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交流中感受世界的心跳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03-19 08:20:26

    认识中国“从娃娃抓起”

    ——驻欧盟使团外交官走进欧盟幼儿园

    2010年2月24日,驻欧盟使团的几位外交官来到布鲁塞尔雅典娜皇家学校(AthénéeRoyalCrommelynck)幼儿园部。这是一所拥有50多年历史的学校,在当地拥有一定知名度,有不少欧盟机构官员的子女在此就学。此行的特别之处在于对象是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内容是给他们介绍中国和中国的春节,讲述中国的故事,认识中国的文化。这是驻欧盟使团面向欧盟机构及广大公众举办过多次大型公共外交活动后的一次“迷你”宣传活动,“从娃娃抓起”,向欧洲的少年儿童推介中国。

   走进五彩缤纷的幼儿园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纯真的大眼睛上下打量着稀奇的来客,稚嫩的小手挥舞着打招呼。春节饰品一经摆出,很多小朋友都被吸引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花花绿绿的道具,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

   就这样,一场特别的中国文化课在“你好”声中拉开了序幕,共有50余名小朋友参加了活动。使团一位年轻女外交官首先给小朋友们简单介绍中国。没想到有几位小朋友还对中国有些了解,知道中国的长城,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当听说正当他们在学校上课时,而由于时差的关系中国的小朋友已经睡觉了,他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听到关于中国春节及过年习俗的介绍,看到包括彩灯,剪纸、布老虎、拨浪鼓等春节装饰品,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时不时发出赞叹声。在播放《新年快乐》的曲子时,很多小朋友都自发地跟着学和唱。在猜生肖的环节中,小朋友们发挥了大量的想象力,自己给中国的十二生肖重新选择了动物。然后,小朋友们学习了怎么用汉语及中国的手势数数,从1到10,小朋友数得很起劲,很快就能自己重复着数一遍。最后,课程在使团两位同志精彩的太极扇表演中落幕,小朋友看得目不转睛,并随着扇起扇落发出赞叹声,对表演者充满了崇拜之情。

   整场活动充满了互动,小朋友回答问题很积极,表演欲很强烈,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这种场合下,平常的外交辞令显得毫无用处,有的只是笑声,拥抱和玩耍。老师们纷纷表示,感谢中国使团来到他们幼儿园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孩子如此热情的反应令他们惊讶,也感到欣慰。孩子们有这样一个机会初步了解遥远而陌生的中国,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些孩子幼小的心中播下了欧洲和中国友谊的种子。   (外 宣)

    欧洲小学生也喜欢中国

    ——驻欧盟使团外交官走进欧盟小学

   2010年3月1日,驻欧盟使团几名外交官继日前走进欧盟幼儿园讲课后,再次走入布鲁塞尔于克勒欧盟学校(Ecole européennede BruxellesUccle)小学部,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介绍中国文化。这所学校是专为欧盟机构官员子女设立的国际性学校,分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所有孩子的家长均就职于欧委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等欧盟机构。这是驻欧盟使团春节期间又一次“迷你”公共外交活动,启蒙欧洲少年儿童对中国的认知。

   一走进校园,一群7岁左右的孩子迎面扑来,非常热情地拉着中国外交官的手,带入孩子们亲手装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室。让中国客人感到惊喜的是,教室墙上贴满了中国龙、春节福字,还有孩子们写“龙”、“虎”等略显稚嫩的中国书法等装饰品。由于父母工作经常出差的关系,不少孩子都曾听说过或是到过中国,有一位小朋友的父母还是在中国度过的新婚之旅,所以对中国并不陌生。

   这堂“中国课”内容真不少。“中国老师”们展示了中国国旗,解释了国旗图案的含义,在地图上指明中国和欧洲的位置,介绍了中国的山川地理和人文风貌,教孩子们现场拼接中国宫灯,向他们讲述中国人过年的风俗习惯。结合多媒体方式,还播放了《神州中国》等生动活泼的影片和欢快喜庆的中国节日音乐,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予孩子们关于中国的感性认识。适逢虎年来临,两只电动小老虎引起了孩子们极大兴趣。

