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冰书法作品展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02-26 07:14:19

傅小冰先生艺术简介

    傅小冰先生(笔名:溪边草、斋名:小木冰墨)、男、汉族、籍贯成都、编审(经济管理学家、高级工程师、高级策划师、国家级优秀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研究员),现任中国质量报驻云南记者站站长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云南投诉站站长。

   傅小冰先生从小酷爱书法艺术,在多年的探索追求中广纳博取各书法艺术流派之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斑斓的色彩感染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美。近年来,傅小冰先生作品独具匠心,内涵吉祥瑞意,深受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好评。

功夫的厚重与情愫的灵性

——傅小冰书法作品赏析

    □ 陈刚

   通过书法主体的审美追求和书法创作实践,在高度发展着的社会关系中不断扬弃自身的历史形态来实现完善自身,以拓展文化空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书法艺术的发展来关照人不断延伸的精神表达。当代书法人文的自觉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书法艺术的传达者,书写情境中包含了许多潜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存在,从表面上看,是书法的自觉牵引着人们的书写习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统的魅力,当经典传统再现昔日的辉煌,传统文化的浸入就呈现出一种必然的可能,就会深入到书法文化的源发地探古觅踪。从内涵上说,是书写者精神情境的创造性改变着这种传统的惯性书写。思慕、喜怒、哀怨、酣醉、不平……,兴致所至,则情动于中,以情抒怀,蕴涵着大美的人文关怀和偶然性的潜在因素。充盈和消解都不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能动性的张扬与显露。傅小冰,我所认识的这位国家级书法家,一方面作为我国质量工作的优秀管理专家,勤谨自勉;另一方面作为书法家,又张显个性,在对书法艺术的探研与创作中,坚姿自守,努力拓展着书法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傅小冰,现任中国质量报驻云南记者站站长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云南投诉站站长、经济管理专家、质量专家、高级策划师、高级工程师、编审、中国书画家协会研究员。其作品参加国内外书法大赛多次获奖。傅小冰的书法作品通过了国家惟一授权的法定权威机构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并荣获国家级优秀书法家称号。作为书法文化人,傅小冰不仅是我国一位出色的质量专家,同时又是一名学者型的书法家。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书法文化与学者眼界》一文中谈到:“学者书法不仅讲求书法的典雅清正,而且要求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学者书法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同时也是学者对汉文字的美化和文化化。”他认为,“从学者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宽宏眼界。”其实,这也正是傅小冰一直追求的目标。中国书法文化的精神不可或缺,主要是书法艺术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历史意味。从历代遗留下来的残纸断碑和简牍遗书中可以感受出文化所承载的份量,那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和对优秀中华文化的深深情怀,感动着傅小冰的心,这种感动驱使他在这种审美精神之中表达“有意味的形式”的语言和笔墨冲动,通过点缝的飞舞和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抛弃生命中一些繁文缛节的现实生活内容和一些无关痛痒的平庸章节。从自然万象中净化出抽象的鳗条和结构之美,来诠释中国哲学精神世界的生命本原和道在文化的微言大义。傅小冰的书法创作最大限度地包容了这种来自艺术哲学的感知,在书写的过程中追寻一种超然的清旷和学者的气度,点线的随意性和笔触在宣纸上的摩擦所产生的愉悦似乎更注重情感的渲泄,内在的牵制只是表现为书写的终极目的而独立存在。

