余人。

   另外,为了丰富中俄文化交流,目前满洲里已经成功举办了借助冬夏两个旅游节庆品牌,成功举办了八届国际旅游节、十届国际冰雪节、五届选美大赛、六届中俄科技展以及“兰德之夜”、“放歌满洲里”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节庆演出活动,使满洲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国内外的部分游客已经把参加满洲里国际旅游节当成了休闲度假的必选课;边城人不出家门也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大餐。

   满洲里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后,大量俄罗斯人拥到这里,也吸引着国内五湖四海许多人来这里经商做买卖。语言的隔膜曾使许多人产生思想交流的障碍,一时间俄语翻译在这里特别吃香,需要高薪才能聘到。从广东来的商人小王对此深有体会。他1992年初投奔到这里,他的店铺开张时,碰到第一个难题就是不懂俄语,难以沟通信息,双方在讨价还价时,只好用计算器、哑语加手势来比划,他说那时候心里憋屈得很,生意不好做。为了尽快掌握俄语,小王买了学习日常用语的俄语小册子,不分黑天白天,随身携带、随手翻看,同时,在与俄罗斯人做买卖的时候,从对方眼神手势中不断揣摩,弄懂对方的意图,掌握对方的语言,久而久之,他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了。经过十几年的磨练,现在他不仅可以与俄罗斯客商能沟通思想,而且还能说一些幽默风趣的俄罗斯俏皮话,引得俄罗斯客人笑口常开。象小王这样大批“无师自通”的人在满洲里比比皆是。如今,在这座边城不仅开办有多种长年专门学习俄语的培训班,而且好多人为了长远的事业发展,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俄罗斯去学习。国际间打破壁垒之后,随着人们交往的加深,许多俄罗斯人也开始热衷学习汉语。

   同时,满洲里市注重中俄教育交流,中俄每年互派500名学生的夏令营基地,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优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去年暑假期间,满洲里市教育局组织市里的中小学生到俄罗斯赤塔地区进行少年夏令营活动,让两国孩子们从小相互学习与交流。随着中俄两国间交往日益密切,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不断加深。中俄文化水乳交融,这里既有历史的沉淀,更有当今改革开放之后派生出来的不同国度的文化相融现象。要说飞速发展的满洲里,现在不仅已经成为沟通亚欧国际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也正在成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的巨大舞台。

    彰显魅力提升城市品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满洲里城市建设规模空前,按照“南区改造、北区升级、东部西迁、组团集中”的思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营造适宜人居创业的城市环境。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满洲里市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从满洲里特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出发,加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充分彰显城市个性魅力,提高了城市品位。

   满洲里市坚持中西文化交融建设理念,优化人居创业环境,增强城市异域特色和吸纳力,加快了城市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环卫、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功能体系。

   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扎区、东湖区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扎区、东湖区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扎区、东湖区辐射,加快建立平等和谐、共同繁荣的城区发展新格局。

   特别是2008年以来,针对城市中心区人口集中、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等方面的实际,满洲里市在机场路以东的南区启动建设了集居住、商贸、科教、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新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区面积扩大到原来的5倍,拓展了城市空间。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十年来,满洲里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致力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至2008年,满洲里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增长16.8%。

   2006年以来,满洲里市每年确定实施30件民心工程,为民办好10件实事,在民生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已超过了10亿元。为全力改善民生,满洲里市不断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大医院为龙头、实现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新框架,使百姓能够方便看病、看得起病;启动建设了集光荣院、福利院、康体中心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民政福乐家园项目,已经全部投入使用;2008年又安排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3.5万平方米的廉租房项目,有效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实施了空气污染集中整治和优质蔬菜工程,努力让群众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下,吃上绿色无公害食品;在全市新建了13处居民区绿地休闲文化广场,启动建设了4所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十年来,满洲里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不断健全,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再就业工程扎实推进,2008年,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实现了“无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制度被作为“满洲里模式”在全国推广。计划生育、工商物价、财政金融、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邮政通讯、地震气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贸游联动提升第三产业

   满洲里市按照“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集团带动、产业集聚”的思路,不断推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针对俄罗斯政策变化,一方面积极引导外经贸和对俄零售业规范经营行为,走规范化发展之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了商贸服务功能,建设了义乌商贸城、满洲里购物中心、口岸国际大厦、维多利亚商厦等商贸设施,与海航集团、深能源集团、大中华国际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全面对接,借助大集团、大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雄厚的实力对满洲里市服务业进行升级改造。

   按照“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经济”的工作思路,满洲里市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俄罗斯艺术博物馆、红色旅游展厅等一批标志性旅游景点景区建成使用,套娃广场已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承办了国际青年节暨中国-东盟青年领袖会议,初步构筑起贸游联动的产业格局,科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满洲里市不断推进区域合作,积极地全面融入东北经济区域的产业分工和竞争分工之中,特别是立足于为东北经济区提供能源接续,提高与东北经济区的融合度,使满洲里成为与东北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口岸和基地。不断加强与俄罗斯毗邻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友好交流,巩固和完善中、俄、蒙地区间的协调联络机制,为三方毗邻地区友好合作搭平台、做服务。

   三十年的实践,深化了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满洲里规律的认识,并得到了许多深刻的启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先导,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强化改革开放创新意识,切实把发展定位在又好又快上,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众志成城、奋力拼搏,集中精力抓大事、破瓶颈;必须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贸游立市、工业强市”为目标,遵循口岸经济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狠抓招商引资,做大支柱产业,建立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培育优势产业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方针,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社会事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于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使满洲里这个万年文化厚土上孕育的城市,这个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的城市,这个在改革大潮中引领沿边开放的城市,这个有着三十万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的城市,正日益成为一颗璀璨的草原明珠,华光四射,举世瞩目。

满洲里公路口岸

精彩的俄罗斯表演

满洲里冰雪节现场

满洲里套娃广场(夜间景色)

    (文图由满洲里市外经贸局提供) 《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