   通过两个小时的学习,孩子们对中国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过年习俗等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一些对中国比较感兴趣和了解的孩子已经能完整地讲出生肖的由来。这是一群非常聪明的孩子,能很快记住教授的内容;这是一群非常活跃的孩子,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这是一群思维跳跃的孩子,总能提出各种令人意外的问题;这是一群有主见的孩子,对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最后向中国客人回赠了亲手绘制的“classtree”,送上了一份他们美好的心意。

   这场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老师们纷纷表示举办这样的文化课程,由中国人讲解原汁原味的中国,可以让孩子对中国有更正确的认识,培养孩子们对中国的美好感情。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欢迎使团明年再来。(外宣)

    让青春在舞台上飞扬

    ——首尔大学路之旅

    驻韩国使馆 高 原

   在韩国首尔,有一片文化气息浓厚、充满青春活力的地带,在这里年轻人自由施展着艺术的创意,为了自己的舞台梦奋斗着。它就是大学路。

   首尔的大学路位于钟路区惠化洞,长约1.5公里,原名“崇教坊”,有“崇尚教育”之意。1946年韩国最高学府首尔大学在这里建成后,以该校文理学院为中心形成了一条马路,叫做大学路。1975年首尔大学迁走,原址上建成马罗尼埃公园。马罗尼矣(Marronnier)原文为法文,是公园内一种树的名字。位于公园中的马罗尼矣树据说是早在1929年首尔大学前身——京城大学时期种下的,如今已郁郁葱葱,成了大学路的象征。公园内的建筑大多为欧式建筑,并且都是古老的砖红色,仿佛更配合了马罗尼埃公园的艺术气质,美丽又宁静。除了马罗尼矣树之外,公园内还有很多银杏树、露天舞台、喷泉及户外雕塑作品。公园里的露天舞台经常有很多新人歌手前来表演,这里是他们练唱并与观众近距离沟通的桥梁。马罗尼埃公园以它特有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热爱艺术的首尔大学生。公园内,你既可以看到跳着劲爆街舞的年轻人,又可以看到悠闲下着棋的老人们。还有手中拿着画笔,正在描绘你看到的美丽风景的无名艺术家、抱着吉他陶醉在自我世界中的街头歌手、一对对相拥而行的恋人们。仿佛某个电影或韩剧中的美景被剪辑到了现实生活中,让你沉浸在首尔大学路马罗尼埃公园所散发的艺术氛围中。到公园的长椅小坐,喂喂鸽子,看看行人,都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路曾经是韩国年轻人的酒文化路;90年代的大学路是“嘻哈”天地;而现在的大学路,是汇集各种文化、充满情趣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也可以说是一条“文化街”和“青春街”。提到大学路,普通韩国人第一反应就是“话剧”。大学路的剧院在韩国非常有名,每天有几十场话剧上演,就是观众很少,这里的表演也会继续下去。话剧表演的水平高低不限、表演样式也不拘一格,所以演员和观众都没有任何负担。大学路上的剧场有130多座,从可容纳500人的大剧场到容纳30人的小剧场,大的小的不等。各个剧场都上演着不同的剧种,演出内容从3~4个小时的大型专业演出到只有两三名演员登台的演出也不尽相同,给观众无限的选择空间,迎合各种艺术感官上的需求。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寻找那份属于自我的享受。

   一次我和朋友前往大学路的一个小剧场里观看话剧表演,剧场规模不大,有30多个座位,演员的数量也不多,仅有4名20多岁的年轻人。但可以感受到舞台上演员和观众在一起的温馨,可以近距离地看到演员的喜怒哀乐,甚至有时还能听到剧中人的喘气声,由于和演员们如此贴近,观众们完全融入了话剧作品中。我也被青年演员们为舞台理想奋斗的那份勇气和执着深深打动了。

   现在,大学路的露天舞台、音乐会、诗朗诵会以及各种话剧表演每天都在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脚步。不仅如此,街舞、摇滚、行为艺术等各种新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走上大学路的街头,给这里增加了别样的新鲜感和异国情趣。来到大学路,可以走进剧场,领悟戏如人生的哲理;可以让画家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作为青春的留念;还可以驻足欣赏街边艺人的一段即兴表演,碰撞艺术的火花。我想,为青春梦想提供宽阔的舞台,让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实现零距离的心灵沟通,正是大学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最大魅力。

《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