   傅小冰说,他读的最多的是书家的行书作品和篆书作品。他认为行书的抒情性和篆书的内韵美同为中国书法艺术美学中最为精彩的潜质。在书家的表现中统一为文化精神的自觉,意绪、情怀、观念、精神不能仅仅为技术、市场等人为的因素所困囿。因此,傅小冰的行书作品刚劲有力再加上用墨、用笔的灵活而赋予了生动的活力。可谓: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纵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中彰显魅力。记得第一次看到傅小冰的作品是在一次书展上,一榜书“法”字厚重而不失灵动,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欣赏傅小冰近年频频入选国内外书法大展的作品,可以透射出他在“池水尽墨”和“思虑通神”的探索中,流露于笔端的生命图像和心路轨迹。傅小冰的书法艺术情结,缘于一个孩童时代就萌发对书法艺术胚芽的梦。他的故乡在美丽的天府之国的腹心之地——成都。这里勤学耕耘、以德传家、以善兴家、崇尚翰墨丹青的古朴遗风与浓厚的巴蜀文化氛围陶冶着傅小冰的情趣,使他从小就迷恋上了临帖习字。于是,广阔大地成了无边的纸,小木棍、小石块就成了用不完的笔,他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书法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钟情翰墨的傅小冰,对书法艺术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虔诚,然而这种虔诚并非苦行僧式的修炼,而是乐观者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傅小冰正是这样的乐观者。他多年临池不辍,孜孜以求。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夜深人静之际,他便在灯下捧起古代碑帖,“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苦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宋曹《书法约言》)。历代经典碑帖是他心摹手追的良师,又成为他探索书艺的津渡。他对《颜体》、《柳体》、《王体》、《赵体》、《欧体》等前辈书家之长朝夕研习,颇下苦功。经过多年临帖,逐渐领悟出书法艺术的神韵与精髓,傅小冰的书法作品可谓心淳古方正、雄伟奇拙,腕底笔端,自然流露出来,形成了朴茂厚重、风骨遒劲的自家风貌。

   傅小冰经数年的刻苦砥砺,手有所摹,心有所悟,那凝重古朴、奇恣横生的结体,参差豪纵、率意有趣的章法,外柔内刚的线条,劲健如铁的用笔,都与傅小冰性格、气质和志趣相契合。欣赏与品味傅小冰的书法,从容脱俗,看似不衫不履,实则独具慧心,有一种耐人寻味、沁人心脾的力量。仿佛其人,豁达厚道,素朴其表,秀雅其里,既无投机取巧之病,又去任笔为体之弊。虽则取法于长期研习汲取古代经典精粹,实则更得益于深厚的学养和勤奋读书、不懈思考,从而涵养出一种不激不励的清雅正大之气。他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真性情、真感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榜书大字,往往给人以敦厚淳朴、大气磅礴的气势,每每能在平常中见奇崛,散发着阳刚雄健之美。

   探索书艺之道,如果仅靠下苦功拟古或复古,“规规点画之间”,而缺乏灵性的参悟,就可能会逡巡于书艺的殿堂之外,只能成为单事模仿、执法不变的“书奴”。傅小冰的书艺之道,是功夫和灵性二者兼得的。他在临帖时主张笔临和心临并重,既要把历代优秀碑帖的精神笔趣潜心钻研、得其精髓,又要入乎其里、出乎其外。远眺跻身云表的巍峨高山,便联想到书风中的浑厚雄健;观览舒缓翻卷的云彩,便思索书法布局的恣肆飘逸;凝视参天古松铁铸般的树干,便领悟到书体中的遒劲沉雄;欣赏池中游鱼和啁啾小鸟,便触发了书艺之道的怡然自得……由此激发出他艺术的活力,在书法创作中形成了新的意象。他的书法作品在凝重朴厚中,又透出率直的稚气和韵味,增添了妙造自然、状物抒情的风采,于古拙中见灵动,苍茫中显精神的光芒。

   傅小冰从传统中吸取足够多的营养,但他不会背负过多无用的东西,而是把有用的材料直接运用到创作载体上,并不忘及时汲取现当代书法创作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他更善于从新的作品中汲取有用的成分,不断营养自己的创作思维和眼界。因而,他才避免了漫长的存储回环过程,并能较好地使风格类型的转化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追求,保持了与时代同行同步,也使其作品的品质厚重,始终有一种新颖感、神韵感、时代感。在书法艺术这条“清风淡雅、寂寞之道”上不畏艰辛、不张扬地跋涉,潜心笃志地求索,保持着平和静怡的乐观心态。他的书法作品正是在沉静神怡的状态下,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生活激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